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是最大的利益
人有時候,真不知要謀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維護和珍貴的東西忽視了,卻不知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現(xiàn)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燒生命,經(jīng)常借口工作忙、應(yīng)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視鍛煉和愛惜自己,過早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一般都是撐不住了才去看醫(yī)生,身體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養(yǎng)和鍛煉。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狀況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維護。其實,如果我們過早地把自己身體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無法買回自己的健康。
我覺得無論干什么,干多大的事業(yè),健康畢竟還是第一位需要維護的利益。我們連自己都沒了,還會有什么?
二、滿足是最好的財產(chǎn)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知足。不是有句話就欲壑難填吧?,F(xiàn)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幾乎活的東西都想品嘗一下。還有一些人,貪了百萬想千萬,貪了千萬想萬萬,到了嗜錢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錢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數(shù)字,而且變成心驚肉跳、寢食不安的數(shù)字了。還有一些人,沒有多大的領(lǐng)導(dǎo)才能和水平,也沒為老百姓干下多少實實在在的政績,一心直想往上爬,對崗位經(jīng)常是挑肥揀瘦,對自己也沒有正確認識,還覺得誰都對不起他。
當(dāng)然,“滿足”要怎么去理解。往大里說,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不應(yīng)該滿足;往小里說,個人的修養(yǎng)和提高,也不應(yīng)當(dāng)滿足。
這里說的滿足,我想應(yīng)該是知足,知足常樂吧。就是說,正確認識自己,合理把握度和分寸。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只能盡力干好力所能及的事。人的欲望永遠無法滿足,凡事要適可而止。不是自己的或不該碰得東西不要去碰,碰了一定燙手,碰多了灼傷的還是自己。
現(xiàn)如今,我們這個社會好像到了信任危機的時代?!安恍湃巍钡那榫w四處蔓延。不僅人與人之間存在不信任的情況,而且,一系列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使政府的公信力正在遭到社會的質(zhì)疑和挑戰(zhàn)。老百姓對過去崇拜和迷信的專家、明星、知名企業(yè),也開始將信將疑。也難怪,當(dāng)人們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不知、不敢相信是什么的時候,這個社會還會有多少信任呢?人們還有多少幸福指數(shù)?現(xiàn)在,鄰里之間一般是老死不相往來,就是親朋之間、夫妻之間也因為不信任導(dǎo)致反目為仇的比比皆是。
這個世上,人與人相遇、相識、相知,無論是血脈的還是非血脈的關(guān)系,本身就是一個緣分。如果連最起碼的信任都失去了,這個社會、這個世道和我們的生活,還有什么美好可言。
只有重構(gòu)社會信任的氛圍和文化土壤,人與人之間多一點親情、少一點私利,多一點真誠、少一點猜疑,我們才能享受來到人世因相遇、相識、相知而得到的這份緣分,以及這份緣分帶給我們的那份美好和溫馨?! ∷?、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這就叫心安理得。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笨涤袨檎f:人為一己私欲所系縛,被外物顛倒役使,成天患得患失。剛從這件東西的追求中解脫出來,又跌入到那件事的營求中,就沒有一刻可以安寧?,F(xiàn)實中,凡做了虧心事,干了缺德勾當(dāng),強取豪奪、貪得無厭者,哪一個不是整天提心吊膽,吃不香飯、睡不了安穩(wěn)覺。你說,這樣的人,即使有權(quán)有勢,有錢有財,表面上看很風(fēng)光、很氣派,內(nèi)心里他能感到幸福嗎?能享受幸福的真正滋味嗎?
幸福不是別人的感覺,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幸福不在錢多少、官有多大,也不再住得房子有多大、開得車子有多好。其實,幸福并不昂貴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在我們平常生活的點滴中。
只要行得端,走得正,沒有害人之心,不做虧心之事,就會活得踏實、坦蕩。即使生活并不富裕、無權(quán)無勢,我們也會在這份心安中享受別人難以體驗的那種幸福,尋常百姓的樸素幸福,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那種幸福。
你要想勝人一籌,就必須了解一些求生的法則。這一切并無奧秘,只需正視事實。
這是一套生存法則,供大家參考。這套法則未必完全公允,但就如萬有引力一樣,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你可以不屑一顧,繼續(xù)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總不成功;你也可以身體力行,展開有目標的生活。
法則一:了解別人,爭取支持
請想想商政以至其他各界的領(lǐng)袖人物,他們大都知道怎樣使自己要做的事獲得別人的支持。他們會說服別人接納其觀點,也知道別人會怎樣做。
你要想獲得別人的支持,你必須知道他們最重視的是什么?他們有什么信仰和恐懼?你要說什么才可以獲得他們信任?你要駕馭別人,也必須尊重別人的自尊,同時要他感到“此事對我有益”。
你要向可信賴、經(jīng)驗豐富的人學(xué)習(xí)。例如你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就應(yīng)向一兩位老員探聽公司操作的方式。他們熟知公司的情況,可以告訴你高層的喜好,甚至告訴你晉升的秘訣。
你必須明白自己和同事“為什么”以及“怎樣”做目前的工作。你要了解人類的天性,只有這樣,你做的一切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
法則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zé)
你還必須明白:你應(yīng)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zé)。
假如你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假如你活得不快樂,責(zé)任在你自己的身上。只要你承認,目前情況是自己造成的,那么,你就可以分析,自己是怎樣導(dǎo)致如今的局面的。你是否誤信他人,或忘了提出自己的要求,或?qū)ψ约旱囊筮^低?
