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當代國學影響力人物、禮儀演講家李國輝
“疫情當前不握手,衢州有禮作揖好!”疫情期間浙江衢州兩會,代表們采用拱手作揖禮互拜,一時成為網(wǎng)絡熱點。央視每天播出的“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公益廣告,引發(fā)人們對禮儀的關注。中國禮儀教育家李國輝作為衢州市“南孔圣地,衢州有禮”職場禮儀風采大賽的指導專家與主評委,同衢州市總工會一道,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現(xiàn)代職場禮儀,幫助衢州260萬市民運用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tǒng)禮儀”開展全民日常禮儀交際活動。李國輝如是說,“禮之用,和為貴,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復興是大勢所趨,更是民之所向,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必將改變人們很多行為習慣,形成新的國際禮儀規(guī)則?!?
李國輝出生于1964年,湖南益陽人,在禮儀培訓領域深耕20多年,現(xiàn)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特聘禮儀專家,中華文化促進會傳統(tǒng)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全球湘商平臺文化服務中心主任,益陽市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會主席,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禮儀培訓專家,教育部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協(xié)會核心能力分會禮儀專家,曾為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南京青奧會、杭州G20國際峰會等數(shù)十個國內外大型活動擔任首席禮儀培訓專家,在業(yè)界素有“天才講師”的稱號,2009年被中華講師網(wǎng)與阿里巴巴評為首屆全球禮儀類十強華人講師。2022年入選由中華出版社出版、中華傳統(tǒng)文化論壇組委會編寫的《歷史豐碑-當代國學影響力人物大典》。
一、立志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者
從農(nóng)村語文教師、到電視臺記者,再到禮儀教育專家,李國輝認為自有淵源。
李國輝的曾祖父是位鄉(xiāng)紳,非常講究傳統(tǒng)禮教,祖?zhèn)鳌都矣酶嫖摹肥殖局两褚延?00多年;李國輝的爺爺特別會講傳統(tǒng)文化故事,家教極嚴,行走坐立、吃飯夾菜都十分講究規(guī)矩;李國輝的父親八歲學喊禮(現(xiàn)在叫做司儀),自己做胡琴笛子,用傳統(tǒng)的唱讀法吟誦《幼學》等蒙學,懂得各種家用紅白喜事與祭祀儀禮流程與操作。李國輝深受家庭傳統(tǒng)禮教的影響,小小年紀便很注重孝悌忠信、待人接物的禮儀,深得鄰里鄉(xiāng)親與老師的喜愛。李國輝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校里的各種活動,老師都會安排李國輝上臺發(fā)言講故事。
1978年,李國輝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益陽縣一中,1980年進入益陽師范學校。在讀期間,他迷上了演講與朗誦,主動參加學校的各種賽事活動:朗誦、演講、相聲、體操、教育學課外小組等等,獲得多個校級獎勵。1982年,他以“三好學生”“優(yōu)秀實習生”的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開始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教學中,李國輝發(fā)揮善講故事的專長,充滿激情,讓課堂充滿樂趣。1993年益陽教育電視臺以《善治差亂班的能手》為題報道其教書育人事跡。
