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補氣,瘦補血》
第一節(jié) 人活一口氣,養(yǎng)氣就是養(yǎng)命在中南海,我前后為三位老首長做過保健醫(yī)生,他們都很長壽。最長的活了92歲,最短的也活了87歲。在這些德高望重的人身邊工作,我體會最深的健康秘訣就是:天地要陰陽和諧,人體要氣血平衡。天地要陰陽和諧,才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精神抖擻,百病不侵。如果天地陰陽不調,不是洪澇,就是干旱,莊稼沒有收成,災民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社會根本就不可能安寧。如果身體氣血不平衡,一會兒心臟氣短,一會兒肺上淤血,整天胸口上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人又哪來健康。所以,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氣血是否平衡。那么,什么是氣呢?從中醫(yī)角度來講,人體的氣有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wèi)氣、營氣、宗氣等。你聽了一定頭暈,就是學中醫(yī)的人也糊涂。其實,氣很簡單,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了--氣,是人體的動力。汽車沒有動力,就不能行駛;輪船沒有動力,就不能航行;飛機沒有動力,就不能在天上飛;人體沒有動力,生命就會結束。人究竟活的是什么呢?人活的就是一口氣。西方人說,上帝最初造人時,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狀捏成人的樣子,但這個人沒有生命,上帝想了想,往泥人的鼻孔里吹進了一口氣,泥人立刻便有了生命。所以,氣是生命之本。古人說:“氣聚則生,氣散則亡?!币馑颊f,氣是生命的精髓。今天,老百姓形容某某人死了,常會說:“某某昨天斷氣了?!睌鄽鈱嶋H上就是指人體的氣散了,氣散了,身體沒有了動力,生命也就結束了。如果將人比做一棵樹,氣是樹根,身體是樹干和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氣長才會命長。養(yǎng)氣就是養(yǎng)根,我們將氣養(yǎng)好了,養(yǎng)足了,身體才會硬朗、結實,才能百病不侵。如果根弱了,樹干和樹葉就會枯黃。這就是《難經》說的“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痹谧匀唤缰?,風起云涌,風吹草動,這都是氣在運動。那么,身體內的氣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它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首先,身體內的氣具有人體發(fā)動機的功能。人的生長發(fā)育、臟腑的活動、血液的運行、津液的輸布,都需要氣的激發(fā)和推動。一個人如果氣虛,生長發(fā)育就會遲緩,臟腑經絡的功能就會減退,或血行滯緩,或水液不化,或津液不布,或痰濕內生。
其次,氣具有人體空調機的功能。人的體溫是恒定的,不能高也不能低。烈日炎炎,室外的溫度已高達40℃,人體的溫度仍然維持在36.5℃左右。天寒地凍,室外的溫度已低于零下5℃時,人的體溫還是維持在36.5℃左右。人為什么能這樣呢?就是因為身體里的氣。當外面的溫度降低時,人體內的氣就開始收斂、關閉,以便保持體溫,這就是人一遇到寒冷就渾身起雞皮疙瘩的原因;當外面的溫度升高時,人體內的氣便開始發(fā)散,將多余的熱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遇熱會出汗的原因。氣就是身體內的空調機,它調節(jié)體溫,保持恒定。但現(xiàn)在,很多人都借助體外的空調機,天熱了,開冷風,天冷了,開熱風。殊不知,體外的空調用多了,體內空調的功能就會減弱,所以,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容易發(fā)熱,也越來越畏寒懼冷。氣還具有人體穩(wěn)壓機的功能。人體內的各種臟腑器官時刻都在承受著地球的引力,按照物理學原理,它們隨時隨地都有下垂的可能,但為什么它們的位置又相對穩(wěn)定呢?這是因為氣,氣的運動在人體內產生的力量,能抵消掉地心引力,使之保持平衡。不僅如此,氣產生的力量還可以統(tǒng)帥血液,防止其溢于脈外,還可以控制和調節(jié)汗液、尿液、唾液的分布和排泄。如果人的氣虛,器官就容易下垂:脾胃之氣虛弱,胃就容易下垂;肝氣虛弱,肝就容易下垂;腎氣虛弱,腎就容易下垂;中氣不足,脾腎虧虛,子宮就容易下垂。最后,氣還具有人體能量轉換機的功能。在大自然中,水能可以轉化為電能,風能可以轉化為熱能。在人體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轉化,腎水可以轉化為腎氣,血可以轉化為汗,水谷可以轉化為血……總之,身體內精、氣、血、津、液的相互轉化及新陳代謝都是靠氣來實現(xiàn)的,我們稱這一能量轉化的過程為“氣化”。人體氣足,氣化功能就強;人體氣虛,氣化功能就弱。所以,氣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長壽。我今年已經75歲了,接觸過很多長壽的人。從他們身上我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他們體內的氣都很足。我是怎么看出來的呢?聽他們的聲音。他們說話時底氣十足,聲音洪亮而綿長。我認識一位102歲高齡的壽星,每次和他談長壽經,我都受益匪淺。老人走路穩(wěn)健,精神抖擻,聲音洪亮。他平時喜歡讀書看報,經常把從報刊上看到的新聞、養(yǎng)生保健常識等讀給村里的老人聽,我發(fā)現(xiàn)他每次讀報時都抑揚頓挫、底氣十足。所以說,聲如洪鐘的人一般都活得比較長,因為他們的底氣足。底氣足的人體內氣的運動有力,氣化功能強大,可以化邪、化濕、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即便是吃了一些有害物質,也沒有多大關系,身體很快能將它“氣化”,代謝出體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相反,體內氣虛,說話有氣無力的人,一般身體都不太好,經常大病小病不斷。這樣的人,即便天天吃無毒無害的食品,也可能由于運化不良,殘渣留存在體內,各種疾病便由此而生。有的人會說,既然氣這么重要,那么是不是只要補氣,就能保持健康的體魄,就能避免疾病的侵襲?于是,許多人盲目進補。聽說補氣佳品莫過于人參,他們就天天吃,日日補。結果,健康沒找著,身體卻“補”出了一堆毛病:頭痛、煩躁不安、手足心發(fā)熱、胸悶如堵、腹脹如鼓,等等。實際上,這種盲目補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氣雖然是生命之本,但是氣又不能太過,過猶不及,這就是咱們中國哲學和醫(yī)學最智慧的地方。著名的中醫(yī)大師朱丹溪曾說過:“氣有余便是火。” 張景岳說:“氣不足便是寒?!睔獯髠?,氣太過了,血就會虛。常有病人問我,上火了,口腔潰瘍,牙齒疼痛,咽喉干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干燥,應該吃什么藥才能祛火。這個火,實際上就是我們身體內多余的氣。氣太過了,就形成了火,火太大了,就會催逼著血在身體內肆無忌憚地亂行。人不能太寒,也不能火大。有人一吃人參補氣,鼻血就長流,就是因為他們的氣本來就不缺,一補就補過了頭。這樣既傷了氣又傷了血。因此,過和不及,都不是長壽之道。
第二節(jié) 血是氣之根,血足氣就旺人體雖然復雜,但最根本的東西只有兩樣:一是氣,一是血?!饵S帝內經》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睔庋巧母?,至于其他的東西都是圍繞著這個根本而運行的。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如果我們將氣比做汽車的動力,那么,血就是汽油。氣和血一陰一陽,氣無形而動,屬陽,血有形而靜,屬陰;氣有溫煦推動的作用,血有營養(yǎng)滋潤的作用;血的生成離不開氣,氣也不能離開血而獨存。中醫(y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血無氣的統(tǒng)帥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里的邪火。氣虛,人就會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血虛,人就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干燥、面色萎黃。我常聽到許多愛美的女性抱怨皮膚粗糙、松弛老化,長斑、掉發(fā),她們對著鏡子嘆息完之后,便將錢大把大把送進了美容院,結果換來的僅是短暫的美麗,過不了一個星期,皮膚又原形畢露。其實,這些癥狀都是氣血失衡引起的。氣血失衡,氣不能將血液按時送到皮膚,皮膚缺少營養(yǎng)物質的滋養(yǎng),當然就會粗糙、松弛、老化;氣血失衡,血就會停留在皮膚表面,形成色素,積淀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斑。斑是什么?斑就是氣滯血淤的標志。發(fā)為血之余,氣血失衡,頭發(fā)自然會脫落。因此,真正的美容應該從調理氣血開始。一個人只要氣血平衡了,面色就會白里透紅,神清氣爽,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渾身上下充滿活力,無病無痛,既健康又美麗。
氣血失衡有以下幾種情況:氣滯血淤人體內的氣是不斷運動的,氣升氣降、氣出氣入,血液的流動、能量的轉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這一切都依賴氣的運動。然而,一天,氣的運動在身體的某個地方突然停滯了下來,接著,血液的流動也隨之停滯了下來……這就是氣滯血淤。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就會出現(xiàn)疾病。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心臟,人就會心慌、胸悶、心絞痛,最后患上心臟病。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肺上,人就會呼吸困難,患上哮喘、肺炎和肺結核。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胰腺上,人就會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肝上,人就會脾氣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胃上,人就會胃酸、胃痛,患上胃炎、胃潰瘍和胃癌。氣滯血淤出現(xiàn)在腦部,大腦供血不足,輕則頭暈目眩,記憶力下降,重則會患上腦溢血、腦血栓、腦梗死、腦萎縮和老年癡呆。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睔獠粩z血氣是血的統(tǒng)帥,統(tǒng)帥孔武有力,血就會一切行動聽指揮。一旦統(tǒng)帥的力量減弱,血就會擅自做主,溢出脈外來,這時人便會出現(xiàn)吐血、便血、崩漏、皮下淤斑等情況。氣虛血淤人體的氣并不虛弱,卻被堵塞住了,這樣導致的血淤,叫氣滯血淤。人體的氣虛弱,無力推動血液的運行,這樣導致的血淤,叫氣虛血淤。氣虛血淤兼有氣虛和血淤之象,常常會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風。氣隨血脫氣血相互依存,當血液大量流失之時,氣無所依,便會隨之外脫。氣脫陽亡,這時人就會臉色蒼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嚴重者則會當場昏迷。氣血兩虛氣虛血也虛,這種情況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引起,此時的人弱不禁風,面色淡白或萎黃,常常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傊?,氣與血就像一對夫妻,一陽一陰,誰也離不開誰,二者和諧,身體就會平安,它們一鬧矛盾,人就會坐立不安。
