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恒態(tài),又有時態(tài)。方有對談,神忽他往;眾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言不必當,極口稱是,未交此人,故意底毀;卑庸可恥,不足與論事。漫無可否,臨事遲回;不甚關情,亦為墮淚。婦人之仁,不足與談心。三者不必定人終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譯文:
前一章所說的,是在人們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態(tài),稱之為“恒態(tài)”。除此之外,還有幾種情態(tài),是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稱之為“時態(tài)”。如正在跟人進行交談時,他卻忽然把目光和思路轉(zhuǎn)向其他地方去了,足見這種人毫無誠意;在眾人言笑正歡的時候,他卻在一旁漠然冷笑,足見這種人冷峻寡情。這類人城府深沉,居心險惡,不能跟他們建立友情;別人發(fā)表的意見未必完全妥當,他卻在一旁連聲附和,足見此人胸無定見;還沒有跟這個人打交道,他卻在背后對人家進行惡意誹謗和誣蔑,足見此人信口開河,不負貴任。這類人庸俗下流,卑鄙可恥,不能跟他們合作共事;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置可否,而一旦事到臨頭就遲疑不決,猶豫不前,足見此人優(yōu)柔寡斷;遇到一件根本不值得大動感情的事情,他卻傷心落淚,大動感情,足見此人缺乏理智。這類人的仁慈純屬“婦人之仁”,不能跟他們推誠交心。然而以上三種情態(tài)卻不一定能夠決定一個人終身的命運。如果能夠反以上三種人而求之,那么就幾乎可以遍交天下之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