然而,在教育講臺上發(fā)光發(fā)彩的李國輝,一直渴望著在更大的舞臺上當演講家,讓自己的聲音和思想傳得更遠更長。 1993年,經(jīng)益陽教育局推薦,李國輝入職益陽市教育電視臺擔任記者,這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1998年長江水患,李國輝被借調至中國教育電視臺《洞庭憂樂》欄目組擔任制片主任,拍攝一部反映長江流域文化的專題片,從重慶到上海;從湘漓二水之源的廣西道縣到浩瀚的洞庭湖,足跡遍布屈子祠、昭君墓、馬王堆、曾侯乙等中華文化發(fā)源地,采訪到了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雜交油菜之父蔡澤明、中國地質大學校長殷鴻福、地洼學創(chuàng)始人陳國達等20多位兩院院士。當時96歲的陳國達院士告訴李國輝:“人類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地球都給人類以報復!” 科學技術要有節(jié)制的發(fā)展,我們要向老祖宗學習。李國輝被祖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所震撼,更為院士們一心為民的情懷所打動,也堅定了他立志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者的決心。
二、用中國禮儀,向世界問好
夢想一直在心里燃燒!2003年,李國輝毅然辭停薪留職,開始了他的《追夢歷程》,先后到北京、長沙、深圳創(chuàng)業(yè),從事傳統(tǒng)文化傳播與禮儀教育培訓工作。20多年來,禮儀傳四海,桃李遍天下。
李國輝回憶,最初到北京創(chuàng)業(yè),因資金短缺與經(jīng)驗不足,項目以失敗告終,北漂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美好,創(chuàng)業(yè)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2006年12月26日,李國輝寫下人生第一篇博文《人生陷入最低谷》,將自己的困境公布于中華英才網(wǎng)。迷茫困惑,路在何方?該不該放棄夢想?直到2006年底,住進首都師范大學家屬樓24棟地下室負二層,有機會拜謁中國杰出德育演講家李燕杰教授為師(李燕杰住四樓),其人生才獲轉機。事隔多年后,李燕杰教授得知李國輝的這段經(jīng)歷后,對李國輝說:“國輝啊,你是中國的奇葩,你就是小李燕杰?!?
李燕杰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德育教育家、演講家,生前任職于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曾是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總干事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其演講主題緊扣時代脈搏,追求“真善美”,“粉碎舊的枷鎖”“塑造美的心靈”“投身改革大潮”等主題演講,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深入人心。李燕杰教授曾到全世界400多個城市演講3500余場,曾受到胡耀邦、、、等歷任國家領導人接見。
2005年,一心想當演講家的李國輝,聽說李燕杰教授要到長沙舉辦《金牌講師培訓班》,便立馬報名參加。同期在培訓班授課的還有中國禮儀培訓大師范智先生。經(jīng)過名師點播,李國輝思路大開,決意拜兩位導師為師,將演講藝術與中華禮儀傳播相結合。近些年,他一路在禮儀培訓領域開拓,成立了春風禮儀公益講師團,開辦《金牌禮儀講師十八刀雕刻研修班》70多期,累計培訓全國高級禮儀培訓師3000多人。
名聲漸隆,李國輝受邀參加多場國內外大型活動的禮儀培訓工作,先后擔任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禮儀人員選拔與培訓、2011年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引導員選拔與培訓、2014年南京青奧會頒獎人員選拔與培訓、2014年深圳市全民素質提升計劃試點辦禮儀培訓、2015年遵義會議80周年紀念活動政務接待培訓、2016年杭州G20國際峰會“國宴接待與貼身管家服務”培訓等培訓專家。
2018年李國輝作為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的“澳洲-中華文化節(jié)暨中澳茶博會”中華國際禮儀形象大使代表團團長,在悉尼國際會議中心,開設中華傳統(tǒng)文化講堂,做《用中國禮儀,向世界問好》的主題演講,率領澳洲華人共同祭祀神農(nóng)始祖炎帝,國家文化旅游部駐澳大利亞的主任陳霜(陳賡大將的孫子),高度頌揚李國輝所作的傳播工作,為他頒發(fā)了”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化傳承人金獎“。2019年,中華文化促進會傳統(tǒng)文化委員會在河北寧晉舉辦“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李國輝擔綱主祭工作,采用傳統(tǒng)儀式,祭祀孔子,并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委員會舉辦的“傳統(tǒng)文化與新時代”高峰論壇上,演講《做文明有禮的中國人》,贏得大會的一致好評。
