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上午,北大公學塞納歐香幼兒園邀請國內知名教育專家蒲毅先生,在幼兒園報告廳為幼兒園100多位家長做了一場《親子溝通的秘密》的家庭教育專題報告。這場講座,是幼兒園專門為家長提供的一次專業(yè)服務,旨在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的水平。
跟孩子的溝通問題,一直都是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特別是孩子“不聽話”的現象,也是眾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北大公學塞納歐香幼兒園通過調研,急家長所急,想家長之所想,專門邀請國內知名教育專家蒲毅先生來幼兒園,為幼兒園的家長進行專場家庭教育專題報告。
蒲毅老師,是北大公學教育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家長網總編,教育部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會員、家庭教育研究院理事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會員,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北京市家庭文化與家長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婦女研究會會員等。蒲毅老師從事圖書出版工作10余年,深入研究家長教育課題,經常受邀為全國各地的家長做家庭教育相關主題的講座及指導。
在講座中,蒲毅老師首先跟家長分享了有關親子溝通的幾個觀點:
第一,任何時候跟孩子說話都要用心。不能以為是自己的孩子,說話就隨隨便便、心不在焉。每一件事,每一次溝通,都要用心溝通。用心溝通,就要注意說話的環(huán)境,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說話的方式方法。不能不經過思考就說,要考慮說話的效果。
第二,溝通要為目的服務。跟孩子說的話,每一句都是有目的的,不是瞎說的。跟孩子說話,要講究溝通技巧?!霸捰腥f,巧者為妙”,“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些諺語從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說話的藝術和重要性。和孩子溝通,要用孩子接受的方式來說話,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
第三,傾聽比嘮叨更有效。很多媽媽喜歡用碎碎念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不管是大事小事,看到孩子就說,不分場合,不分輕重,嘮嘮叨叨,拉拉雜雜,家長感覺自己說出去了,也告訴孩子了,卻不知道孩子壓根就沒有聽話。蒲老師建議大家,跟孩子溝通要盡可能少說,讓孩子多說,盡量用傾聽的方式來溝通問題。要用蘇格拉底式的問話,激發(fā)孩子的說話欲望,讓孩子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對的地方家長幫助孩子調整想法,而不是成天給孩子嘮嘮叨叨地灌輸所謂的社會知識、生活經驗。
第四,多嘗試非口語交流方式。蒲老師說,在所有的溝通方式中,口語交流是最簡單、最直接、最省時、最經濟、利用率最高的溝通方式,但不見得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跟孩子溝通,可以多嘗試用非口語交流。比如用紙條、小黑板等,這些交流方式,溝通效果絕對是有保證的。如果親子關系有點小問題的家庭,跟孩子的溝通就要考慮各種方式,其中非口語將是最好的溝通方式。當然,完全依賴非口語也是不對的。
蒲毅老師在表達了他的四個觀點后,總結說:家長都說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不會說話。蒲老師的這個觀點,讓很多家長感到錯愕!蒲老師說,雖然我們是家長,但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也需要不斷地成長。但我們很多家長不喜歡學習,也不掌握溝通技巧,往往都會在跟孩子溝通的戰(zhàn)爭中敗下陣來。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家長不會說話。蒲老師為了證實他的這個觀點,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從溝通的環(huán)境、語氣、內容、方法等四個方面,跟大家一一作了詳細分解:
在溝通環(huán)境方面,蒲老師說,跟孩子溝通要達到最好的效果,就要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利用現有的溝通環(huán)境。他說首先要尊重孩子,要保持微笑和溫和,跟孩子溝通要看場合,要控制時間,要注意干擾因素,要利用身邊的資源來達到最佳溝通效果。
在溝通語氣方面,蒲老師說,跟孩子說話要注意語氣語調。最好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也不要輕易指責孩子,不要謾罵孩子,也不要威脅、警告和嘲笑孩子。這些看似簡單的細節(jié),去被很多家長不輕易間就使用了。
在溝通的內容方面,蒲老師說,不要用錯誤的觀點誤導孩子,不用負向的詞語評價孩子,更不能用未經證實的消息冤枉孩子,不嘮叨孩子,不敷衍孩子,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不老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
在溝通的方法方面,蒲毅老師給家長們說,給孩子溝通,不要獨自占用時間一個人說話,要給孩子多留一些時間說話;也不要和孩子搶著說話;不突然批評和指責孩子;不利用家長的權威欺壓孩子說話的權力;跟孩子說話千萬別撒謊;通通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說話要多評價少批評,要多鼓勵少表揚。
以上這些觀點,看似非常簡單,但要做到其實有一定的難度。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也是需要認真思考。蒲毅老師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鮮明的圖片和示意圖來解說,同時結合這些觀點講了案例,讓家長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分析完這幾個因素后,蒲老師總結說,無論任何時候,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跟孩子溝通都應該用心溝通,不能因為是長輩,更不能因為是孩子的親人就很輕率地跟孩子說話。家長不注意說話方式,不注意語氣語調,不學習溝通的技巧,就會讓自己跟孩子的溝通陷入被動,甚至會將親子關系弄的很糟糕,那時候就麻煩了!
在講座的最后,蒲毅老師說: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家長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在成長,倒逼我們家長必須去學習。如果我們家長不去學習或者放棄成長,就會在親子互動中陷入被動。為了讓大家方便學習,他向在座的家長推薦了十本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圖書,受到家長的歡迎。
上午11點40分,歷時130分鐘的講座結束了。一位家長給幼兒園的老師說,蒲老師的講座非常接地氣,讓她很受益。一位家長在會后咨詢了蒲老師,說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真心希望還有機會再次聽到蒲老師有關情緒控制方面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