整編/陳益峰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卜筮專著。它以特殊的體系和表達方式,為我國術數(shù)學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周易》產在商末周初。
《周易》記載的八八六十四卦,是在商周的數(shù)字卦及畫卦的基礎上產生的。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有兩個:“- -”和“—”,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第一部帶有爻辭的卜筮書。
周易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稱為易經,即易的本身,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辭、爻題、及爻辭。第二部分稱為易傳,包括彖、象、系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七個題目十篇文章。
易經六十四卦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jié)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