這些年,李國輝出版了《禮儀師培訓教程》《你的氣質價值百萬》《你的口才價值百萬》《飯局是門技術活》等十多本職場類相關書籍,深受職場人士歡迎。
三、禮儀老師,要做人類靈魂的喚醒者
“李老師講課特別有意思,內容易懂易記又實用?!焙仙嫱鈱W院的禮儀老師黃瑋是李國輝的弟子,她的親朋好友好些人成了李國輝的學生。據(jù)了解,李國輝的培訓內容涉及職場禮儀、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女性禮儀等多個領域,實用性強,覆蓋人群廣。
在授課方式上,李國輝頗有自己的特色。他注重對禮儀溯源,不僅教會學員如何行禮,還會告訴學員為何如此行禮。李國輝說:“教育的本質就是用一棵樹去撼動另一顆樹,用一個靈魂去影響另一個靈魂,禮儀老師首先要做人類靈魂的喚醒者”。例如,作揖禮為何是右手握拳,而不是左手?那是因為,人們自古用右手勞作與戰(zhàn)斗,右手是力量的象征,右手握拳表達攻擊對方,左手抱住右拳,則意味著放下武器,以示友好,化敵為友。
李國輝還非常注重授課內容的實用性。比如,一根小小領帶,在正式交際場合,何人才宜佩戴純紅色領帶。再如,中外企業(yè)簽約儀式中,男士身著西裝,臺上站立時務必保持西裝上面的一粒紐扣扣上,下面的一粒紐扣打開;坐下時則須將西服的紐扣都打開。這些常常被人們忽視的細節(jié),卻是非常重要的規(guī)矩,也是李國輝講授的重點。
傳授溝通藝術,是李國輝禮儀課程的一大亮點?!罢f話就像做菜,面對的食材相同,若是烹飪方式改變,味道就天差地別?!崩顕x認為,禮儀要做到位,肢體動作是一方面,語言表達是另一方面。
“有的人舌綻蓮花,有的人卻茫然無措,這與個人性格、成長環(huán)境、過往經(jīng)歷等息息相關。說話的技巧可以通過訓練提升?!?這些年來,李國輝給湖南省委黨校、長沙國稅局、望城經(jīng)開區(qū)、湖南高速公路、廣鐵集團、商務部黨校培訓中心、深圳市委黨校、深圳華為、新疆中糧屯河、內蒙伊泰集團、北京萬達、吉林長白山國際度假區(qū)、武當山、張家界等30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的高層領導做過《領袖風范與公眾演講》培訓。近些年,李國輝培養(yǎng)了60多位徒弟,以師徒傳承的方式傳授禮儀文化。他經(jīng)常告誡弟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還要自己開悟?!?
近年來李國輝回到益陽市教育系統(tǒng)工作。有一次李國輝跟益陽市教育局黨委書記說:我當年教書時就善于給學生講故事,每學期期末,我給班上60多位學生打評語,是60多首打油詩,以此來感化與喚醒孩子的靈魂?,F(xiàn)在我回益陽了,我也可以利用自己這些年所學與資源,為益陽家鄉(xiāng)人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李國輝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在益陽市教育局、益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益陽市民政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傳統(tǒng)文化志愿者,籌辦益陽市中華文化促進會,開辦益陽市傳統(tǒng)文化公益大課堂,以公益之心喚醒更多的靈魂,在益陽培養(yǎng)一支傳統(tǒng)文化公益講師團,組織一支傳統(tǒng)文化公益志愿者,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禮儀教育,傳播到校園、機關、企業(yè)、社團、社區(qū)、家庭。
李國輝臨近退休了,在問到退休后,有什么設想時,李國輝先生說到:我的師父李燕杰工作到88歲,范智師父現(xiàn)在87歲還在工作,我才59歲,體制內退休后我將繼續(xù)致力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現(xiàn)代禮儀。利用中華慈善總會與湖南全球湘商共享平臺,做好湘商文化的挖掘、培訓與宣傳工作,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做好人才培訓,倡導食育進萬家活動。希望自己能幫助更多人上好禮儀教育這門課,希望自己能夠用傳統(tǒng)文化理念幫助到更多的家庭過上幸福生活,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年輕一代成就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