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境界:家長舍得給孩子花錢,以為錢就是全部愛的表達。
第二境界:家長舍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
第三境界: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我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一旦目標能夠清晰地確定,家長就不容易被人裹挾著,熱衷于跟風、盲目地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
第四境界:家長為了教育孩子去學習,他們不再停留在“沒有辦法”或者“管不了”,而是關(guān)注孩子的問題癥狀及其原因,積極進行干預和矯正。
第五境界: 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為他們明白,“你是誰”比要求孩子“成為誰”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實都是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
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fā)現(xiàn)“我是誰”比“成為誰”更重要,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掙扎、困難和挑戰(zhàn)都是豐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無捷徑。但我們對于他人的困難(尤其是對孩子)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去幫助他們。
當我們有能力幫助他們的時候,應任憑他們自己去突破挑戰(zhàn)。這聽起來似乎不合常理,但我們必須抑制那種自然反應,讓孩子們保有掙扎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