第三節(jié) 氣血越平衡,人的壽命就越長一棵樹,最重要的是根,樹葉枯黃了,從上面很難找出原因,將目光下移,一看樹根,是水澆多了,還是旱了,是生蟲了,還是該松土了,你一眼就會明白。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氣血,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了,眼睛不能只盯著這個部位,應從氣血去尋找原因。氣血一平衡,疼痛自然會消失。如果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從氣血這個根本入手,恐怕你只能在身體的上下左右疲于奔命了。為什么呢?因為氣血是流動的,疾病也是移動的。我時常將身體比喻為一個桶,將疾病比喻為桶里的水,將氣血比喻為組成這只桶的幾塊木板。從生到死,疾病一直都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就像桶里的水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疾病一直潛伏,不要流淌出來。長壽者之所以活得長,是因為他將水桶裝滿了水;夭折者之所以活得短,是因為他桶里的水只裝了很少的一點,就漏掉了。請大家注意:水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人能活多久,不是由身體最強的那一部分決定,而是取決于身體最弱的那一部分。一位六十多歲的演員,在北大醫(yī)院住院已三個多月,請我去時,他的病已經很重了。開始時,他只是吃飯經常咬到舌頭,后來就發(fā)展為兩臂舉不過頭。醫(yī)院診斷為重癥肌無力。我見到這位演員時,他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了。只見他眼瞼下垂,渾身無力地枯坐在病床上,說話非常吃力,我?guī)缀趼牪磺逅f的內容。他的夫人一邊將體檢報告遞給我,一邊說:“胡教授,你看看吧,他的心臟很好,醫(yī)生說憑他的心臟再活50年也沒問題;你看看他的血壓,也非常正常。”我認真地看完體檢報告,沒錯,這位演員的許多指標非常好,甚至很多年輕人都無法達到,但遺憾的是,決定身體是否健康的不是那些好的指標,而是其中最壞的那一個指標。
我替演員把了一下脈,很明顯,這位演員的脾胃已嚴重虛損,胸中的大氣已開始下陷。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受損,氣血就會嚴重失衡;氣血失衡,體內那幾塊木板就會長短不齊;木板長短不齊,水就會從短板處流出。結果,不幸被我言中,沒過多久,我就聽說這位演員去世了。一個人身體99%都很好,只要1%出現(xiàn)了問題,而且問題很嚴重,那么,他的身體就會由最差的這1%來決定。身體的好壞不取決于你好的部分有多好,而是取決于你差的部分有多差。所以,養(yǎng)生的宗旨就是尋求身體的平衡,而身體平衡的關鍵就是氣血的平衡。氣血一平衡,身體好的部分雖然不是很突出了,但差的部分卻會好起來。這樣,你的短板就變長了。我行醫(yī)幾十年,遇到過形形色色的病人,有一些身強力壯的病人,表面看上去他們的身體都很好,沒有什么問題,一把脈,一看舌頭,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們的氣血極不平衡。這類人一般都是屬于陽盛陰虛型。有一位病人,五十來歲,肌肉發(fā)達,精神旺盛,他說自己游泳一次能游兩千米,打籃球從頭到尾可以不下場,按理說,這樣的人身體應該非常健康了吧!其實不然,因為我們看見的這些都是他身體中的長板,他身體中的那塊短板你還沒看到。果然,一摸脈,我就發(fā)現(xiàn)他的身體內陰虛火旺,一問才知,他患糖尿病已經3年了,聽說我在糖尿病的調理上有一些經驗,所以來找我看一看。原來他的短板在胰腺上,如果不想辦法將他的短板加長,他的長板就毫無用處,其壽命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們周圍經常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看起來身體強健,某一天卻突然患病,被送進醫(yī)院,沒幾天便離開了人世。而有些人,經常往醫(yī)院跑,好像周身都是病,卻活得很長。其原因,就是前者的長板很長,短板很短;而后者的長板不長,短板也不短。身體均衡了,自然也就長壽了。天地陰陽和諧了,各行各業(yè)就開始興旺起來;人體氣血平衡了,各種疾病就會慢慢好起來。心臟的氣血逐漸平衡了,三天兩頭的心慌、心悸、憋悶,就會漸漸消失,心臟病就會慢慢好起來;腸胃的氣血逐漸平衡了,腸炎、胃潰瘍等疾病也會慢慢好起來;肝臟的氣血平衡了,肝病就會逐漸好轉……所以,氣血是養(yǎng)生的中心,平衡是氣血的宗旨。將氣血調得平衡,體弱的人可以長壽;氣血如果失衡,身壯如牛的硬漢也可能一夜暴死。
第一節(jié) 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一天,一個老干部活動中心請我去講養(yǎng)生,課間休息時,一位胖子走上前來問:“胡教授,你說氣血平衡是長壽之本,講得太好了,不過,我們普通人怎么知道自己的氣血是否平衡呢?你給我摸摸脈,看我的氣血如何?”我說:“不用摸脈,你一定是氣虛!”胖子很驚訝地問我:“你不摸脈,怎么知道我氣虛呢?”我說:“氣血嚴重失衡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需要摸脈,這個方法也很簡單,我一分鐘就可以教會你?!庇谑牵揖拖蛩榻B了一分鐘判斷氣血平衡法。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的體重(公斤)和身高(米)。然后,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這樣就會得到一個數(shù),這個數(shù)叫體重指數(shù),計算方法為:體重指數(shù)= 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如果體重指數(shù)在18.5~25之間,那么,你的氣血就是平衡的。如果體重指數(shù)超過了25,你就有點氣虛了;如果超過了30,那你就嚴重氣虛了。如果體重指數(shù)低于18.5,那你一定是血虛了。人的體重與氣血有著直接的關系,人為什么會胖呢?有人說胖是因為吃得太多,營養(yǎng)過剩。這話有點道理,但又不全面,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吃得比誰都多,可是人卻很瘦,還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樣很胖,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喝涼水都長肉”。人之所以胖,是因為氣虛。氣虛之后,人體內氣的運動就沒有了力量,氣化功能就弱了下來。氣化功能一弱,脂肪和其他雜質就不能正常被代謝出體外,于是,人就胖了起來。要具體說清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氣在各個臟腑中的功能。人吃了一頓飯之后,胃氣會對其進行消化,脾氣會將消化后最精微的物質上傳給肝,化生成血液,再輸入心臟,而將其廢棄物向下傳給大腸,轉化成糞便排出。脾胃是人體內食物能量轉化最重要的工廠,中醫(yī)說它們是后天之本。在脾胃這座工廠里,推動工廠運轉的動力就是脾胃之氣,也就是人們說的中氣?!饵S帝內經》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這個脾胃之氣的重要性了。
心臟接收脾氣上傳的精微物質之后,會將它們溶進血液,并輸運全身,而推動心臟運轉的動力就是心臟之氣。肺呼吸了新鮮空氣之后,會將氧氣下輸給心臟,并由心臟融進血液,而推動肺運轉的動力就是肺氣。除此之外,人體內還有元氣、衛(wèi)氣和營氣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一個氣血平衡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充分,進餐之后,該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吸收了,該排泄的排泄了,該氣化的氣化掉了,他的身體就會不胖不瘦。一個氣虛之人,身體內氣的運動不充分,進餐之后,該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沒吸收,該排泄的沒排泄,該氣化的沒氣化掉,結果,這些沒有被氣化掉的物質就被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體內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肝上沒被氣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血管里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肚皮上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所以,氣虛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則是判斷一個人氣虛最明顯的指征。那么,人又為什么會瘦呢?有人說,瘦是因為吃得少,營養(yǎng)不良。這話也有點道理,但還是不全面。的確,許多瘦人都是自己餓瘦的,但還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長肉。人之所以瘦,是因為血虛。血虛,火就旺?;鹗鞘裁??火就是多余的氣。瘦人身體內的氣太多了,太足了,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圍。這就像一個車輪子,正常的運轉是每分鐘60圈。氣虛了,動力不足,車輪子每分鐘只能轉30圈,這樣一來脂肪就形成了堆積。氣太多,動力太大了,車輪子每分鐘轉了120圈,不僅將該氣化的氣化掉了,而且把不該氣化的也氣化掉了,瘦人整個人體的新陳代謝都呈現(xiàn)出了病理性的亢進狀態(tài),所以,他們血虛多火。血虛是消瘦真正的原因,而消瘦則是判斷一個人血虛最明顯的指征。太胖和太瘦的人都不會長壽,因為他們氣血失衡。有人說:“胡教授,人們不是常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嗎?為什么你說瘦人不會長壽呢?”我要說的是,胖瘦都要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體重指數(shù)在18.5~25之間,在這個區(qū)間里偏瘦或偏胖都可以,超越了這個度就要出問題。太胖了,病就會找上門來,西方研究結果說,看一個人會不會患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只要量一量他的腰圍就行了。男性腰圍超過3尺,女性超過2.7尺,就很容易患上這類疾病。同樣,太瘦與太胖一樣,都不健康。太瘦了,人就容易患上惡性腫瘤、甲亢、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腸炎等疾病。我接觸的長壽老人都不胖不瘦,不胖表明他們的氣不虛,不瘦表明他們的血不虛。氣血不虛,和諧平衡,他們當然會健康長壽。
第二節(jié) 平衡氣血的大思路:胖補氣,瘦補血氣不足則會胖,血不足則會瘦,對于極胖和極瘦之人來說,平衡氣血總的思路就六個字:胖補氣,瘦補血。氣血一平衡,胖人就會變瘦,瘦人就會變胖,身體內的各種不適感就會自動消失。經常有人問我:“胡教授,你們中醫(yī)治病真是神了,摸一摸脈,看幾眼舌頭,抓幾把草藥熬一熬,喝下去,就把病給治好了。您能給講講中醫(yī)治病的秘訣嗎?”遇到此類問題,我一般會這樣回答:“你弄錯了,我們中醫(yī)不治病,治病是西醫(yī)的事,中醫(yī)只調氣血。”中醫(yī)看病叫調理,西醫(yī)看病是治病。調理就是要讓全身的氣血平衡,而治病則是要把病控制住。調理的方法是疏導;治病的方法是對抗。人什么部位不舒服了,我們中醫(yī)首先要圍繞氣血來辨證,看身體是陰盛呢,還是陽盛;是寒證呢,還是熱證;是表證呢,還是里證;是虛證呢,還是實證。然后,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經過一番疏導調理之后,人的氣血慢慢平衡了,疾病自然就好了。不僅如此,中醫(yī)調理經常還會帶來一些額外的驚喜。比如,一位胖子本來是找中醫(yī)減肥,那中醫(yī)便以補氣為主,幾個月之后,不僅體重減輕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患了七八年的脂肪肝也被調好了。又比如,一位瘦子的肝不好,他來找中醫(yī)調肝,中醫(yī)便給他補血,誰知幾個月之后,他的肝不僅好了,而且十幾年的老胃病也消失了,人也胖了起來。病人那個高興啊,比中了500萬大獎還知足。我大學學的是西醫(yī),我知道西醫(yī)那才叫治病。病人什么部位不舒服,去找西醫(yī),西醫(yī)會說:“去,拍個片子!”醫(yī)生拿起片子仔細研究,看了半天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病理性變化,只能開點維生素,讓病人多休息兩天。西醫(yī)有很多長處,但也有自己的弱點。弱點之一就是,許多亞健康的問題,西醫(yī)根本就檢查不出來,而這卻是我們中醫(yī)的強項。很多人總感覺身體不適,什么精力不濟、食欲不振、疲勞無力、心慌氣短、腰酸腿疼、急躁易怒、記憶力下降、頭暈目眩、月經不調、失眠多夢,跑了很多醫(yī)院,花了大把大把的鈔票,也查不出是什么問題。最后來找中醫(yī),中醫(yī)通過一些方法調理氣血,沒多長時間,病人所有的癥狀都沒有了。這時如果西醫(yī)去問:“請問這位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呢?”中醫(yī)大夫只會說,他是氣虛,或者血虛,而無法像西醫(yī)那樣準確地說出一個病名來。所以,一些西醫(yī)就諷刺中醫(yī),說天上飛過來一群鳥,西醫(yī)先要用望遠鏡仔細確定是什么鳥,然后再瞄準,砰的一聲,槍響了,鳥落了下來。而中醫(yī)上來就是一槍,砰的一聲,鳥應聲而落,別人問,打的什么鳥,中醫(yī)說不知道。
