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就是一場技巧性很強的特殊的問答,相互設計、相互交鋒,最后一錘敲定。因此,談判大師都是“語言殺手”。這句經典的論述出自美國著名的營銷大師本雅明·皮特。銷售中存在許多問答技巧,從中可以掌握非常重要的信息,有效控制銷售的進程。機智地掌握問答技巧,是一種藏己露人的智慧,即讓自己躲在暗處,讓對方身在明處,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贏定。
在BTB大部分銷售中,都涉及三個特點,即①金額大,②周期長,③客戶內部的決策者多。所以找對人說對話顯得特別重要,一般成交簽單之前,還有四個標志:
一是對方接受了原本不接受的條件;
二是對方允許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是可以見到更高一級的領導;
四是在客戶內部召開一個技術交流會等等。
我們看這樣一個對話就知道這個業(yè)務員是多么優(yōu)秀了。
從社會實踐中,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結論:95%的人有問必答,所以我們能說服95%以上的人,在銷售過程中要注意多用心,少用招,只要事事用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柔韌有余。事實證明,問話功夫好的人,聽的功夫就好,聽的功夫好的人,問話的功夫也好,在銷售過程中,誰說的話多誰就被動,銷售是對話,不是說話,切忌自言自語,只有對話才能成交。
通常情況下,企業(yè)是不會與銷售人員玩感情的,但銷售人員玩感情。我們要在談話的過程中把句號變成問號,也就是要有問話提綱,我在《成交高于一切》書中第188頁給大家準備了183句問話,供大家篩選。當你說話用句號的時候,對方的心門會關閉,當我們發(fā)出問號的時候對方的心門會打開,用問號打斷對方的神經鏈,使他們的注意力跟著自己的方向走。要什么問什么,問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如果什么也沒得到,是因為什么都沒問,這個世界本無真正的事實,是人們的注意力決定了事實的存在,人們只關心對他有好處或對他有威脅的信息。你比如開車的司機就特別注意交通標志和信號燈,就特別記道兒。而乘車的人就不關心,不記道兒。因為這對后者不重要。
有這樣一個公式:問題——思考——行為——結果,問題有好壞之分,結果也有好壞的差別,有些人失敗的本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例如:做一件事不順利,或不成功,別問自己爛問題,像:我咋這么倒霉呢?結果你一定思考倒霉,行為像倒霉,結果也倒霉,惡性循環(huán),要問好問題,例如五個自問自答,一切會良性循環(huán)。問話有四個原則:1、首先取得問話的資格和權力;2、先求小YES,再求大YES(①先問小問題;②再問YES;③二擇一);3、理解+反問是拒絕處理的公式;4、5次促成。
沒有問話就沒有回答,沒有回答就行銷不了,沒有行銷你就沒錢可賺。大客戶銷售失敗的原因是:1、發(fā)問功力不足;2、你的聆聽功夫不夠;3、你對準客戶有成見,事先對準客戶下判斷,臆測答復,打斷別人的話;4你還沒有弄清楚準客戶真正的需要。那么,如何開發(fā)客戶的需求呢?步驟有四個:第一、問背景問題,這時客戶覺得自己幾乎是完美的;第二、問難點問題,這時客戶對自己有一點點不滿意;第三、問暗示性問題,客戶就會感覺我的問題越來越大了;第四、問成交的問題,客戶覺得我需要立刻改變。因此,用背景問題、難點問題來發(fā)現需求,用暗示性問題來創(chuàng)造需求,用成交的問題實現滿足需求。對于新營銷人員必須給他們配備問話提綱,用問話發(fā)現和培養(yǎng)教練,用問話一語中的,一劍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