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許多父親為了追求事業(yè)更多地在外打拼,教育孩子往往是母親承擔大部分責任。殊不知,金錢和母愛代替不了父愛,而且僅僅有父愛還不行,更需要一些心理學的技術,尤其是養(yǎng)育著男孩的家庭。
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父親和兒子之間確實有一種屬于父與子之間的語言。他們在一起可以不分長幼地打鬧、可以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家表示,父與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正是由于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
如果一個小男孩長時間接觸不到父親,或者感受不到父愛,他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會迷失方向。例如,長期接觸不到父親的男孩會產生女性化傾向。另外,在長期感受不到父愛的情況下,很多小男孩為了使自己有機會與父親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常常會用一些壞行為,如撒謊、偷盜、打架等,來吸引父親的眼球。
男孩是需要父親的,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們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長為男子漢。所以,為了男孩的健康成長,父親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了兒子。
父親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成功地承擔“兒子榜樣”這一角色。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中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了兒子。
生活中,如果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么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家務時,男孩就會理所應當?shù)鼐芙^。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jīng)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
面對各年齡段男孩父親應樹立不同榜樣形象
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你對做男孩的榜樣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不妨借鑒以下幾種觀點和方法:
方法一面對幼兒期的男孩,幫他們完成對母親的依戀
曾有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母親的愛讓我們迷戀,但母親過度的愛卻會使一個男孩長不大,使他永遠停留在小男孩的狀態(tài)。的確,有很多這樣的小男孩,他們不喜歡與別人接觸,整天寸步不離母親,甚至到了上學的年齡,還整天跟在媽媽后面,不肯去幼兒園或學校。
幼兒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務很多,最主要的一點是完成對母親的親密分離。即讓他們從對媽媽一個人的依戀中走出來,開始接納爸爸和其他人。這一時期,爸爸的任務是巨大的,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男孩,鼓勵他與自己溝通。
對于幼兒期的孩子來講,父親的關愛意味著一種特殊的意義。要想讓兒子成功地擺脫對母親的依戀,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實,爸爸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在顯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時,對兒子多些關注和細心的愛護就可以了。
方法二面對兒童期的男孩,明確規(guī)則,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能力
一位幽默的父親曾這樣說:“要想與兒子很好地相處,一定要學會摔跤!”這位父親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男孩喜歡父親與自己打成一片。其實,這也正是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的一個問題:為什么父親和兒子在一起總喜歡打打鬧鬧,甚至是打成一團呢?
心理學家表示,男孩在與父親的打鬧中所學到的東西,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在與爸爸的打鬧中,爸爸能讓他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規(guī)則的。
父親與男孩相處的過程,就是向他們傳輸各種基礎規(guī)則的過程。受體內睪丸素的影響,任何一個男孩都可以被稱為“破壞大王”、“帶有攻擊性的機器”。如果家長對他們的這種破壞性和攻擊性聽之任之,任其發(fā)展,那男孩真的會變成人見人怕的破壞性“機器”;但如果家長對他們的這種破壞性和攻擊性進行強行壓制,那男孩天生的探索欲望和創(chuàng)造欲望就會逐漸泯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他們規(guī)則是什么,讓他們自己去把握行為的“度”。在這一過程中,男孩學到的不僅僅是生活技巧,還有自控力,他們開始學習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方法三面對青春期的男孩,讓他們感覺到道德約束的力量
心理學家表示,青春期的男孩是否會變“壞”,與他們是否與父親在一起有很大的關系。
一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中學里進行了調查。他發(fā)現(xiàn)這些初中的男孩子都是以“群”而居的。一般情況下,愛學習的男孩們總會在一起玩兒,而那些愛打架、調皮的男孩總在一起。
心理學家想深入了解這個現(xiàn)象,便問那些愛學習的男孩:“你為什么不喜歡跟他們一起玩?”“因為我跟他們不是一路人。我們都是有父親的人,他們要么沒父親,要么不跟父親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們總會干壞事?!?/span>
孩子們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人類行為學研究表明,勞改所里80%的“少年犯”都屬于這樣一種情況:他們要么沒有父親,要么不與父親生活在一起,要么就經(jīng)常得不到父親的關注。由此可見,對于青春期的男孩來講,父親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時刻束縛著兒子的行為。
男孩進入了青春期,母親的管教似乎已經(jīng)對他們不起作用了。有時,為了讓母親看清這種局勢,他們甚至常常向母親的權力挑戰(zhàn)。這時候,父親最需要做的是與母親站在一起,兩個人用同樣的態(tài)度教育兒子。在尊重女性方面,男孩需要父親給他們做出榜樣。
當然,要想讓青春期的男孩認同家長的教育,父親必須要和母親達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且,在這一過程中,父親的態(tài)度一定要真誠。如果父親并不想幫助妻子,而是逢場作戲式,那男孩就會越來越不尊重母親,甚至還會越來越多地向母親的權力發(fā)出挑戰(zhàn)。
這時候,他們需要父親給他們約束的力量,并為他們指引方向。
公眾微信:張恒誠老師
新浪微博:@張恒誠老師
騰訊微博:@張恒誠
百度一下:張恒誠
公眾易信:張恒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