我搞了幾十年中醫(yī),體會最深的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病人才不會管那么多呢,只要身體調理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說句大實話,中醫(yī)要想跟西醫(yī)比理論,那就好比是潘長江去跟姚明比身高。但如果要是比最后的療效,恐怕就難分高低了。說來也奇怪,現(xiàn)在我接待的病人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胖子;一類是瘦子。而不胖不瘦的病人卻越來越少了。胖子來了,我便會給他一套補氣的養(yǎng)生方案;瘦子來了,我便給他一套補血的養(yǎng)生方案。開始,一些病人不以為然,這個人說:“胡教授,我是來找你治中風的,你怎么給我補氣減肥呢?”另一個人說:“胡教授,我是來治胃病的,你怎么給我補血呢?”我說:“咱們先試試吧!何況這些東西都是食物,沒有任何副作用?!睅讉€星期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個人會說:“胡教授,你的方法還真管用,我現(xiàn)在好多了”。另一個人會說:“胡教授,謝謝您了,我現(xiàn)在胃好受多了,您看,接著該怎么調理呢?”的確,中醫(yī)有時就這么簡單,只要你明白自己身體內氣血的虛實,吃一段時間的大棗、木耳,人就會好轉,根本不需要開附子、干姜、人參和當歸。最關鍵的就是要牢記這個六字原則:胖補氣,瘦補血。氣不足則胖,氣不足的原因有四種,因而胖子可以分為四類。胖人氣虛,為什么會氣虛呢?原因不外乎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濕,四是濕熱。氣虛,就是說,這個人身體內的氣本來就不足,氣化功能弱,不能氣化掉身體內的脂肪,古人給這類胖子取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你們看,你正坐在那里給人診脈,突然一位胖子進來了,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你會覺得那是一堆脂肪,正顫巍巍地向你移動。一個“脂”字,生動地描繪出了這類胖子的特征。陽虛,指人的陽氣虛弱,從而引起氣化功能變弱,古人稱這類胖子為“肥人”。痰濕,指人體內的氣本來不虛,可是由于身體內有痰和濕,這兩樣東西一結合,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引起了身體氣虛。古人稱這類胖子為“膏人”,《說文解字》中說:“凝者曰脂,釋者曰膏”,意思是說,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軟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濕熱,指身體內的濕和熱相結合,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從而造成了氣虛。古人稱這類人為“肉人”?!鹅`樞·衛(wèi)氣失?!分姓f:“肉人者,上下容大?!边@類胖子圓乎乎的,渾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
不同原因造成的氣虛,有不同的調理方法;不同的胖子,有不同的養(yǎng)生之道,這就是中醫(yī)的辨證施治。老王以前是一位大胖子,身體虛弱,動不動就感冒,而且經常胸悶氣短、頭暈健忘,老王找我,本來是要調理心臟的,他認為自己胸悶氣短,可能是心臟功能出現(xiàn)了毛病。我一看他那渾身的脂肪就明白了一半,等他將舌頭伸出,我發(fā)現(xiàn)他舌體胖大,邊有齒痕,這不是明顯的氣虛嘛。于是,我向他推薦了一式三招補氣法。一式就是牢記氣虛補氣這個大方向。三招就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許多胖子氣虛的原因是心虛,心虛的原因則是想得太多,整天憂心忡忡、患得患失。一個人如果將自己的心靈敞開了的話,那么氣也就敞開了。所以,胖子養(yǎng)生先應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我給老王推薦的是站樁法。每天什么都不想,靜靜地在一個地方站上半小時。開始,老王很不習慣,難以入靜,站過幾次后,他便嘗到了甜頭,每次入靜之后,他都會感覺到內心一片空明澄靜,身體內有一股氣慢慢地由丹田而出,緩緩地流遍全身。站樁完畢后,他感覺渾身通暢。我向老王推薦的第二招就是喝粥。粥雖簡單,里面卻飽含養(yǎng)生的大智慧。常見的粥有上百種,綠豆粥、大棗粥、蓮肉粥、扁豆粥、杏仁粥……任何食物皆可入粥,這也體現(xiàn)了粥的寬容和博大。但什么人喝什么粥卻頗有學問,暑熱之人應喝綠豆粥,因為綠豆能清熱解毒;受風寒之人應喝姜粥,因為姜能溫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意思是說,秋天的姜能讓原來短命之人活到天年。而我給老王推薦的則是荷蒂粥,荷蒂就是荷葉的蒂,它包括荷葉的基部連同葉柄周圍的部分葉片。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荷(蓮藕)這種植物。荷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沒,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獨占三行,它生于土中,秉承了土氣,居于水中吸收了水氣,長成為植物,又蘊藏了木氣。荷全身都是寶,根莖是藕,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蓮子心能清心火;荷葉能清熱涼血,降血脂;而荷蒂則能生發(fā)元氣,補脾胃之氣。荷蒂在荷的中間部分,它既有上面蓮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蓮藕補脾胃之氣的作用,更能生發(fā)元氣,用它來煮粥最適合氣虛的胖子。第三招是艾灸。每天用艾條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氣海穴和膻中穴。這四個穴位都是補氣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補氣的作用。老王采用了我給他推薦的一式三招補氣法,三個月后,不僅身體好起來了,沒有發(fā)生過胸悶氣短現(xiàn)象,而且人也瘦了一圈,比以前精神多了。后來又來了一位大胖子,他姓張,說是老王的鄰居,一見面就說:“胡教授,為什么老王用你的方法就能減肥,我用這個方法不僅不能減肥,而且還感覺渾身無力呢?”原來老王感覺身體好多了,就將自己的養(yǎng)生方法教給了老張,老張如法炮制之后,卻沒有效果。我看老張面色淡黃而黯,眼泡浮腫,就明白老張的肥胖與老王不一樣,老王肥胖的原因是氣虛,而老張肥胖的原因是痰濕。氣虛就應以補氣為主;痰濕就應以化痰祛濕為主。補氣可以喝荷蒂粥;化痰祛濕則要喝薏米粥和赤小豆粥。千萬不能千人一方,千篇一律。所以,胖人養(yǎng)生,首先要弄清自己的體質特征。一個胖子站在你的面前,你如何知道他肥胖的原因呢?換句話說,如何來判斷一個胖子是氣虛型,還是濕熱型呢?下面這套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了解胖子的體質特征。
第一節(jié) 膽小的胖子氣虛看一個胖子是不是氣虛,首先應看他膽量如何,一般來說膽小的胖子氣虛。氣是人體的動力,動力不足,人就會變得心虛膽小,不愛說話,不愛運動,不愛冒險,整天沒精打采,氣喘吁吁,說起話來,總是怯聲怯氣。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滿身肥肉,身體龐大,行動笨拙,當他向你走來時,你會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但當他一開口說話,你就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龐然大物其實虛弱無力,因為他低怯的聲音流露出了內心的膽小。有一天,我正準備出門,忽然聽見咚咚的不太響的敲門聲。我在屋里應了幾聲:“進來?!钡沁t遲不見來人走進。我很納悶,正準備過去開門時,門突然動了。來人先是從門縫里露出一個腦袋,接著又一點一點地往里挪動著整個身子,待他站在我面前時,那碩大的身軀著實嚇了我一跳?!笆莵砬撇〉膯??”“是?!眮砣诵绽睿莻€大塊頭的胖子,但說話的聲音卻像病貓一樣細弱,從他那膽小如鼠的舉止,我判斷他多半是個氣虛型的胖子。人體中的氣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先天之氣,中醫(yī)稱為元氣;二為水谷之氣,就是食物被消化之后轉化成的氣,又稱為中氣;三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氣虛型胖子是指元氣虛弱。元氣虛弱會導致心氣虛弱;心氣虛弱,血液循環(huán)無力,人就會疲乏無力,聲音低弱。這位李胖子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就是一兩個月,遷延不愈。這不,今天他來找我,就是因為自己感冒兩個月了,總斷不了根。我根據(jù)氣虛這個大方向,沒直接給他治療感冒,而是給他開了一些補氣之藥,誰知第二天,李胖子又來了,他進門后說:“胡教授,你這藥方我不能用,你還是另給我開一方藥吧?!彼捖曔葸荩瑲獯跤?,我心里很納悶。平時接待的病人很多,但很少有一個像他這樣對我的診斷提出疑慮的?!斑@是為什么,請你慢慢說?!甭犃宋业脑?,老李滿腹狐疑地說:“你這藥方上的人參不能用。我媽就是吃人參補身子,把身體給弄壞的。我媽從小身體就不好。有一年,來了一個走街串戶的醫(yī)生,讓我媽吃人參補身體,誰知這個人參讓我媽發(fā)了一輩子熱。從我記事起,就記得她臉上經常掛滿汗珠,她一出汗,就說是吃人參吃壞了身體……”
沒等他把話講完,我就哈哈大笑起來,然后對他說:“你誤會了,我給你開的藥方上根本就沒有人參!而且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不該用人參時,就不能用,該用時則必須用?!蔽野阉幏揭^來,細看了一遍,然后又遞給他:“沒問題,這藥方根本沒問題。作為醫(yī)生,我們對每一個病人都是要負責的。上面寫的是黨參,你怎么能看成是人參呢?”聽了我的話,老李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很快,他無神的眼里呈出愧色,不停地對我說:“對不起,我弄錯了!”黨參性味甘平,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同時,我還告訴老李,要多吃小米、豬肚、胡蘿卜和香菇,因為這些都是補氣的食物。一個月后,老李又來了。他的氣色明顯比上次好多了。最明顯的氣喘,幾乎感覺不到了,像完全換了一個人似的。一見面,老李就說:“胡教授,想不到你的藥還真管用了。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我雖然長得白白胖胖的,其實是一堆虛肉。自從吃了你的藥,我就有了明顯的感覺,感到自己有精神多了。”我說:“你最主要的問題是元氣虛弱,元氣虛弱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不足,一是后天失養(yǎng)。先天不足,我們沒有辦法,后天失養(yǎng),則可以通過藥物和飲食來調理。現(xiàn)在你感覺精神比以前好多了,這就證明補氣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按照這個方向慢慢調理,你不僅身體越來越好,體重能明顯減輕,而且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膽小了?!崩侠钆d奮地看著我:“難道吃中藥還能改變人的性格嗎?”我說:“那要看是什么性格了,你這個膽小的性格肯定是可以改變的。因為你的膽小源于元氣虛弱,元氣恢復了,膽小的毛病自然就沒有了。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如何診斷出你氣虛的呢?”老李連聲說:“想,想。”我說:“第一次見面時,我就發(fā)現(xiàn)你非常膽小,胖子膽小一般都氣虛?,F(xiàn)在明白了吧,中醫(yī)有時就這么簡單?!笨匆粋€胖子是不是氣虛,還應該特別注意舌頭。氣虛的胖子舌體胖大,舌淡紅,邊有齒痕。馮小姐是一家公司的會計,人長得不難看,就是有些臃腫。她感冒已經好些天了,反反復復的,去了醫(yī)院,開了很多藥,總好不徹底。我讓她伸出舌頭,只見她的舌頭兩邊有明顯的齒痕。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受齒緣壓迫所致。舌體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將舌體泡大了,水為什么會多呢?這是因為氣虛,氣化功能較弱,不能將水濕代謝氣化出去。所以,如果一個胖子的舌頭有齒痕,那么,這個胖子十有八九屬于氣虛型。最后,判斷是不是氣虛型胖子,還要看他的精神狀態(tài),一般氣虛型胖子氣短懶言,容易疲乏,還經常頭暈健忘?!皻鉃檠畮洝?,氣虛,推動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就弱,血行遲緩,人就會氣短懶言,容易疲乏。氣虛推動無力,血液無法充分到達臉上,所以這類人總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說“其人肥白,多屬氣虛”。
