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落后鄉(xiāng)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當船開動后教授問船夫:“你會數(shù)學嗎?”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會?!?教授又問船夫:“你會物理嗎?”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會?!苯淌谟謫柎颍骸澳悄銜糜嬎銠C嗎?” 船夫回答:“對不起,我不會?!?br />教授聽后搖搖頭說道: “你不會數(shù)學,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會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會用計算機,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總共失去六分之四…”
說到這兒,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云,隨后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船夫問教授: “先生,你會游泳嗎?”教授愣一愣答道: “不會。沒學過?!?
船夫搖搖頭說道: “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感悟:人不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故事中的教授是數(shù)理方面的專家,便認為數(shù)學、物理、計算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不能了解這些學問,人生似乎沒什么意義了。這也是一種“專家心態(tài)”。對船夫來說, 會不會這些有什么關系,最重要的應該是“活”下去的能力, 在緊要關頭,教授所專長的一切都沒用了,只有會游泳才能保命。 命都沒了,還談什么人生目的?
在工作中,經(jīng)常能聽到:這位員工雖然不夠機靈、缺乏創(chuàng)意,但他做事不計較、不用心機; 那位員工可能表達能力不好,可是他執(zhí)著認真、實事求是。我的“優(yōu)點”他沒有,可別忘了,他的優(yōu)點我也欠缺??!
規(guī)勸:不要小看其它人, 更別一味用“我”的標準做為對錯、好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