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博鰲論壇上,原商務部副部長龍永圖發(fā)言說,全球經濟的重心逐漸向亞太轉移,那么,世界經濟主要的重心轉移到中國是否就是不可避免的?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了。
世界經濟重心之中國
我們總說制度優(yōu)勢,這個確實是存在的。
到2026年,美國已經建國250年了,經歷了這么多的更替,美國還能保持目前的經濟規(guī)模和GDP增速,這是中國歷朝歷代都做不到的,可見美國的制度優(yōu)勢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我相信我們國家遇到的問題,也在其它國家出現過,從而讓我們有后發(fā)優(yōu)勢,少走彎路。
而我國的領導人們高瞻遠矚,在十四五規(guī)劃中對很多問題都做了規(guī)劃,詳細的我就不多說了,網上有很多關于十四五的解析,大家一看便知。
而我國成為世界經濟重心,只要按照國家的既定路線去走去做,一定會實現的。
我國想要成為世界的經濟重心,不會走美國的路,那是一條去他國掠奪,吸血的路,我們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號召亞洲國家精誠合作的RCEP,是幫助后發(fā)國家的一帶一路。
國家的發(fā)展不是零和博弈,我強你弱,而是彼此都變得更好。
人間正道是滄桑,不論從國際合作還是國內民生,我國的發(fā)展都走在正道,是利于不敗之地的。
經濟學家預估2028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但其實我們更希望看到底層民眾過得更好。
對于一個成立70余年的國家,有這樣的成就在國際上都非常耀眼。
但我們還要認識到,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意味著底層民眾會有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工資底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更多的資源優(yōu)勢,這才是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重心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