第二節(jié) 怕冷的胖子陽虛有一類胖子特別怕冷,大熱天還要穿上秋衣秋褲,這一類胖子多為陽虛。陽虛就是陽氣虧虛,《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陽氣就像天空中的太陽,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復存在,人體若沒有了陽氣,體內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生命就要停止。人體是一部大機器,陽氣就是使機器運行起來的動力,如果陽氣不足,生理活動減弱和衰退,身體御寒能力下降,自然就會畏寒怕冷。因此,判斷一個胖子是不是陽虛,主要看他是不是怕冷。陽虛型的胖子經常手足冰涼,精神不振,別人穿一件衣服,他卻要穿好幾件。夏天別人都在空調房里涼快,他卻一遇到空調就發(fā)抖。風一吹,不是背痛,就是膝痛。其次,看一個胖子是不是陽虛,還要看大小便。陽虛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長。如果我們把胃比喻成一口鍋,吃下去的食物就是鍋中的米,而陽氣就是煮飯的火,如果火不旺,鍋里的食物就煮不熟,我們吃進胃中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腐熟”(消化),就無法變成氣血滋養(yǎng)軀體,那些煮不熟的“飯”便會直接從腸道排出,所以陽虛的胖子經常完谷不化、大便溏稀,如果再稍微吃了一些涼冷的食物,立馬就會拉肚子。與此同時,陽氣還具有蒸騰氣化的作用,水進入人體后,其分配和代謝都要靠陽氣的推動,陽氣不足,鼓動無力,小便就會清長。另外,陽虛型胖子有的還會出現(xiàn)陽痿。有一次,一位患者來到診室。患者姓張,是一位42歲的中年男子,白白胖胖,還有些禿頂。張先生是一個水果批發(fā)商。從談話中,可以看出他事業(yè)春風得意,不過,由于競爭激烈,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是常事,但是他一直感覺自己身體很好。但不知何時開始,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陽痿,夫妻生活質量越來越差。其間也嘗試了許多“民間壯陽秘方”,基本沒有效果。于是在別人的介紹下,找到了我。
“胡教授,我身體這么好,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事呢?”我看了看他,已是五月天了,別人都穿上了短袖,可他還穿著秋衣。我問他是不是怕冷。他說: “胡教授,不瞞你說,我是怕冷不怕熱,冬天穿得再多,我都覺得冷,夏天也不敢開空調,晚上睡覺都得蓋棉被?!蔽矣謫査蟊闶遣皇卿缦?,小便是不是清長。他吃驚地望著我說:“胡教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對他說:“你的身體可沒有看起來那么好呀。你其實是陽氣虛弱。我來給你分析一下,陽氣就是一團生命之火。萬物生長靠太陽,人的溫暖靠陽氣。陽氣包括腎陽、脾陽和心陽等。腎陽不足,生命之火弱小,所以你會體涼、畏寒、怕冷;脾陽不足,脾胃無力消化食物,所以你會大便溏薄;同時,腎陽不足,腎水就不能蒸騰上升,化為腎氣,腎氣不足,所以你會小便清長,而且還會出現(xiàn)陽痿。”“神了,真是太神了,胡教授,你可要幫幫我,我把自己全交給你了。”他摸著自己的禿頭,一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神情。我對他說,三分靠醫(yī)生,七分還要靠自己。我給他開了張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匱腎氣丸。金匱腎氣丸,又叫八味腎氣丸,由八味藥組成,分別是熟地、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茯苓、肉桂、附子。如果去掉后面兩味藥,就成了六味地黃丸,因為它比六味地黃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們又叫它桂附地黃丸。其功能為溫補腎陽、化氣行水。大家一定知道加濕器是如何加濕的吧!水放在一個容器里,一般情況是出不來的,如果通上電加熱,水蒸氣就會像霧一樣蒸騰而上。附子和肉桂這兩味藥,就相當于給加濕器接通了電流,它能將寒冷的腎水加熱氣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熱,肉桂性味辛甘,溫,它們一進入人體之后,就能產生熱能,將寒冷的腎水加熱,變成腎氣,這樣,人的全身就開始逐漸溫暖起來。除此之外,我還讓他要經常按摩后背督脈上的長強、命門和百會三個穴位。督脈總督一身陽氣,經常按摩這幾個穴位能使陽氣生發(fā)。過了兩個星期,我就接到了張先生的電話,他高興地和我說:“胡大夫,你的方子太管用了,我最近精神好多了,而且還瘦了好幾斤啊,那個毛病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太感謝您了。我會繼續(xù)按照您教我的辦法調理身體的?!?
第三節(jié) 腫眼泡的胖子有痰濕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有一類胖子的氣本來很足,但因為身體內有痰濕,阻礙了氣的升降出入,于是,氣漸漸弱了下去,人則漸漸胖了起來。什么是痰?痰有外痰內痰之分。外痰很好理解,每天嗓子眼里面那種黏糊糊的東西,這就是外痰,“啪”一口吐出來,污穢、黏滯、稠厚,令人不忍卒看。痰是肺、脾、腎運化所產生的廢棄物。這種廢棄物中有成千上萬的細菌。中醫(yī)有“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一說。然而,身體內還有一種痰是你吐不出來的,它不在你的喉嚨里,而在你身體內,它有可能藏在你的腎上,也可能藏在你的前列腺上,還可能藏在你的皮膚下。藏在五臟六腑內的痰,你的肉眼無法看到,但藏在皮膚下的痰,我們卻能看到,它就是一個肉疙瘩,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西醫(yī)叫脂肪瘤,中醫(yī)叫痰核。什么是濕呢?濕說穿了,就是水。云聚而為雨,雨降而為水, 水匯而為江河,最終歸于大海;陽光普照,大海里的水受熱蒸騰上升,化為云,云又聚而為雨……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這便是大自然中水的運行。那么,人體內水的運行又是怎樣的呢?水進入胃后,水的精氣便向上輸運到脾,脾會將水之精氣上傳給肺,肺氣肅降,調通水道,又將水下輸于膀胱,這樣上下循環(huán),水和津液便滋潤了整個身體。如果脾和肺的功能松懈,水的運化不及時,水停留在了身體的某個地方,就形成了濕。濕是什么?濕就是身體內的死水。那么,什么是痰濕呢?痰濕就是痰與濕結合在了一起。流水不腐,腐水不流。如果水的新陳代謝正常,痰就會隨著水被帶出體外;水的代謝出現(xiàn)了問題,痰就會與濕結合,形成痰濕。前幾年,我常去北京世界公園附近的一個診所出診。在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坑,夏天的幾場暴雨之后,坑就變成了一個池塘,可惜的是,池塘里的水是死水,不能流動。沒多久,我看到這個池塘里浮滿了塑料袋、廢報紙和各種垃圾,從邊上路過,臭氣熏天。每當看見那個臭水坑,就會聯(lián)想到痰濕。痰就像塑料袋、爛果皮一樣,它們是城市的廢棄物;濕就像那一池死水。二者一結合,便會滋生出臭氣、蒼蠅和蚊子,嚴重污染周邊的環(huán)境。所以,臭水坑是城市的大敵,痰濕是身體的大敵。
那么,如何來判斷一個胖子的體內是否有痰濕呢?首先,應該看他是不是腫眼泡。體內有痰濕的胖子額頭油光可鑒,眼睛下掛著兩個大大的腫眼泡?!捌樯抵础?,脾主運化,如果一個人的體內痰濕堆積,脾的運化失調,脾氣就會不升,脾氣不升,人的眼瞼就會浮腫??匆粋€胖子體內有沒有痰濕,還應看他的腰和腹。氣虛的胖子雖被稱為“脂人”,卻屬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體勻稱。陽虛的胖子雖被稱為“肥人”,卻是上下皆肥。有一類胖子,他們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戲稱為“游泳圈”。如果一個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體內有痰濕??匆粋€胖子有沒有痰濕,還要看他是不是經常胸悶痰多?!胺螢橘A痰之器”,一個人體內有痰濕,肺失宣降,人就會胸悶痰多。歷史上的司馬昭就是這樣一個人。三國后期,司馬昭獨攬大權,生活日益奢侈,每天大魚大肉,身體內便形成了痰濕,經常痰多胸悶。結果,正在他準備登基之時,忽然中風不語,一命嗚呼。一天,一大早從河北來了一位病人,說好幾年了,總感覺胸悶,肢體不爽,身體發(fā)沉。我仔細打量了一下病人,他雖個子不高,但肚子很大,是典型的蘋果型肥胖。再看他的雙眼,眼瞼的上下都有些浮腫。我問他:“胸悶,有痰嗎?”他說:“有,有很多痰。”我又問:“愛吃肉嗎?”他說:“肉是我的命,一天都不能缺,涮羊肉,一頓能吃兩斤。”于是,我便知道這位是一個有痰濕的胖子。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一個人整天大魚大肉,脾就會嚴重受損,脾消化一斤蔬菜,只用兩成的力量就夠了,而要消化一斤肉,則要用上十成的力量。脾每天都滿負荷工作,自然疲勞不堪。脾虛弱了,運化無力,水的代謝就會出現(xiàn)問題;水的代謝出現(xiàn)問題,脾所產生的痰就不能隨水代謝出去,就會一起停留在體內,這便形成了痰濕。痰濕一點點在體內堆積,就會阻塞氣道,使氣機不暢,氣郁悶在胸中,就會胸悶,困倦、身重不爽。我如實將情況告訴了這位病人,并對他說:“你現(xiàn)在身體內有痰濕,必須化掉,要化掉則必須先把肉戒掉,否則神仙都沒有辦法治好你?!辈∪霜q豫了一會兒:“胡教授,一定要戒肉嗎?吃點藥不行嗎?我回答道:“一定要戒,否則就容易患上糖尿病或者中風?!蔽覀冎嗅t(yī)最怕病人不配合,你這邊幫他化痰祛濕,他那邊不斷堵塞,這樣的調理根本沒有效果,其實,中醫(yī)調理,三分在醫(yī)生,七分在病人,我不要求所有人吃素,但對于有痰濕的胖子而言,吃一段時間的素是必須的。吃素可以清淡血液,化痰祛濕,解放正氣,疏通氣血。這樣就可以避免糖尿病和中風的發(fā)生。我苦口婆心地說了大半天道理,遺憾的是,這個胖子似乎沒聽進去,離開了診所。大概是三年后的一天,一位婦女挽著一個男人來到了診所,男的上來就握著我的雙手,說:“胡教授,還記得我嗎?”我回憶了好一陣,才想起了他。他告訴我,兩年前,他突然昏倒,右手臂整個偏癱了。直到那時,他才想起我說的話來,后悔得不得了。從那以后,他堅定地戒掉了肉,鹽也吃得很少,就這樣身體慢慢地恢復了一些。這次來京,希望得到我進一步的指導。我給他的建議是繼續(xù)戒肉,多吃冬瓜、赤小豆、荷葉和山楂,枇杷葉也不錯。這些食物能化濕、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時間長了,身體內的痰就化開了,氣血就通暢了。同時還要堅持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時,5公里。最后我再一次向他強調:三分調,七分養(yǎng);三分靠醫(yī)生,七分靠自己。
