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精髓和當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蘊。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展示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自覺、價值觀自信和價值觀超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何是核心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價值觀影響甚至決定著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因為,人的一切實踐和認識活動都永恒地具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指向和目的:一方面是弄清世界的本來面目,把握世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知道人能夠怎樣改造世界,為人的活動提供“物”的尺度,目的是追求知識、科學和真理;另一方面是弄清世界與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關系,掌握人的需要和訴求,從而知道應該怎樣改造世界,為人的活動提供“人”的尺度,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實現(xiàn)人的訴求。這就是說,人的活動過程實際上是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價值活動三者的統(tǒng)一。其中,實踐活動的直接結果是改造世界,認識活動的直接結果是獲得真理,價值活動的直接結果是滿足人的需要。所以,價值活動貫穿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甚至一定意義上成為人們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內在動力源泉。
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都是由多樣性多元性的價值觀念構成的有機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所以是“核心”,可以從五個維度來把握:其一,在內容上,核心價值觀能夠正確把握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順應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經(jīng)濟基礎的發(fā)展趨勢,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要和利益訴求,吸取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價值觀念成果,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價值體系;其二,在主體上,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各類主體的需要和訴求進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最大公約數(shù)”的特點;其三,在地位上,核心價值觀能夠決定一個社會價值觀念的性質、結構和總體特征,成為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其四,在作用上,核心價值觀能夠規(guī)范和引導其他價值觀,保持社會價值觀結構體的穩(wěn)定性,從而為經(jīng)濟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其五,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倡導主體、理論體系、制度安排等,也就具有穩(wěn)定性、持久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構建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確立了科學合理的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