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寒門出貴子,但依舊要付出很大努力。
持續(xù)學習可能是我們脫離精神上的貧窮,靠近物質的世界,
所以不用怕小時候窮就一輩子窮,積極進取能改善我們的生活。
在這想說的是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什么?
藍天祥認為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見識、缺乏愛和缺乏規(guī)矩。
貧窮可能會在短期內使物質條件差一點,但是并不影響父母在見識、愛和規(guī)矩上培養(yǎng)好孩子。第一、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愛我們常說某人太小家子氣,成不了大事。
小家子氣,其實就是缺乏愛的表現(xiàn)。
很多人小時候因為父母忙,沒有時間關愛他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
沒有人傾述,久而久之心靈開始扭曲。
這就造成了他們不懂得關愛別人,也不懂得分享。
獨生子女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他們從小就沒有跟很親密的同齡人一起玩耍。
以至于長大了不知道怎么關心別人和分享。
一個善于分享的人,會懂得把錢或者愛花在別人身上,
投入到社會再生產中去,獲得更高的回報。
第二、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規(guī)矩缺乏規(guī)矩,首先是自己倒霉。
在高速公路上競走的人,早晚有一天會成為車下鬼。
缺乏規(guī)矩的結果,輕則沒有人愿意幫他們,重則大家會和他們作對。
前一陣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70 歲的老太太往飛機發(fā)動機里撒了一把硬幣,說是祈福,
不僅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而且耽誤了大家很多時間。
這種情況在一些國家,航空公司不僅可以起訴她索賠巨款,
其他乘客也可以要求她賠償時間損失。
這位老人一定有多壞嗎?也未必。這就是沒有規(guī)矩。
第三、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見識沒有見識,視野就被局限了。
你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和某些人講道理永遠講不通,這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和你作對,
而是他們實在沒有見識,大家的認知水平根本不在一個平面上。
《莊子·外篇·秋水》的“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持續(xù)學習能是我們脫離精神上的貧窮,靠近物質的世界,
所以不用怕小時候窮就一輩子窮,積極進取能改善我們的生活。
大學教育能提高我們的見識格局,不要把它單純地認為是為了以后賺更多的錢而接受教育,
我們不斷往上爬,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想看見整個世界。
希望對你有啟發(fā),你覺得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什么?聰明的你記得給藍天祥留言轉發(f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