第四節(jié)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濕熱有一類胖子,古人稱為“肉人”,我們稱為結實型的肥胖,與虛胖相反。他們性格急躁,動不動就發(fā)火。其實,這類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的體內有濕熱。濕就是身體內的死水,死水與痰結合,就成了痰濕,死水與熱結合,就成了濕熱。農村的人都知道,麥收以后,農民會將麥稈砌成一垛一垛的,一陣雷雨過后,麥稈被淋濕了,這時你將手伸進麥垛內,就會感覺到里面又潮、又濕、又熱,這種濕乎乎、熱乎乎的感覺就是濕熱。濕熱蘊藏在麥垛內,時間一長,麥垛就會腐爛、發(fā)酵,農民用它來做肥料;濕熱蘊藏在人體內,排不出去,就會造成膽氣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濕熱內阻,陽氣被遏,因此人總感覺身重困倦。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濕熱型的胖子呢?首先可以觀察一下臉色,如果體內濕熱過盛,面部就會出現(xiàn)油垢,一眼望去,臉就像一張油光紙,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覺有一層油似的。除此之外,臉上還經常會長出一些痤瘡、粉刺,痤瘡很多情況是因為體內濕熱郁積,排不出去,最后在臉上激發(fā)出來,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痘痘??匆粋€胖子有沒有濕熱,還應看他的飯量。濕熱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處于“胃強脾弱”的病理狀態(tài)。體內有濕熱會影響到胃,胃有濕熱,中醫(yī)稱為“胃熱濕阻”,胃受熱之后,其功能就會亢進,這時人的飯量就會大增,動不動就會感到饑餓。然而,胃納過旺,就勢必加重脾運化的負擔,脾有“運化水濕”的作用,脾的負擔過重容易造成“水濕內?!薄K?,中醫(yī)又將這類胖子稱為“胃熱濕阻型肥胖”。分辨濕熱型胖子,還要看舌。濕熱型胖子舌質偏紅舌,苔黃膩,體內的熱越盛,舌苔就越黃,就好像煮飯的時候火太大,飯就煮焦了,成了焦黃色的鍋巴,如果再不關火,鍋巴就會燒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顏色越深,證明你體內的濕熱越嚴重。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大小便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濕熱,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濕,都是體內濕熱的表現(xiàn)。如果身體里熱重于濕,則大便燥結;濕重于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濕熱體質的人,怕濕怕熱,對濕環(huán)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濕熱交蒸氣候難以適應??匆粋€胖子體內是否有濕熱,還應看他的眼睛,濕熱內蘊,熱灼血絡,這時人的兩眼內就會有紅赤的血絲,不痛不癢,西醫(yī)說這是免疫系統(tǒng)的反應。其實,這就是體內有濕熱的表現(xiàn)??偟膩碚f,面垢油光、長痘、舌苔黃膩、脾氣急躁、眼睛紅赤、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濕都是濕熱型胖子的表現(xiàn)。說到這個濕熱型的胖子,我想起曾經治療過的一個病人。記得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我到農村去看望一個大學時的同學。在一次會議上,他說了幾句不合時宜的風涼話,被趕往農村當了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多少年不見,我們正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感慨良多。正說著話,一個農婦走了進來,說她家的孩子身體不舒服,想請我去瞧一瞧。我不解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我的同學,同學說:“是我讓她來的。這個孩子,我看了大半年了,總也看不好,我知道你來,昨天就告訴她了?!蔽覀兇掖页酝觑?,去了農婦家。進了家,我就看見了農婦的孩子,只有十五六歲的樣子,體重足有70多公斤,見我們進來,理都不理,只顧吃飯。我們在椅子上坐下后,孩子的母親趕緊在我面前放了一張桌子,給我們倒了一杯水,然后就喊那孩子過來,那孩子理都不理,一臉的煩躁。“這孩子,人小火性倒大,你是不是找打?。俊彼赣H訓他。我看了看孩子,孩子的臉上長滿了痤瘡,兩眼赤紅,我問他:“眼睛痛不痛、癢不癢?”他說:“沒什么感覺?!蔽矣謫枺骸吧砩辖洺I弳??”他母親在一旁忙回答說:“這孩子總是生瘡,屁股和后背上經常都會長出一些瘡來?!彼尯⒆影岩路摰簦铱匆姾⒆拥暮蟊成嫌辛邆€癰,有的剛開始長,有的紅腫,有的已經化膿。我看了看他的舌頭,只見他的舌質偏紅,舌苔發(fā)黃。我問他一頓能吃多少飯。他母親搶著說:“他干活不行,吃起飯來就是個桶?!蹦泻⒌闪怂麐屢谎?,以示抗議。我問同學以前是怎么調理的,同學說:“我見孩子這么胖,一定是氣虛,所以,主要以補氣為主,誰知調理了很久,一點效果也沒有?!蔽覍ν瑢W說:“這個孩子肯定是氣虛,不過他這個氣虛是由濕熱造成的,濕熱就像一層濃霧壓住了身體內的氣,化掉濕熱,濃霧一散,孩子的氣自然就不虛了?!蔽议_了龍膽、石膏、澤瀉一類清熱化濕的藥,并告訴農婦,要給孩子吃一些綠豆、冬瓜、苦瓜、蓮子、薏米等清熱祛濕的食物,千萬不要吃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
過了六七年,一天,我正在給別人看病,一位身穿軍裝的年輕人來找我。他對我說:“胡伯伯,您還認識我嗎?”我看到眼前這位身材魁梧的小伙子,怎么也想不起來。聽完他的自我介紹,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那位胖墩墩、脾氣急躁的小伙子,自從吃了我開的藥后,體內的濕熱就漸漸消去,再加上他年輕,陽氣足,身體很快就走上了正道。入伍體檢時,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這不,他順利參軍來到了北京??匆娝眢w如此之棒,我心里說不出的高興。有人問,現(xiàn)在為什么有濕熱的人越來越多,我的回答是,因為喝酒的人越來越多,吃辣的人越來越多?!秱摗穼⒂袧駸岬娜朔Q為“酒客”,酒是大熱之物,經常飲酒的人往往臉上赤紅,就是因為體內大熱,一遇到濕,便會形成濕熱。前幾天,住我樓下的小廖來看病。小廖做餐飲生意,才三十出頭,生意就已經做得很大,在廣東、北京等地都開有分店。他剛進我家門時,我差點沒認出來,原來挺英俊瀟灑的小伙子,現(xiàn)在中年發(fā)福,整整胖了一大圈。臉上長了很多紅色的青春痘,坑坑洼洼的。小廖說:“胡伯伯,我總是胃脹、胃痛、口臭,臉上這些痘痘一年多就沒消停過,您幫著開個方子吧?!蔽铱戳艘幌滤纳囝^,舌質偏紅、舌苔黃膩,為濕熱內蘊之象。我問他是不是愛飲酒,他說:“干我們這行的,天天都離不開酒,一喝就是半斤八兩,不醉,老顧客不高興呀!”我對他說:“你的體內有濕熱。濕熱在體內堆積得太多,你就會胃疼、發(fā)胖和長痘,但這僅僅是一小部分的毛病,如果你再這樣下去,不注重調理,很容易患上黃疸、火熱等病癥?!毙×我宦犖疫@么說大驚失色。我繼續(xù)對他說:“有的人覺得濕熱不算是什么大病,實際上,濕熱在我們的體內是一個大的隱患,濕熱停留在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麻煩:如果濕熱停留在關節(jié)筋脈,就會出現(xiàn)局部腫痛;如果停留在脾胃,就會覺得腹脹、惡心;如果停留在肝膽部位,就會出現(xiàn)肝區(qū)脹痛,或者是皮膚暗沉、眼白發(fā)黃,而且人還會暴躁易怒……不過,不要緊,現(xiàn)在抓緊時間調理,就可以化掉體內的濕熱?!睂τ跐駸?,只要平時注意調理,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拔火罐是一個祛除濕熱的好方法,也是最安全、最簡便的一種方法。火罐的溫熱效應能使人體內的濕和熱很快地由皮膚透發(fā)出來。在背上脊柱兩邊的穴位叫做背腧穴,背腧穴每一個穴位和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都是相對應的,因此背腧穴可以治療相應的臟腑疾病。在這些背腧穴拔罐可以把體內的濕熱給吸出來,達到祛風除濕、清熱瀉火、行氣通絡的功效。如果是胃中濕熱太盛引起的胃脹、胃痛、大便不正常、口臭,則需要從胃經瀉去濕熱,你可以沿著胃經從腹部往下敲到足部,每天敲打10~15分鐘就會有很好的效果。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那就是每天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
第一節(jié) 百病生于氣胖子多了些肉,少了些氣。這個人啊,一旦他的氣少了,各種各樣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什么氣陷、氣咳、氣結、氣閉、氣厥、氣郁等,都會在身上出現(xiàn)。中醫(yī)里有一句話,叫“百病生于氣”。人活一口氣,有氣才有生命。一天,我看電視里介紹美國宇航員登月,節(jié)目說有人懷疑美國宇航局作假,最有力的證據(jù)就是美國宇航局公布的一張照片,照片上一面星條旗在月球上迎風飄揚??茖W家懷疑說,月球上沒有風,星條旗根本不可能飄揚??吹竭@里,我忽然有所感悟,原來月球上之所以沒有生命,就是因為沒有風。風是什么?風就是天地之氣,它的主要成分是空氣和水分。離開了這兩樣,怎么會有生命呢?再看一看我們生存的地球,風無處不在,東風送來春雨,寒風送來冬雪,難以想象,如果沒有風,地球將會怎樣?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風是天地之氣,它的運行遵循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水升火降”。太陽是火,太陽光照射到海面就是火在下降,火降之后,陽光的熱量把海水蒸發(fā)成了水蒸氣,冉冉上升,在天空中形成了云,云降而為雨,水又回到了地面。天地之氣就是這樣水升火降,周而復始。人體之氣與天地之氣一樣,也是按照“水升火降”的原則運行。人體內的火臟是心,水臟是腎,心火下降,溫暖腎水,腎水就會上升,中醫(yī)稱為“腎水上承”。《格致余論》說:“人之有生,心為火居上,腎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有焉?!?
水升火降,氣的運行順暢,身體就健康;水不升火不降,人就會生病。現(xiàn)在,很多人動不動就上火,原因就是氣的運行違背了水升火降的規(guī)律。上火是什么?上火就是該下降的火不下降了。身體內本來應該有火,這就像天地間本來應該有太陽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因如此,中醫(yī)里派生了一個“火神派”,專門以補火為主。然而,火的運動方向應該是向下的,如果火不下降了,總是在上面燃燒,那么,人的頭部和面部就會長痘長瘡,口腔潰瘍、牙齦腫痛。這就是上火。在人體內,隨著心火下降的有肺氣、胃氣和膽氣;隨著腎水上承的有脾氣和肝氣。肺氣不下降了,肺就會有火,這時人就會喘逆咳嗽,小便不利,大便不暢,還會全身浮腫,胸悶、腹痛。胃氣不降了,胃就會有火,這時人就會不思飲食,胃脹胃痛,噯氣吞酸,呃逆嘔吐。膽氣不降了,膽就會有火,這時人就會膽氣郁結,患上膽囊炎、膽結石和膽囊息肉。所以,一個人上火了,先要看他的身體內是哪一種氣不下降了。百病生于氣,只要把該下降的氣降下去,火自然就滅了。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食物來降火。1.蓮子心降心火。顧名思義,蓮子心就是蓮子的心,味苦,性寒。一些中藥店和茶葉店均可以買到,如果心火旺,心煩多怒、口腔潰瘍,用蓮子心來泡水喝,就可以敗心火。2.綠豆粥降胃火。綠豆味甘,性寒涼。胃有火,則可以用綠豆粥來敗火。3.梨降肝膽之火。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可以清六腑之熱,熟吃可以滋五臟之陰。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長癰。這說明你的肝膽上有了火,這時你可以生吃一些梨來敗火。4.豬肝降肺火。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則可以多吃些豬肝。
第二節(jié) 養(yǎng)生秘訣:心平氣和(1)什么是心平?一杯水你不停地攪動,沉淀物上下翻滾,水就會變得渾濁。你不攪動了,水靜了下來,雜質慢慢沉入杯底,水就變得清澈起來。心平就是心要像水一樣平靜不動。什么是氣和?氣和就是氣的運行和諧順暢,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一個人只有心平了之后,氣才能和。一天,北京一位姓王的局長來找我,見面就說:“胡教授,快幫幫我吧!我都快崩潰了!”這位王局長人很胖,面容疲憊,雙眼布滿了血絲。“不要著急,坐下慢慢說?!彼潞髮ξ艺f:“快半年了,頭一直昏昏沉沉的,有時眼睛發(fā)花,頭、脖子、后背也都硬邦邦的,跑了不少醫(yī)院,積水潭醫(yī)院也去了,拍了一大堆片子,也沒查出原因,醫(yī)生告訴我沒病,但為什么這么難受呢?”我問他血壓高嗎?他說不高。我又問他:“你患這個病之前,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順心,經常發(fā)火?”他回憶了一會兒說:“你不問,我倒忘了。半年前,一封匿名信寫到了上級紀委,說我受賄,我白天夜里地干,沒想到有小人在后面放冷箭,這能不讓人生氣嗎?”說起這件事,他仍按捺不住怒火。他突然停頓下來問了一句:“胡教授,我這病與發(fā)火有什么關系呢?”我說:“不僅有關系,而且關系還很大?!币粋€健康的人,體內氣的運動一定是順暢的。如果氣的運動不順暢了,身體就會感到難受。影響氣的運動的因素很多,不過最直接的莫過于自己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古人總結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上,意思是說,經常發(fā)怒會改變氣的運行方向,人體內的氣是按照水升火降原則運行的,發(fā)怒之后,氣就會停留在上部,古人形容這一狀態(tài)為怒發(fā)沖冠。氣滯留在上部之后,心火就不能下降,心火不能下降,下面的腎水就不能上承,腎屬水,肝屬木,肝木沒有腎水的滋潤,水不涵木,肝陽就會亢盛,這時人自然就會昏昏沉沉的。王局長就是這種情況,他是典型的肝陽上亢,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快就會患上高血壓。這位局長聽完我的話之后,立刻高興了起來:“胡教授,太好了,說實話,剛開始別人向我介紹你時,我還不相信,現(xiàn)在聽你這么一說,我感覺真找對人了,你就給我開藥吧?!?
