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孩子太霸道,想要的東西不給就哭鬧”、“做事很拖拉,邊做作業(yè)邊玩,真拿他沒辦法”、“一批評就生氣,怎么這么禁不起批評?”……昨日,本報新聞熱線迎來上百名家長咨詢:我的孩子怎么這樣?今后做家長的該如何教育孩子?
帶著家長的種種困惑,記者連線了還在廣州的“賞識老爸”周弘。他說,要讓孩子改變,家長首先要改變,家長應該用一種“花苞心態(tài)”去教育孩子,學會賞識孩子,善待他的缺點,孩子一定會像花苞一樣開花結果?! 緜€案1】 繼子面前 樹不起父親權威
13日上午,福州黃先生打來電話,講述了一個令他煩惱無比的故事。他家住臺江,與愛人、丈母娘和上初一的兒子(繼子)住在一起,孩子經(jīng)常夜不歸宿。
就在前幾天,兒子吃了晚飯,又和鄰居小孩出去玩了,很晚也沒回來。黃先生和愛人就出門去找,但未有結果。直到次日上午9時多,孩子自己回來了。
孩子并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和大家說上幾句話。
黃先生身為繼父,自認為無法在孩子心目中建立“父親的威懾力”。有一次,他想打孩子,但孩子的一句話,令他難以忘懷:“我又不是你親生的,你干嗎打我?”
【周弘解惑】 把孩子當朋友 更容易獲尊重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聽出黃先生很愛他的繼子,但他沒有找到教育孩子的那把鑰匙。
周弘說,黃先生想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權威,其潛臺詞是要想辦法管住孩子。這是中國家庭教育常見的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就是徹底不管。兩種極端都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
“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蔽覀兊慕逃?,一個最不和諧的現(xiàn)象是很多父母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chǎn),很多家長都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
黃先生是繼父,也希望找到做父親的尊嚴,結果適得其反。換個角度,他如果更多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朋友,會更容易獲得孩子的尊重。 【個案2】 被母批評 女童很委屈
“稍稍一批評女兒,她就受不了,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林女士談起自己4歲的女兒,倍感無奈。
昨日,女兒要玩玩具。由于家里玩具很多,林女士用三個箱子分門別類地裝。可孩子一玩就要把三箱的玩具全倒出來玩,擺得滿客廳都是,玩后也不收拾。
林女士因此批了女兒:“玩具玩好了,怎么不收好呢?”女兒立刻不高興了,嘟起小嘴開始生氣。
【周弘解惑】 批評孩子 得以短比短
“不是孩子禁不起批評,是家長批評孩子的方法需要改進?!敝芎胝f,
周弘認為,很多家長一直找不到正確的表揚和批評的方法。有的家長表揚孩子,把孩子捧上了天,這樣的夸獎夸大事實,甚至不符合事實,孩子就會自我膨脹,今后稍作批評,就接受不了?!罢_的表揚,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也意識到同齡小朋友的長處?!北热缯f,表揚自己孩子唱歌唱得好時,別忘了夸獎鄰居家小孩舞跳得好。
正確的比法是怎樣?周弘概括了一句話,“以長比長,以短比短”。具體來說,你有長處,別的小孩也有長處,你不要自負;別人家的小孩有短處,你自己也有短處,應當更加努力。
來源:海峽都市報 記者:李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