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教育,興家旺族
——關于推廣母親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道德滑坡、人際疏離、倫理失范、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離婚率上升、啃老等問題歸根結底是源頭出現(xiàn)了問題,這個源頭就是家庭,而家庭的問題關鍵在于對家庭建設的不重視導致的家庭觀念淡化、家庭教育缺失、家風價值理念扭曲等。家是出發(fā)地,也是回歸處。要改變現(xiàn)狀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注重家庭建設。
基于以上認識,結合近二十年做成人教育的思考,在2013年我們將教育的重心移向了——母親教育,緊緊圍繞“喚醒一位母親,興旺一個家族,喚醒一群母親,強大一個民族”的主旨,積極踐行和推廣母親教育,通過弘揚母親精神、提高母親素質,促進家庭建設水平,引導受教育者重視家庭,善家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增強家庭幸福指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踐行、推廣母親教育的背景
1、母親在家庭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母親對生命的孕育不可替代。任何一個人的生命都來自母親,母親是我們生命的載體。一個新的生命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母親承受了懷孕的艱難,分娩的陣痛,只因她是母親,所以無怨無悔。這是母親最原始最偉大的人格體現(xiàn)。
母親對子女的培養(yǎng)不可替代。母親對子女的意義不僅在于生,更在于養(yǎng)。我們每一個人,從名人巨匠到凡夫俗子,那一個不是在深沉的母愛下成長。我們的每一個起步,每一次奔跑,每一點進步都滲透著母親的淚和血汗?!皟盒星Ю锬笓鷳n”,“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這都是母親慈愛的寫照。母親的囑托和牽掛伴隨我們長夜苦讀,伴隨我們人生的漫漫征途,讓我們走得正,行得端。母親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對于孩子生理、心理、智力、情感和品行等方面的成長與發(fā)展均會產生重要影響,可以說,她們承擔著向社會輸送合格人力資源、促進社會進步、提高民族素質的“社會保障醫(yī)生”的重大使命。
母親對興家旺族的社會價值不可替代。孫中山先生曾講過,“天下的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的盛衰看母親”。德國教育家弗洛貝爾曾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當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庇纱丝梢姡赣H的素質不僅直接決定人口再生產的質量、決定家庭的健康、和諧與安寧,而且決定家庭未來人力資源開發(fā)的質量和水準。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來看,母親的素質決定下一代的素質,決定著國民的素質和未來的國運。母親教育是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工程。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注重發(fā)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這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廣大婦女要自覺肩負起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家庭美德建設中發(fā)揮作用,幫助孩子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廣大婦女要發(fā)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追求積極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2、母親文化和精神內涵是時代的需要
人類發(fā)展歷史就是母親文化的發(fā)展史。縱觀人類發(fā)展史,民族的文明、復興、強大,在于發(fā)現(xiàn)母親。母親文化、母親精神始終滲透在中華兒女的血脈里。中華文明從初始階段的夏、商、周三代到后來的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金等幾十個強大的王朝,其政治經濟活動的核心地區(qū)也都在黃河流域;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于這一地區(qū);標志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里。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母親河。中華文明發(fā)端于浩浩蕩蕩的母親河,母親文化自然也發(fā)端于母親河。受其滋養(yǎng),母親文化形成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內涵。
母愛是世間一切愛之本源。首先,母愛與孩子的情感存在一種自然的、生理上的密切聯(lián)系,尤其是在哺乳期。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是生命發(fā)展的最初動力。其次,母愛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也有積極作用,甚至決定孩子一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其三,母愛是社會與人類發(fā)展中最偉大的力量,所有的生命繁衍都離不開母親的懷抱。從小缺乏母愛的孩子會終身受著“無所歸屬”的焦慮的折磨,以至于會成為孩子將來人際交往中一種難以逾越的心理屏障。一個懂得真愛的母親,會用慈愛、仁德、科學、奉獻的愛的精神,把家庭成員凝聚為一個整體,彼此互助關懷、和諧友愛;一個懂得為社會之用而精心養(yǎng)育孩子的母親,才會給孩子以真正的全面的愛,并使孩子獲得愛的滋養(yǎng)和強烈的安全感和價值感,從而滋生夫妻愛、親子愛、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和鄰里愛、師生愛等,才會滋生愛父母、愛家庭、愛朋友、愛社會的能力,進而成為有愛心的父母。這種愛循環(huán)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層面,會使家庭和社會各種人際關系獲得愛的滋養(yǎng),使家庭和社會生活充滿溫暖和陽光。
母親文化和精神內涵有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豐富的內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綜上所述,母親文化和精神內涵,母愛,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其一脈相承,是對其內容的極大擴展。因此,弘揚母親文化和精神內涵有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母親教育的定位
1、母親教育涵蓋家庭建設
家庭的和諧與穩(wěn)定首先是家庭中的人際和諧。母親作為女性的特殊角色,決定了其在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中,具有其他成員和女性的其他角色所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母親自從有了孩子,就處于各種家庭關系交織的節(jié)點上,具有較強的對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力和情感凝聚力。母親素質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僅對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有巨大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三代人的生活質量,影響家庭的和諧程度。高素質的母親一定是身心和諧的母親,身心和諧的母親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關系,和諧的家庭關系是和諧社會的基石。
文化泰斗梁啟超先生在《在倡設女學堂后》中開宗明義:“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婦道既昌,千世善良,豈不然哉?”他為女學大聲吶喊:“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廣人才。而二者本元,必自婦學始。故婦學是天下存亡強弱六大原也。是故女學最盛者,其國強,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女學衰,母教失,無業(yè)眾,智民少,國之所以衰也?!?