王局長一聽,大驚失色。我連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你的病僅僅靠藥是不行的,主要還是要調整心態(tài),少生氣?!庇谑?,我將我寫的《將中醫(yī)進行到底》送給了他。許多病僅僅靠藥是治不好的,必須調整心態(tài),心態(tài)平和了,氣的運行就會順暢,病自然就好了。一些人的心態(tài)調整不好,關鍵是想不透、看不開。對于這樣的病人,我常開的藥方就是:《莊子》一部,細讀,主藥則為《逍遙游》。我非常喜歡莊子的《逍遙游》,一只小鳥,看見一棵樹,會覺得很高,看見一個小池塘,會覺得很大,因為小鳥的眼界很低很窄。如果將眼光放高遠一些,就像那只鯤鵬,直上青天,一飛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么,你還會在乎那些樹和池塘嗎?人也是這樣,如果你用金錢和官位的砝碼來稱自己,你就會看不透想不開;如果你用生與死的砝碼來稱自己,身外的一切皆不重要了。許多人參加別人的追悼會時,一下就想明白了,什么功名利祿,什么官位美色,這一切的一切與生命相比都無足輕重。為什么這時的人會如此清醒呢?因為此時此刻,他是用生與死的砝碼稱自己,他站得很高,看得很遠,就像那只鯤鵬。但追悼會一結束,一投身到現(xiàn)實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許多人又開始追名逐利,斤斤計較起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又變成了一只小小鳥。一個人站不高看不遠,一丁點小事就會攪得他坐立不安,整天不是怒就是悲,不是憂就是恐,不是驚就是思,這樣一來,體內之氣亂成了一團,身體怎能安康。《黃帝內經》中有這樣兩句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爆F(xiàn)在健康領域十分熱鬧,今天有人勸你吃素,明天就有人勸你吃肉。似乎都有道理。誠然,我們見過吃素的長壽老人,也見過吃肉的長壽老人,但我沒見過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能長壽。人的心胸開闊了,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他身體內的氣就會順暢,這樣的人“真氣從之”,怎么會生病呢?因此,要想健康長壽,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眼界,看淡一切功名利祿。一次,李連杰在坐飛機時,突遇險境,飛機上下顛簸,機艙內驚叫聲和哭喊聲混雜一片,李連杰雖為武功高手,內心也萬分恐懼。然而,就在這時,他卻看到座位旁的一位女士神態(tài)自若,毫不驚慌,李連杰非常奇怪。等到飛機脫險之后,他問:“你難道不害怕嗎?”女士回答道:“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空的,你看穿了,也就無所謂了?!崩钸B杰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不久便隨這位女士皈依佛門,并成立了壹基金。所以,一個人將很多事情看穿了,就能做到恬淡虛無;人做到了恬淡虛無,真氣就會順暢;真氣順暢,人就會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第三節(jié) 養(yǎng)生秘訣:心平氣和(2)成都一位老人在公園里打麻將,一個上午手氣都不好。到了中午,終于等來一手好牌,只差一個九條,就清一色了。別說,老人的運氣還真不錯,唯一一個九條硬是讓老人給摸了起來,老人激動不已,誰知樂極生悲,就在這時,老人突然心臟病發(fā)作,摔倒在了椅子上,手里仍緊攥著那個九條。這個事例再次證明:任何情緒一旦過度,都會影響氣的運行。憤怒的情緒會讓氣往上涌。激動興奮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渙散,成都那位老人就是這樣,高興過了頭,氣往外散,疾病就發(fā)作了,中醫(yī)稱這類現(xiàn)象為“喜傷心”。悲傷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消沉,《黃帝內經》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比吮瘋臅r候肺葉會張開,心跳會加速,人就容易抽泣,但此時心肺之氣受阻,熱氣不能散發(fā),氣便消沉了下來?!都t樓夢》中的林妹妹就是這樣??謶謺屓说臍馔伦摺H艘豢謶?,氣就會向下運行,腎在身體的下部,氣一下子都集中在了下部,腎一時怎么承受得住,腎氣不固,人就會出現(xiàn)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癥狀。人們常說嚇得你尿褲子,就是這個道理。驚慌會讓人的氣四處亂走。驚慌時,人常常會六神無主,這是因為此時身體內的氣亂了,身體內的氣本來是按照“水升火降”規(guī)律進行的,心火下降,腎水上承,肺氣下降,肝氣上升,胃氣下降,脾氣上升…… 然而,人一驚慌,氣就會亂作一團,這就像一群兔子在草地上安閑地吃草,一看見人來了,它們便四面八方亂躥,人的氣亂了,六神自然會無主。憂思會讓人氣結。氣結,實際上就是氣滯。《黃帝內經》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悟,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币粋€人總是憂慮,為瑣事煩惱,神就會凝于事,氣就會聚于某一處而不行,憂思便會成疾。中醫(yī)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思過了頭,脾氣就會郁結,這時人常常會茶飯不思、胸脹肋痛,除此之外,憂思還會傷胃,氣滯留在了胃里,胃氣不暢,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患上胃病。前不久,日本前首相因丑聞不斷而住進了醫(yī)院,醫(yī)院說安倍晉三患上了胃病。我一聽到這一新聞就樂了,你們看中醫(yī)是不是很準呀!安倍晉三首先整日為丑聞而憂思,中醫(yī)說憂思傷脾胃,這不,安倍晉三就患上了胃病。其實,很多人的脾胃之病,都是因為憂思過度引起的?,F(xiàn)在,許多人都將疾病的原因歸咎于外在的病毒,生怕沾染上,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摸,其實,我們最應該注意的是身體內的病毒,當憂思、悲傷和恐懼成為習慣時,疾病就離我們不遠了。無論外界如何騷動,能保持內心平靜的人,也就遠離了疾病,這便是《黃帝內經》說的:“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yǎng)生沒有別的秘訣,關鍵就是要想得通,想得越通,活得越長,不哀悼過去,不擔心將來,用真誠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當下。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沒有七情六欲,人就不能稱之為人,沒有理性,人也不能稱之為人。我十分推崇古人的一句話,叫“以理節(jié)情”,就是用理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感情,可以喜,可以悲,可以怒,可以思,但是要有一個度,只有做到了這樣,人才能獲得長期的健康。第四節(jié) 仁者壽中國有句老話,叫仁者壽。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什么是仁者呢?孔子說:“仁者,愛人?!庇终f:“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币馑际?,仁者要有愛心,要寬宏大量,不要斤斤計較;自己不愿做的,就不要讓別人去做,自己想要做的,要先讓別人去做。一句話,仁就是忠恕,就是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具體地說,仁者要有三顆心:一顆善良之心,一顆慈悲之心,一顆寬容之心。擁有了這三顆心,你就稱得上仁者,這樣的人就會健康長壽。記得上個世紀50年代,我還在上海時,單位分家具,一位老醫(yī)生因德高望重,分到了一套紅木家具,而一位行政干部分到了一套普通家具。行政干部對老醫(yī)生說:“您歲數(shù)大了不方便,我?guī)湍鸭揖咚突丶野桑 崩厢t(yī)生同意了,但誰知下班后回到家中一看,家里擺放著一套普通家具,那套紅木家具卻被行政干部掉包拉回了自己家,全家人義憤填膺,要去找行政干部評理,老醫(yī)生卻淡淡說了一句:“算了吧,身外之物,不要太計較。”很快,這件事便在醫(yī)院內傳開了。當時,我還年輕,聽說這件事后,很不理解,認為老醫(yī)生太窩囊,自己以后千萬不能像他那樣被人欺負。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我對老醫(yī)生的做法深有體會了。老醫(yī)生是位真正的仁者,仁者注定會有好報。老醫(yī)生因擁有善良、寬容和慈悲之心,一生沒有大病,活到了101歲,而那位行政干部不到50歲就病死了。天道就是這樣,人太算計了,天就會放棄你,人不算計,天則會助你,這就是仁者壽。如果你去過香港的淺水灣,就會發(fā)現(xiàn)岸邊有一座兩三丈長的小橋,叫仁壽橋,橋身的側面書寫著三個字:仁者壽。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這座橋每天的人都絡繹不絕,不少乞丐在橋的附近行乞,而來到此處的人,大多數(shù)都樂意施舍。行乞之人得到恩惠,臉上總是掛有笑容,而施舍的人,臉上也總是有一種平和、寬容、滿足的表情。很多人在橋上走來走去不愿意離去。向人打聽了才明白,原來這橋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傳說:只要懷著向善之心走過此橋,可增壽三年。其實,這并不是傳說,而是事實。善是萬病之藥,善是養(yǎng)生之本,善心就像柔和的水,養(yǎng)育人的五臟六腑,讓全身的氣血達到平衡。善能讓人的心胸寬廣,善能讓人的心態(tài)平和,善能讓人遠離七情六欲。人善心靜,養(yǎng)血益氣。一個人真正地做到了向善,他體內的氣就會運行通暢,疾病就會遠離他。很多人都是這樣,自己有了疾病,吃藥不管用,于是便一心向善,幾年之后,病便慢慢地好了。但我說的向善,一定是真心向善,而不是形式上的向善。我曾在北京雍和宮看見這樣一幕,一位中年婦女,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去排隊燒香,可能是因為前面有個人加塞,她便與之爭吵了起來,最后還動了拳腳。我看后不禁搖頭嘆息,大家都是來敬佛的,都應懷著慈悲之心,為何為這些芝麻小事發(fā)火呢?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來拜佛,佛又豈能關照于你。佛在哪里?佛就在你心里,你的心不寬,佛就會離你而去。如果你擁有善良、慈悲和寬容之心,佛就會在你的內心安營扎寨、永遠長駐。佛是什么?佛不是神、不是圣人、不是什么超人,也不是超自然的東西。佛是一種心境,它就是平靜。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只要他脫離了內心的私欲,不再發(fā)脾氣、不再怨恨、不再嫉妒、憤怒、悲傷、憂慮和恐懼,也不再貪婪和自私,那么,他就擁有了佛性。人生苦難重重,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天堂,痛苦總是多于歡樂。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臉,兩道眉毛,一個鼻子,再加上一張嘴,活脫脫構成了一個漢字:苦。人生本來就是痛苦的,執(zhí)著于痛苦,痛苦就會被放大百倍、千倍;追逐歡樂,歡樂又會稍縱即逝,最終讓人失望。唯有平靜能夠長久。平靜之心不取決于環(huán)境,而是取決于我們對待環(huán)境的反應。擁有佛性的人,就是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到平靜并保持平靜的人。這樣的人恬淡虛無、真氣順從、精神內守,自然會健康長壽。
第五節(jié) 富人想長壽,就要像窮人一樣生活一天我剛到診所門口,一輛悍馬車便迎面開來,一個急剎停在了我的面前,從車上下來兩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打開后車門,攙扶著一個男子走下了車。原來,男子是山西一個煤礦的礦主,那兩個大漢,一個是司機,一個是保鏢。煤老板患糖尿病多年,希望能通過中醫(yī)來調養(yǎng)。談話間,煤老板感嘆道:“真是奇怪,我的朋友中有六七個都患有這個病,有一天聚會喝酒,一桌十個人,有八個人都掏出胰島素來注射,那場景真令人難忘!以前窮的時候,什么病都沒有,現(xiàn)在富了,攤上了這么一個病?!逼鋵崳恢皇翘悄虿?,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和癌癥等很多慢性病都盯上了富人,富人要想健康長壽,就要像窮人一樣生活。如果富人執(zhí)意要像富人一樣生活,那么他們多半會短壽。天道就是這樣,損有余,以補不足,你在某一方面多了,在另一方面就會少。這就是“貧者多壽,富者多促”。富人與窮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欲望:一個欲望多,一個欲望少。富人掙了十萬,還想掙一百萬,掙了一百萬,還想掙一千萬,他們有強烈的進取之心,同時,欲望也沒有止境。窮人大多知足常樂,缺少進取之心,同時欲望也少。欲望就像火,它能煮飯燒水,給人溫暖,如果不加以控制,火躥出來,釀成火災,就會燒掉衣物和房舍,讓你葬身火海。所以,古人說:“有欲則邪得而入之,無欲則邪無自而入。”其次,富人吃的好,整天大魚大肉,花天酒地,窮人吃的差,一日三餐多有蘿卜青菜。富人應酬多,寢食沒有規(guī)律,窮人生活單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富人壓力大,窮人窮開心。富人身邊美女如云,窮人身邊僅有糟糠之妻。大家看,富人的生活雖然風光,但都違背了長壽之道,窮人的生活雖然清貧,卻很健康。廣西巴馬有個長壽村,那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活到了90歲以上,百歲老人更是多得出奇,居住在那里的人沒有一個高血壓和糖尿病,甚至連一例癌癥都沒有,老人都是無疾而終。為什么巴馬人會如此長壽呢?關鍵就在于他們沒有太多的欲望,巴馬人擁有愉悅的家庭生活,他們重視與人為善和融洽的人際關系,一日三餐以蔬菜和糧食為主,而且安于現(xiàn)狀。我見過一位113歲的巴馬老人,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幾間農舍圍成了一個院落,一位老人坐在院落中央剝著玉米,陽光照在她滿是皺紋的臉上。近處,一只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遠處是望不斷的青山。這是一幅多么寧靜、和諧的圖畫??!我問老人多大歲數(shù)了,老人自豪地告訴我:“今年113歲了!”不用多問,從老人那知足的笑容里,我們就能體悟出她長壽的秘密。
