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的祖籍地在福建漳州南靖金山鎮(zhèn)的涌山行政村。
開基祖蕭孟容于明代時從南靖的書洋鄉(xiāng)(呂秀蓮祖籍所在地)遷至金山鄉(xiāng)水頭村,不久再遷至涌山村。蕭孟容在涌山生育了八個兒子,其中二、四子住上涌,三、六子住下涌,一、五子后遷福州,七、八子遷安溪。據(jù)族譜記載,蕭孟容二、三、四、六子的后代于清代大批遷往臺灣,而蕭萬長這一支的開臺始祖就是從涌山遷播臺灣的。
涌山村是一個呈縱形山谷、約長三公里的山村,分為上涌和下涌。雖然這里空間狹窄,但卻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蕭氏祖祠四美堂位于下涌自然村西北角的一個大約八十米高的山包上,坐北朝南,地形極佳,被稱為“金盆搖珠”。祖祠中懸掛著蕭萬長擔(dān)任臺灣“行政院長”時題寫的匾額:祖德福蔭。
“金盆搖珠”山下左前方就是涌山蕭家祖媽龔氏的大墓,已經(jīng)被修葺一新,并砌起了高高的祭臺;涌山始祖孟容公的墓地則在上涌自然村,也被完好保護(hù)。涌山蕭氏祖祠‘四美堂’和蕭氏祖媽的墓地風(fēng)水很好,尤其對出門在外的宗親發(fā)展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