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樹立和強化自己的自信意識?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自信意識、成功心理就是要我們靠自己,就像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也不會有人端著大盤子把幸運和成功送給我們?nèi)魏我粋€人,如果人生交給我們一道難題要求我們解答,那么它也會同時交給我們解決這道難題的智慧和能力,但這種智慧和能力總是潛藏在我們的生命里,只有當我們自信加奮斗、自己救自己,它們才會聚集起來、發(fā)揮作用。即使你是腦子太笨、你是身體殘疾、處境不幸的人,只要你有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你就能成為一個成功者和有用的人,你就能在實際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績。
22歲的英籍華人謝云霞,從兒時起眼睛就幾乎完全失明了,可事實上,她竟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一位工程師。她每天坐在計算機終端旁,手握光標定位器,注視著電腦屏幕上呈現(xiàn)的放大了的文字。她的臉幾乎要貼到屏幕上,因為她的視力極其微弱,而且主要集中在右眼上。她身邊放著一些必不可少的輔助設(shè)備,能把發(fā)動機在各種不同飛行條件下的溫度、程度和壓力等數(shù)據(jù)放大。而她能準確無誤地掌握這一切,她了解技術(shù)發(fā)展的最近情況,這就是說,幾乎沒有什么東西能妨礙這位瘦小、靦腆而又思維敏捷、才華出眾的盲姑娘成為工作出色、一絲不茍的優(yōu)秀工程師。她因其卓越的成績而榮獲威爾士親王查爾斯頒發(fā)的特別獎。
盲姑娘終于成了出色的工程師,聾啞人竟能成為很成功的企業(yè)家,而母子兩代均屬智力很差,都曾被勸退學的人卻能改變命運、出類拔萃……這些完全真實的故事說明了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人人都能走向成功。海倫·凱勤說得好:
“當你感受到生活中有一股力量驅(qū)使你飛翔時,你是絕不應(yīng)該爬行的!”張海迪也鼓舞人們:“只要你抬起頭來,新的生活就在前頭!”
一個人如果要成功只能靠自己,靠自己什么呢?若要靠出身富貴、條件優(yōu)越、智能超常、機遇幸運、環(huán)境如意等等所謂有利因素,那是靠不住的,甚至連身強力壯、時間充裕、使人理解和支持這些十分必要的條件也是靠不住的。那么,靠自己究竟靠什么?只能靠重新認識自我,發(fā)展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只能靠認定自己就是一座金礦,認定自己是一個可以挖掘出無價之寶的寶藏。哪么最后你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一個人在自己生活經(jīng)歷中、在自己所處的社會境遇中,如何認識自我、如何描繪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認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期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人生課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成功心理學的核心觀點就是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人人都可以取得成功,你可能渺小、也可能偉大,這就取決于你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取決于你的心理態(tài)度如何,取決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奮斗。
古往今來,杰出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shù)家無不都是通過自己刻苦學習,開發(fā)潛能,才能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誰能教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解釋宇宙的根本原理?誰能教魯迅先生寫出一篇又一篇揭露社會困苦引起人們注意的各種作品?靠自己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是人類前進的一種動力,也是個人求得發(fā)展、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愛因斯坦、魯迅也和許多人一樣,固然都有他們的啟蒙老師,也都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但真正把他們帶入科學發(fā)明和文學創(chuàng)作前沿的老師,畢竟還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自己學習、獨立思考、自己教給自己的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事實上,這些偉大人物和許多成功者不是由于他們有超凡的智能才懂得靠自己,而是由于堅持靠自己才發(fā)揮了超凡的智能。所以,我們要說靠自己就是自信意識、成功心理。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么這個上帝就是你自己!
人的一生只有一回,如何才能活出自我?第一步就是在自己準備進入工作世界之前,先理清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需求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在信息爆炸的花花世界中,找到個人可以安身立命之處,以及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一個人可能什么都可以知道,唯一不知道的仍是自己。自我探索是條漫長卻又值得探索的路,在充分認識自己之后,潛能開發(fā)之路才能真正無限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