健康長壽從來就不取決于你的地位有多高,你的財富有多少,你的食物有多好,它只取決于你是否有一顆寧靜的心。富人追逐名利,整日在憂慮、嫉妒、憤怒和恐懼中生活,心靈難得片刻的寧靜,他們怎能健康長壽。富人想要長壽就不能過富人的日子,而應像窮人一樣生活。具體地說,就是要用寧靜的心來對待財富和地位,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就是這樣,他是世界上最節(jié)儉的億萬富翁,他對吃的原則是“簡便”,對穿的原則是“整潔”,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家,從不應酬,他雖身價68億美元,但卻將金錢看的很輕,他曾一次就捐給一家醫(yī)院2.5億美元。汶川地震后,王永慶向災區(qū)捐款1億元人民幣。他說:“有錢不去做公益,是一種罪過。”他最終活了93歲。一天,我正在301醫(yī)院給全國工商聯(lián)的企業(yè)家做健康咨詢,一位大夫進來問我:“胡教授,你懂中醫(yī),太極拳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嗎?”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弄得莫名其妙,一問才知,原來這位大夫曾治療過一位肝癌患者,出院時,家屬偷偷問還能活多長時間,根據(jù)西醫(yī)的經驗,他判斷頂多也就兩三年,這事兒已經過去七八年了,誰知今天他又碰見了那位病人和家屬,他十分驚訝,一打聽,病人也沒有采取別的治療,只是出院后迷上了太極拳。每天6點起床,一練就是兩個小時,8年來從沒間斷過。這位大夫很納悶,所以才來問我。老祖宗留下來的許多東西都是寶貝,我們千萬不能捧著金飯碗去乞討,就以太極拳為例,許多慢性病患者練了太極拳后,疾病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我在給病人開處方時,也建議他們打一打太極拳,還經常開玩笑地說:“我這個藥的藥引子就是太極拳,不打拳,藥可就沒有效果喲!”在我的經驗中,凡是打太極拳的,藥的效果就好,不打拳的,藥的效果就差一些。太極拳與其他運動的區(qū)別就是一個字--慢。別的運動講究的是一個快,快運動鍛煉的是肌肉,慢運動鍛煉的則是氣。我常說練太極拳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我們自己。每天我們都在忙吃,忙喝,忙掙錢,每天我們都有喜、怒、哀、樂,我們越忙碌,自我就越容易迷失。當我們練太極拳時,隨著內心緊張、憂慮和恐懼的情緒漸漸遠去,自我便開始慢慢回歸;我們用意念引導動作,用動作配合著意念,那剛柔相濟的一招一式,會讓心靈進入一種寧靜平衡的狀態(tài),那是一種難以用語言和文字來描繪的境界。內心沒有了雜念,你會體驗到從未有過的澄凈,全身上下的氣通了,你會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松。這便是《黃帝內經》所描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心空了,人靜了,氣便運轉起來了。所以,我常說太極拳是最好的補氣方法之一。不過,太極拳雖是補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卻較難學,必須要有一定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要有一定的悟性,而且非下苦功不可。不過也別擔心,還有很多補氣的方法,既簡單易學,效果也很好。
第一節(jié) 最簡單的補氣法:清晨拍手拍手很簡單,效果卻不簡單。拍手是一種至剛至陽的養(yǎng)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補氣。手是陽氣的大本營,腳是陰氣的大本營。手穴共有39個,拍手可以震動陽氣,推動全身氣的運行。為什么要早上拍呢?因為早上太陽剛剛升起,天地間的陽氣開始慢慢積累,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旭日開始升發(fā),以人配天,此時拍手可以促進陽氣的升發(fā),利于全身之氣的運行。乾隆皇帝活得很長,詩也寫得很多,不過好詩卻很少,他有一首詩是寫手與氣血的關系的:“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清,何年是白頭?”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乾隆爺?shù)倪@首詩不足稱道,但從養(yǎng)生的角度看,這首詩卻很有價值。他說人的手掌上藏著健康長壽的秘密,掌握了這個秘密,歲月就會倒流。這個秘密是什么呢?那就是拍手。拍手能疏通全身氣血,周身的氣血清了,什么時候才會有白頭發(fā)呢?乾隆爺?shù)脑婋m有些夸張,但拍手的確有不凡的補氣效果。一天清晨,在公園的角落里傳來陣陣拍手聲,一群人一邊拍手,一邊高喊,仔細一聽,喊的是:“渾身通暢,百病不生……”路過的人看著這一群人,小聲嘀咕著:“這能管用嗎?神神道道的?!钡人麄兣耐晔趾螅冶闵锨芭c他們攀談起來,一位花白胡子老人告訴我說,這拍手可管用了,他以前患有哮喘,心肺功能衰弱,求醫(yī)問藥十幾年也沒有多大改善,后來開始拍手,每天清晨都來公園,幾年來從沒間斷過,現(xiàn)在他的哮喘已好幾年沒犯了,顯然,拍手補氣法疏通了他全身的氣機。這時,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花白胡子老人壓低了聲音,悄悄對我說:“你看見這位了嗎?他以前患有尿毒癥,每星期要洗三次腎,后來練習拍手,每天用力拍一兩千下?,F(xiàn)在,他跟換了一個人似的?!眲e人也許對拍手不以為然,我卻對此深信不疑。人身上有十二條經絡,與手掌相連的就有六條,它們分別是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經絡是氣的管道,連接著五臟六腑,經絡被堵塞了,氣的運行就不通暢,人就會生病。拍手可以同時疏通六大經絡,其作用不可小視。
為什么要一邊拍手,一邊大喊大叫呢?我們的身體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人的精神可分為三個層次,精神的第一個層次藏在人的大腦里,被稱為意識,人們常常用它來思考金錢、美女和權力;精神的第二個層次藏在人心里,在這個層面上,人們常常會產生寧靜、憂慮和恐懼等情緒。精神的第三個層次藏在人的肝里,中醫(yī)稱為魂,《黃帝內經》說“心藏神、肝藏魂”。用西方術語來說,神和魂就相當于人的潛意識。在意識的世界中,人們需要的是思考,在潛意識的世界中,人們需要寧靜、愛和感恩。意識能給我們財富,潛意識則能給我們帶來健康。譬如,人睡覺了,大腦中的意識休息了,但心和肝中的潛意識仍在工作,它指揮你的腸胃仍在消化,指揮你的血液仍在流動。所以,身體要想健康,就要讓潛意識的工作正常。同時,人的意識也可以影響潛意識,意識影響潛意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暗示。譬如你不斷重復某一句話,給身體以暗示,久而久之,這句話就會由意識轉化成潛意識,直接進入心和肝,從而影響我們的身體。公園里的人不停地高喊“渾身通暢,百病不生”,這就是暗示,時間一長,這種意識就會轉化為潛意識,影響我們的全身。所以,人的意念有時比最好的藥還管用。但要注意的是,我們給身體暗示時,是向內進入人的潛意識,而不是向外調動人的意識。比如,你不斷重復這樣一句話:“我要活到一百歲”,這明顯是一種欲望,它調動的是人的意識。所以,你越暗示,欲望就會越強烈,以欲望來滿足欲望,無異于火上澆油。如果將這句話改為“我能活到一百歲”,雖然是一字之差,卻大不一樣了,這句話調動的是身體的潛能,它很容易進入人的潛意識。潛意識對意識是有選擇的,它不會選擇欲望和貪婪,只會選擇愛和感恩,所以,我們在暗示之時,一定要切記。下面,我把幾種簡單有效的拍手方法教給大家。
第二節(jié) 基本拍手補氣法十指分開,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擊,切記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以免拍手過度造成淤血(圖3)。開始可以輕拍,以后逐漸加重。以自己的雙手能承受為度,但不能太輕。否則起不到刺激手掌穴位和反射區(qū)的作用。拍手最好在清晨進行,如果覺得拍手時發(fā)出的噪音太大難以接受,也可以拍“空心掌”。手掌弓起,手指張開,拍下去時,能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邊緣部分(圖4)。但是這種方法的打擊面縮小了,所以效果會差一些,因此拍打的時間要相對加長。除了最基本的手掌相拍外,還可以左右掌背互拍(圖5),左右手虎口對拍(圖6),兩手掌彎曲互拍(圖7),以一手的手刀擊另一手的掌心(圖8),以掌心擊虎口(圖9),兩手握拳對拍(圖10)。不要小看這些小動作,這些都是大有講究的。只要你細心閱讀那張手掌穴位和反射區(qū)的圖,就會明白,每一個小動作都對準了一個或幾個重要的穴位和反射區(qū)。刺激它們,就能打通經絡,保證氣血的通暢。
第三節(jié) 高級拍手補氣法(1)掌背輕拍背部及脊椎骨(圖11)脊椎骨的每一節(jié)都有督脈的穴位。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有調節(jié)陽經氣血的作用,既可以抵御外邪,又可以溫通經脈,滋潤五臟六腑。兩手握拳,用手背輕拍后背督脈上的命門穴,可以益氣補腎,強腰壯陽,扶持正氣。如果能同時輕拍后背膀胱經的穴位,補氣效果更為明顯。(2)雙手掌背拍打尾椎骨上部、左右臀部外側(圖12)(圖13)尾椎骨末端,道家叫做“尾閭”,是打通督脈的起點,仙骨正在其上。拍打此處,可以加強督脈的氣,從而促進排便。有便秘的朋友可以試試這種方法,簡單有效。接著用左右掌輪流拍打左右臀部的中線(圖14),這是足太陽膀胱經所經過的地方,拍打膀胱經有助于利尿。最后輪流拍打臀部外側,這是足少陽膽經所經過之處,拍打此處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提高肝膽的消化、供血、解毒功能。很多愛美的女士們總是抱怨臉色暗沉,長斑,實際上這是因為體內的毒素造成的,每天用這種辦法拍打,補督脈之氣,促進排便,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內干凈了,皮膚自然變得白皙透亮,由內而外散發(fā)出動人的光彩。(3)輕拍腹部用左右手掌輕拍腹部(圖15)。腹部有幾條經脈經過: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雙手輪流輕拍此處,有助于加強脾胃肝腎之氣。任脈循行于腹部正中,總攬全身的陰經脈氣,負責人體的精血和津液。如果任脈不暢,泌尿生殖系統(tǒng)就會出現(xiàn)問題,如月經不調、陽痿、疝氣、盆腔腫塊等。經常輕拍腹部的任脈,可以刺激人體性激素的分泌,調節(jié)人體的陰經,從而延緩衰老。輕拍腹部,對肝膽疾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眼科疾病等都有好處。有的人腰疼時總下意識地去捶捶腰,實際上,腰疼很可能是因為氣血在肝經中流通不暢引起的,堅持輕拍腹部,就能改善并治愈腰疼癥狀。(4)握拳擊掌一只手用力握拳,一只手張開,以拳擊掌,可以強化手掌筋骨之力,從而強化手部末梢神經,來加強全身氣血循環(huán)(圖16)。做此動作時要配合腳步,邊行走或者邊踏步來握拳擊掌?,F(xiàn)在人們出門有車,上樓乘電梯,走路的機會越來越少,雙腳變得有氣無力,腳上六條經脈的氣不足,會導致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功能衰退。人的腳和手一樣,也有很多反射區(qū),這些反射區(qū)通達全身的臟腑。腳反射區(qū)的氣血堵塞,相對應的臟腑就會出現(xiàn)疾病。如果一邊走路一邊練習拍手,手腳都能得到按摩刺激,是非常好的保健治病之道。