明白了自己的責(zé)任,你就開竅了,不會再說:“他們?yōu)槭裁催@樣對我?”你會說:“我干嗎這樣對待自己?我要怎樣自我改造,才能改變這種局面?”你明白了解決問題要靠自己,就會行動起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留意我沒說你該責(zé)怪自己,只是說你要對自己的所負責(zé)。這里的差別是很重要的。
我想要你明白的是:怎樣選擇、怎樣處事都由你自己決定,因而你應(yīng)該為結(jié)果負責(zé)。即使你童年時曾經(jīng)有過慘痛的經(jīng)歷,那時,你無力抗拒;現(xiàn)在你身為成年人,絕對可以自求多福。
你必須明白,過去的事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事還未來臨,你要知所取舍。
法則三:人之所為,多看回報
你想節(jié)食,嘴巴卻忍不??;你想冷靜,卻忍不住發(fā)脾氣;你完全不想讓步,最終卻讓步了。這樣的事不斷發(fā)生,究竟應(yīng)該怎樣解決呢?
你違反本意,是因為可以得到回報。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飲食過度。你知道吃得太多不利健康,但為求一飽口福,你欲罷不能。
假如你想停止某種行為,就必須消除這種行為會給你帶來回報的想法。假如你想影響他人的行為,就該先了解他們所求的回報是什么,要他們依你的心意行事,然后才可以得到所求的回報。
例如很多父母一聽到嬰兒哭叫,就抱起孩子哄啊哄的。孩子覺得,只要哭叫,就可以有回報,于是常常用這一招,可見不經(jīng)意的回報,可能鼓勵了你不愿見到的行為。在家庭成員之間,在雇主和雇員之間,是否也有類似的事情?
了解并掌握行為的回報,你就可以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這個原則可以令你掌控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加。
法則四:正視問題才能解決
假如你不愿意正視問題,就不可能解決問題。你必須切實了解自己的不是,不怕質(zhì)疑自己的信念與行為。你是不是太懶惰了?太膽小了?你有沒有生活目標?是不是經(jīng)常對自己失信?你不能一味替自己找借口推卸責(zé)任。推卸責(zé)任會扼殺夢想,甚至?xí)鼓阕呱辖^路。
如果你總是推委、逃避,你就永遠不能正視問題,于是也就不能解決問題。你要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要能夠從經(jīng)驗中吸取教訓(xùn),勇于抉擇,改變不符合理想的現(xiàn)狀。
法則五:行動才有回報
人家怎樣看你,會嘉許還是懲罰你,都取決于你的行為。
換言之,行動才是最重要的。你心里想什么,人家不會在意。無論你有什么思想或大道理,假如不付諸實施,就沒有任何價值。比如,醫(yī)生明知你已氣息奄奄,卻不聞不問,你還是死定了;明知你的婚姻已經(jīng)出現(xiàn)危機,還不努力補救,婚姻最后一定以離婚收場。你只有切切實實改轅易轍,才能改變生活。
請行動起來,為生活做一些事。這些事可以是健身,可以是重返校園,也可以是尋找新工作,總之,行動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新的動力。
你會認識新朋友,找到新機會,不久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多姿多彩。
法則六:不要認命
人生不可能沒有困難和煩惱。有些人可能家庭生活一帆風(fēng)順,工作上卻不順利;有些人則相反,工作如意,家庭卻一塌糊涂。接受這個事實,你就不會把每個問題都看成是危機,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人生旅途上的敗將。
你就是你自己的經(jīng)理人,必須講求效率,爭取豐厚回報。假如你目前不是一個好經(jīng)理人,那就得振作起來,下決定解決問題,而不是逆來順受。
你要為自己制定全盤的計劃,不要任由命運擺布。要明白:你應(yīng)該得到的一切不該比別人差,你要為自己努力。
如果你不求大富大貴,可能日子過得很舒服,但是這種生活暮氣太重,未必真是福氣。
要為自己做一個好經(jīng)理人,你必須走出舒服的樊籠,為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而更加勤奮聰明地工作。
法則七:認定目標,全力爭取
我確認,假設(shè)有一個精靈從瓶子里蹦出來說:“請告訴我你要什么?”多數(shù)人會張口結(jié)舌,不知道要什么好。他們大概會說:“不要什么?!钡沁@可不行。你必須認定自己的目標。
我建議你快一點兒制定大計。如果你想跟郭建立更親密的關(guān)系,不要等他們長大了再做,那時已經(jīng)沒有用了。那時,當(dāng)你發(fā)覺自己錯過了機會,你會追悔莫及的。
對你來說,成功是什么?成功的感覺是怎樣的?你會怎樣爭取成功、在哪里爭取、和誰一起爭???你必須大膽構(gòu)思,但是不能脫離現(xiàn)實。如果你已45歲,既不能跳又不能跑,卻想做一個職業(yè)運動員,那就太不切實際了。你可能要選擇其他的目標。
假如你的目標很高或很不尋常,請不要怯于啟齒。不少東西即使你提出要求,都未必得到;連要求都不提出,就更不用說了。你在報紙上登廣告賣二手車,要價7000美元,有人會出9000美元買嗎?因此,目標不要定得太低,否則你終生會做著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
切記,你的目標必須務(wù)實,更要清晰。只有當(dāng)你制定了目標,你才可以為這目標努力奮斗,最終實現(xiàn)你心中的理想。
3.看見的或看不見的感動,我們都曾經(jīng)過,然后在時間的穿梭中,一切成為了永恒!
4.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后恢復(fù)正常。人的優(yōu)雅關(guān)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9.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fēng)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BY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