根據此,母親教育可定義為,成為母親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和成為母親之后用一生完成的教育。母親教育應包括四大內容:相夫、教子、睦鄰、善種。具體:相夫,如何經營婚姻;育子,如何培育健康的下一代;睦鄰,如何經營好家庭、家族與社會的關系;善種,如何建設家風,樹立家道、家規(guī),促進家學,經營家業(yè)。母親教育涵蓋家庭建設,涉及家庭經營,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等內容。
2、母親教育是根系教育、是終身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怎樣做?母親是一個人成長過程的第一位啟蒙教師,母親的教育對子女的成長和成才影響至深至大。母親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等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制約著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相對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母親教育是根系教育,根正則苗旺。
相對于家庭教育各種角色來說,母親是家庭教育中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監(jiān)督者。母親的囑托和牽掛伴隨我們長夜苦讀,伴隨我們人生的漫漫征途,讓我們走得正,行得端。母親對子女的教育陪伴終身,相對于子女來說是終身教育。
三、“母親教育”的初步探索和具體實踐
通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立足傳統(tǒng)、突破傳統(tǒng)、依托現(xiàn)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母親教育方面獨樹一幟,穩(wěn)健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母親教育相關課程被政府機關、教育主管部門、各級婦聯(lián)組織和高校采購,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1、采取“抓好兩雙手”的教育舉措。"教師強,父母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國家強”,在母親教育實踐中采取“抓好兩雙手”的教育舉措:一雙是執(zhí)掌教鞭的手,即師德培訓;一雙是推動搖籃得手,即母親教育。通過師德培訓帶動母親教育,實現(xiàn)家校共建,共育英才。
母親教育現(xiàn)場
2、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開創(chuàng)政企有效合作機制。順應國家政策,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給政府機關、部門提供服務,建立長效合作關系。全面開展培訓方案制定、教育機構搭建、專職講師培訓、教學大綱和教材編纂等工作,并邀請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學者參與培訓,憑借高效優(yōu)質運作,幫助了家庭和個人,有效的推動母親教育順利實施和提升了地方教育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師德培訓現(xiàn)場
3、打造專業(yè)化服務平臺,強化教育力量。
研發(fā)建立了完整的母親教育教育體系和母親教育教材的編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特色課程;打造了一支專業(yè)教育團隊,與權威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聘請行業(yè)名師參與母親教育推廣工作,并培養(yǎng)了一批自己的專家和講師隊伍;逐步在全國有選擇地設立了長三角母親教育基地,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母親教育基地,甘肅蘭州西固區(qū)母親教育中心母親教育基地。
與權威機構戰(zhàn)略合作
母親教育基地
4、以公益培訓為導向,普惠社會大眾。
在“為你,為我,為大家”的核心理念指引下,三為盛世牢牢把握公益化培訓導向,讓更多的家庭和個人受益與母親教育,這幾年我們推進了母親教育教育進校園系列教育活動:母親教育走進高校,并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母親教育走進中小學校、幼兒園和街道、社區(qū),同時,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和街道、社區(qū)設立“三為父母學堂”和母親教育實驗基地……通過我們不懈地努力,已有近十五萬人次接受了母親教育,影響到數萬家庭,并從中受益。
雖然目前研究母親教育者居多,但實踐、推廣母親教育者較少,母親教育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我們將在不斷地自我完善和提升中邁著堅定執(zhí)著的步伐行進在母親教育的路上,用專業(yè)和愛踐行著“喚醒一位母親,興旺一個家族,喚醒一群母親,強大一個民族”的使命,打造中國最值得信任的母親教育品牌,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xiàn) !
媒體見證
上海三為盛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蘭州博愛母親教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暢老師 189-9310-6532
魏老師 139-1920-5855
全國免費客服熱線:400-07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