第四節(jié) 站樁補氣法還有一種簡單的補氣法--站樁。“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站樁既能保養(yǎng)心神,又能鍛煉形??;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么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云淡,地面綠樹成蔭。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yōu)橄陆固?,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y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志,上實下虛則是病態(tài)的表現(xiàn)。人為什么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人體之內上虛下實,天地之間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面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么,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那么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中醫(yī)養(yǎng)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面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wěn)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tài)。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tài),就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后,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站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高血脂癥、痛風等。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圖17)。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帶松開,而且飯前、飯后一小時不宜練習。1.腳:兩腳呈內“八字”形站立,兩手抬至胸前,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2.頭:頭要正,百會上領,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腭,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3.手:手指自然舒張,中間仿佛有一個氣球,兩手要小心翼翼地捧著它、抱著它,兩臂圓撐,和身體環(huán)抱成半圓形,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后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4.肩:肩部放松,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松,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松地前后轉一轉。5.膝: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狀態(tài)。6.身體: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xiàn)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tài)。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保持這個姿勢,盡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30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系,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是因為你的身體里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這時你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個部位酸,怎么個酸法,氣隨著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氣就會注入這個部位。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wěn)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盡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站過樁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站上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四肢發(fā)熱,這是因為你的氣血開始旺盛起來了,再站一會兒,你會自然地感覺到體內氣的運動,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氣就會跟到哪里,這是因為你身體內的經絡開始連通了,經絡連通之后,氣血就會暢通無阻,身體的各種病癥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蔽以浿委熯^一位痔瘡患者,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患痔瘡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根治。只要一咳嗽或一使勁兒,就有可能出現(xiàn)肛門脫垂的現(xiàn)象。痔瘡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煩惱,經常為此焦躁不安,坐臥不寧,而且他還有高血壓。痔瘡是身體氣虛的反應,人的身體一虛弱,正氣虛損,血脈阻滯,就容易生濕積熱,濕熱下注肛門,便引發(fā)了痔瘡。要想根治痔瘡,就應補氣。我建議他練習站樁。一開始他還不愿意,不相信站樁就能治病,非得要我給他開一堆中藥。我勸說他,你吃了這么多年的藥也沒見好,嘗試一下新的方法也無妨啊。他勉強同意了,回家后按照我說的,每天開始練習站樁,開始是每次站20分鐘,慢慢地每次站半小時。剛開始幾天他還總給我打電話抱怨,站樁時手腳經常出現(xiàn)發(fā)麻、發(fā)脹的感覺,皮膚就像是無數(shù)螞蟻爬過似的,很不舒服。我告訴他,皮膚出現(xiàn)這種“蟻走”的感覺,正是氣血開始通暢的表現(xiàn),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如要血通,則氣必先通,不用擔心,這是好現(xiàn)象。后來,我就沒接到他的抱怨電話了,大概過了三個月,我已經忘了這件事了,一天他又打來了電話,告訴我,痔瘡已經好多了,血壓也穩(wěn)定了,他興奮地說自己現(xiàn)在對站樁已上了癮,一天不站,心里就沒著沒落的。聽完他的話之后,我又想起蘇東坡的話來,站樁有時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第五節(jié) 補氣六字訣有兩位病人,一位患了肺癌,一位患了肝癌,患肺癌的病人是部隊離休的老干部,家里條件好,什么藥都能報銷,最好最貴的藥都用上了,每天五百多元,最后癌細胞倒是給控制住了,小腦卻萎縮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几伟┑牟∪思依锖芨F,吃不起那么貴的藥,只好想別的辦法,聽說六字訣對身體很好,于是,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在公園的大樹下,練起了六字訣,一練就是八年?,F(xiàn)在,他儼然成了公園里的名人,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銀杏樹下,一位身材瘦高的男人,半蹲身子,緩緩發(fā)出一個長長的聲音--噓!補氣六字訣,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養(yǎng)生法,它的最大功能就是通過呼吸引導,調動五臟六腑之氣。五臟六腑之氣混濁,人就會生病,如果將五臟六腑的濁氣吐出,再吸納進清新之氣,人就會恢復健康。如何來吐出體內的濁氣呢?古人發(fā)明了六字訣--噓、呵、呼、呬、吹、嘻。發(fā)噓聲可以吐出肝上的毒氣。發(fā)呵聲可以吐出心上的毒氣。發(fā)呼聲可以吐出脾上的毒氣。發(fā)呬聲可以吐出肺上的毒氣。發(fā)吹聲可以吐出腎上的毒氣。發(fā)嘻聲可以吐出三焦上的毒氣。通過六字訣吐出了臟腑內的毒氣,再吸納進天地間的清氣,五臟六腑之氣如此循環(huán),日日更新,就會激發(fā)它們的潛能,這樣一來,人就會精神百倍,健康長壽。那么,六字訣為何對癌癥病人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為癌細胞是厭氧細胞。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溫伯格醫(yī)生的研究證實,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差異是,正常細胞需要充足的氧氣才能生存,而癌細胞正好相反,癌細胞是厭氧細胞,只有在氧氣不足和血中氧氣濃度太低時,才會生長。所以,一些人患了癌癥后,進入深山老林過著簡單的生活,卻奇跡般地康復了,就是因為深山中的空氣清新,負氧離子的含量很高。同樣的道理,清晨,人們通過六字訣,最大限度地吐出臟腑內的濁氣,最大限度地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就會增加身體內氧氣的含量,身體內的氧氣一多,癌細胞就失去了生長的條件。其實,不僅是癌癥,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因為身體內的氧氣不足造成的,所以,六字訣不僅對癌癥病人有幫助,對所有病人和沒病的人也都有好處。如何呼出肝上的毒氣(圖18.1-3)。要呼出肝上的毒氣,就要發(fā)出“噓--”音。首先,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噓,讀( x )。口型為兩唇微合,有橫繃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內微縮,上下齒有微縫。呼氣時念噓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緩緩抬起,手背相對,經脅肋至與肩平,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手心斜向上。兩眼反觀內照,隨呼氣之勢盡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經面前、胸腹前緩緩下落,垂于體側。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噓氣功可以對治目疾、肝腫大、胸脅脹悶、食欲不振、兩目干澀、頭目眩暈等癥。如何呼出心上的毒氣(圖19)。要呼出心上的毒氣,就要發(fā)“呵--”音。呵,讀(k?。???谛蜑榘霃垼囗斚慢X,舌面下壓。呼氣念呵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垂于體側,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呵氣功治心悸、心絞痛、失眠、健忘、盜汗、口舌糜爛、舌強語塞等心經疾患。如何呼出脾上的毒氣(圖20.1-3)。要呼出脾上的毒氣,就要發(fā)“呼--”音。呼,讀(h?。???谛蜑榇榭谌绻軤睿嘞蛏衔⒕?,用力前伸。呼字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yōu)檎菩南蚶?,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體側。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呼字功治腹脹、腹瀉、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如何呼出肺上的毒氣(圖21.1-2)。要呼出肺上的毒氣,就要發(fā)“呬 --”音。呬,讀(x?。?谛蜑殚_口張腭,舌尖輕抵下腭。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后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于體側,重復六次,調息。如何呼出腎上的毒氣(圖22.1-2)。要呼出腎上的毒氣,就要發(fā)“吹--”音。吹,讀( ch u?。?谛蜑榇榭?,唇出音。呼氣讀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提起,繞長強、腎腧向前劃弧并經體前抬至鎖骨平,兩臂撐圓如抱球,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于膝蓋上部。下蹲時要做到身體正直。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于身體兩側。共做六次,調息。吹字功可對治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陽痿、早泄、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如何呼出三焦的毒氣(圖23.1-2)。要呼出三焦的毒氣,就要發(fā)“嘻--”音。嘻,讀(x?。???谛蜑閮纱轿?,舌稍后縮,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呼氣念嘻字,足四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并向頭部托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并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重復六次,調息。嘻字功治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疾患。補氣六字訣全套練習每個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練三遍,日久必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