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進步 + 鼓勵 = 更大的進步
平等教育唐曾磊老師答疑
有家長問:
唐老師,您好!我女兒上初二,以前做作業(yè)很拖拉,但現在進步了,不過,總不能把作業(yè)全部做完再玩。
我知道,我不催她也能按時交作業(yè),但看到她玩手機和電腦時總是忍不住去催她。
周末或節(jié)假日,女兒晚上基本都十二點以后才睡,第二天中午叫她吃飯才下來。請問唐老師,對她我要怎么做到接納呢?
唐曾磊老師解答:
各位家長,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問題。孩子原來是自己能夠做完作業(yè)的,但是,很拖拉,孩子現在進步了,家長說完進步了以后馬上就說“不過,總不能把作業(yè)全部做完再玩。”這個“不過”又是一個轉折。
各位家長,這位家長對孩子的進步是滿意還是不滿意?請大家做反饋。
家長反饋:
家長A:不滿意。
家長B:否定的太多。
家長C:不滿意。
……
唐曾磊老師:剛剛有一位家長提到“否定的太多”。這位家長不是否認的太多,是在全盤否定。孩子進步了,家長應該去鼓勵的,鼓勵在哪里?在這段話里邊,我們沒有看到家長對孩子的進步有任何的鼓勵。
“現在進步了,不過,總不能把作業(yè)全部做完再玩。”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雖有進步,但是我不滿意。這位家長說的這段話里邊全是孩子的缺點,所以,這位家長是滿嘴的“大蒜味”——口臭。孩子會很討厭和這樣的家長溝通,這位家長也就幫不到孩子。
所以,這位家長,您要學習鼓勵孩子,孩子的作業(yè)進步了,您就去看她進步的地方,不斷地去肯定這個進步、鼓勵這個進步,就做這一件事情就好了。
這里邊的問題是,一個不滿意孩子的家長,就不可能做好鼓勵的。
提示這位家長,好好地看我們的博客,好好地學習家長課,讓自己不再“口臭”。
提示大家,“口臭”不在嘴巴里,在心里。一個心里對孩子不滿意的家長,決不會說出鼓勵、接納孩子的話來。
心里覺得對方很好,是真正的溝通的第一步。心里覺得對方不好,您就不可能接納,也當然不可能做到鼓勵。
聽過咱們課的家長都知道,這個接納有多么的重要,沒有聽課的家長,可以看我的博客,或者看我新出的三本書。您得多看,多去熏習,把書從頭到尾看三遍。提示各位家長,不要只看接納那一部分,要從頭到尾地看,看三遍,然后,您才會知道接納到底是什么味道。
(本文整理自平等思維唐曾磊老師家庭幸福之道網絡公益課堂)
成為智慧的家長,才能培養(yǎng)好孩子。點擊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學習成為智慧家長,“溫泉媽媽”! (讀書QQ群:427682661。幫您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