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某些具體問題上看法存在分歧,但東盟問題專家秦亞青依然堅信,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可以通過談判協(xié)商來解決的。
“我對東盟特別有感情。我從事過十多年與東盟有關的工作,收獲頗豐!”時值暑假,外交學院的校園里一片靜謐。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他激動的神情令記者深感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讓這位中國外交領域的資深學者對東盟抱有如此強烈的熱忱?
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名人小組工作鑄就大局意識
“在中國—東盟名人小組的工作最令我難忘。這既加深了我對東盟和東盟國家的了解,增進了感情,又讓我在從事這項工作期間,從前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等前輩身上真正明白什么叫大局意識。這種意識不僅根植于我未來的工作中,對我個人成長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鼻貋喦嗾f。
2004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在老撾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為紀念雙方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倡議成立中國—東盟名人小組。此舉意在全面評估、梳理中國—東盟關系的合作歷程,提出加強雙方關系的政策建議,其任務則是起草并向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提交《中國—東盟名人小組報告》。這一倡議受到東盟國家領導人的一致歡迎。2005年4月,中國—東盟名人小組正式啟動并開始工作。
當時,中國—東盟名人小組中方主席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根據該小組職責范圍的規(guī)定,每位名人可攜帶一名助手。于是,作為錢其琛的助手,秦亞青與名人小組結緣?! ?
“我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協(xié)助錢副總理開展《報告》的策劃、起草工作,其中既要顧全宏觀層面,又要將具體問題談得透徹、到位,這是頗有難度的。”回憶起當年的工作,秦亞青感慨不已。據他介紹,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的部分同志參與進來,東盟國家的專家、官員也積極投入其中。不過,一時間眾人的意見仍難以統(tǒng)一,工作進展并不順利?! ?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之時,錢副總理用他的智慧為我們的工作打開了局面。”秦亞青興奮地向記者回憶,“他說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明白什么是大方向。確立好大方向之后再讓所有的細節(jié)和努力都圍繞其展開,自然就會理出頭緒,不會白費力氣?!薄 ?
中國與東盟關系發(fā)展的大局就是“平等互信、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建立機制、推進合作”,錢其琛用這五組詞匯概括出促進中國—東盟關系迅速健康發(fā)展的理念,并就《報告》的框架提出建議,讓名人小組擁有了制定細則前的整體設計,思路也更為明晰。最終,經過各方努力,歷時九個多月,《報告》草案終于在2005年10月12日形成最后文件,提出促進今后15年中國和東盟關系發(fā)展的38項政策建議,涉及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和制度建設四大領域?! ?
“如果沒參與中國—東盟名人小組的工作,我就不會有機會從錢副總理身上學到這么重要而實用的知識,也不會結識到如此多熱情友好、學識淵博的東盟友人,了解到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特殊關系。”秦亞青感嘆道,“這項工作增長了我的能力,拓寬了我的思維和眼界,促進了我的成長;它還讓我結交了不少國際友人,豐富了我的生活。”
建立智庫促進雙邊交流
從那之后,大局意識貫穿到秦亞青的整個工作當中,而對東盟的深刻情感則讓他在完成中國—東盟名人小組的工作后依然時刻關注著東盟國家的發(fā)展動態(tài),一心為推動中國—東盟關系發(fā)展身體力行?! ?
“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從大局上看,我們必須意識到,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系是友好且相互支持的?!鼻貋喦鄨远ǖ卣f。雖然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某些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存在分歧,但他依然堅信,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談判協(xié)商來解決?! ?
秦亞青認為,作為一個新興大國,中國堅決支持東盟的中心地位和在區(qū)域一體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強區(qū)域穩(wěn)定。他認為,“和平崛起”的中國方式和“協(xié)商一致包容”的東盟方式,在相互交融中定會共同打造一個安全的地區(qū)環(huán)境。正是抱著此種信念,作為外交學院院長,近年來秦亞青一直致力于推進相關學術研究,從安全合作、經濟合作和人文合作等領域入手,為促進中國—東盟雙邊關系發(fā)展獻計獻策,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NACT)就是其一?! ?
2013年,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正式成立,中國外交部指定外交學院作為中方協(xié)調單位,全面負責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的前期籌備和協(xié)調工作。秦亞青不僅積極動員學院的資深教授和青年學者參與建設,還和同事們一起與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廣州航海學院等相關機構聯(lián)絡交流,商討共建事宜。在他和同事們的不斷努力下,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廣東基地、海上合作基地等項目一一建立起來?! ?
“從多年的外交工作經驗中,我深刻了解到在任何時刻雙方人員都需要保持交流與合作,需要增進相互了解。因此,我們和東盟之間的智庫合作、人文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的建立恰好符合雙邊需要,它代表著雙方共同的愿望,也是從大局出發(fā)。” 秦亞青說?! ?
秦亞青認為,相較于政府之間的對話交流,智庫的交流更坦率、更直接,也更有建設性。智庫能讓不同地域和國家的學者共聚一堂,將雙方的共同點和分歧點進行梳理、歸納,再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這一方面增進了學者之間的交流,讓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絢麗的火花;一方面又為政府提供了指導未來引領雙邊關系發(fā)展的策略和藍圖性參考。
“從為政府獻計獻策的角度來看,我們近年來確實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推動智庫在公共外交和社會溝通領域發(fā)揮作用的問題上,我們依然做得不夠?!鼻貋喦啾硎?,未來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同時,還要促進中國與東盟智庫交流的“社會化”,讓更多中國和東盟國家社會公眾了解、體會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重大意義,為雙方民心的交流溝通打造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