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的讀者來說,書中系統(tǒng)思考精華所在的系統(tǒng)基模是很親切的,因為他們像是中國古圣先賢智慧的結(jié)晶,而且對于本,末、現(xiàn)、后,和輕、重、緩、急更容易掌握應(yīng)用;圣吉一直致力于將東西方古老智慧的結(jié)晶和最新的管理科學融合。他對老子的領(lǐng)導哲學尤為推崇;而其所提出的五項修煉,有許多與儒、釋、道三家思想又非常相近。
至于想要真正精熟圣吉所提出的這些“新領(lǐng)導能力的上乘武功,我還想不出有比禪宗大師南懷瑾先生在《如何修正佛法》中所提示的”見、修、行“三位一體的修正綱要更好的指引,修煉的功夫為什么不上路呢?是因為見地不夠圓滿,加上行愿不夠;行愿為什么不夠圓滿呢?是因為見地、修證有問題。這個綱要,深切的點出任何學習(光是吸收知識、資訊并不是學習,真正的學習必定修正行為,也就是修行、修煉)的精義所在。
值此巨變排山倒海而來的關(guān)鍵年代,這本劃時代巨著—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shù)與實務(wù)(實踐),不僅值得中國所有的管理者及領(lǐng)導者參考省思,也值得所有有心的中國人細讀,并身體力行,而成為“真正的學習者”。原這本書能燃起我們更高的理想,擴大我們的格局,深廣我們的思考,進而從你我周遭開始,與人們共同學習。在這條新路起步的階段,容我引用證嚴法師的話與您共勉:“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遠。“
(本文作者為臺北中山大學企管系所副教授)
傅宗科學習型組織管理方法應(yīng)用講座視頻(7分鐘)
https://my.tv.sohu.com/us/157783117/69916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