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較便捷的手法來解決一些管理上的問題,與原來的“舊”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應用在中高層管理上,而舊七手法主要應用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應用于一些管理體系比較嚴謹和管理水準比較高的公司。
其實品管新七大手法與原品管七手法一樣,不僅用在品質管理上,還可以應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筆者希望各位讀者不要為品管所迷惑,而要學習它們的精神實質,把它轉化為一種思維模式放在大腦中,這樣有利于工作和能力的提升。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的企業(yè)通過運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現(xiàn)場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大大地改善了產品的品質,使日本的產品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品管七大手法的運用,提升了日本產品的水平,是日本產品走向世界的原動力。70年代初,日本人大力推行QCC活動,除了重視現(xiàn)場的數(shù)據(jù)分析外,并逐步運用一些新的品管手法,對工作現(xiàn)場伙伴的情感表達和語言文字資料進行分析,并逐漸演譯成新的品管手法。1972年,日本科技聯(lián)盟之QC方法開發(fā)委員會正式發(fā)表了“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將散漫無章的語言資料變成邏輯思考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事先考慮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過運用系統(tǒng)化的圖形,呈現(xiàn)計劃的全貌,防止錯誤或疏漏發(fā)生。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指:親和圖(也稱KJ法)、關聯(lián)圖、系統(tǒng)圖、過程決定計劃圖(PDPC法)、矩陣圖、矩陣數(shù)據(jù)解析法、箭線圖七種。
親和圖:將資料或信息分類歸納,理順關系
關聯(lián)圖:把與現(xiàn)象和問題有關系的各種因素串聯(lián)起來
系統(tǒng)圖:將要實現(xiàn)的目的展開尋找最恰當?shù)姆椒ā?/span>
過程決定計劃圖:如何做一個完整的計劃
矩陣圖:找出眾因素之間關系和相關程度的大小。
矩陣數(shù)據(jù)解析法:對多個變動且復雜的因素進行解析
箭線圖:對事件做好進程及計劃管理
主要談談親和圖和關聯(lián)圖:
第一章 親和圖
一. 親和圖簡要說明
親和圖是1953年日本人川喜田二郎在探險尼泊爾時將野外的調查結果資料進行整研究開發(fā)出來的。
親和圖也叫KJ法,就是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種數(shù)據(jù)、資料,甚至工作中的事實、意見、構思等信息,按其之間的相互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使問題明朗化,并使大家取得統(tǒng)一的認識,有利于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在解決重要問題時,將混淆不清的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整理,以使問題得以明確,使用親和圖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通過親和圖的運用,可使不同見解的人統(tǒng)一思想,培養(yǎng)團隊精神。
親和圖分類通常是根據(jù)人員來分的,可以分為兩類:
個人親和圖:是指主要工作由一個人進行,其重點放在資料的組織整理上。
團隊親和圖:由2個或2個以上的人員進行,重點放在策略,再把所有成員各種意見整理分類。
二. 親和圖法的應用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世界都有多種因素影響它、左右它、或多個事件有多個因素影響它左右它,我們可以運用親和圖來理順這些關系。以下情況都可以使用親和圖。
1. 用于掌握各種問題重點,想出改善對策;
2. 用于研究開發(fā)、效率的提高;
3. 討論未來問題時,希望獲得整體性的架構。如本公司應如何導入TQM?
4. 討論未曾經歷之問題時,藉此吸收全體人員看法,并獲知全貌。例如:開發(fā)新產品時、市場調查和預測;
5. 針對以往不太注意的問題,而從新的角度來重新評估時;
6. 獲取部屬的心聲,并教育部屬,貫徹公司方針。
三. 親和圖的特點
1) 從混淆的事件或狀態(tài)中,采集各種資料,將其整合并理順關系,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
2) 打破現(xiàn)狀,讓所有相關人員產生新的統(tǒng)一;
3) 掌握問題本質,讓有關人員明確認識;
4) 團體活動,對每個人的意見都采納,提高全員參與意識。
四. 親和圖法制作步驟
親和圖的制作較為簡單,沒有復雜的計算,個人親和圖主要與人員有很大關系,重點是列清所有項目,再加以整;而團隊親和圖則是需要發(fā)動大家的積極性,把問題與內容全部列出,再共同討論整理。一般按以下九個步驟進行:
1. 確定主題,主題之選定可采用以下幾點的任意一點:
• 對沒有掌握好的雜亂無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 將自己的想法或小組想法整理出來;
• 對還沒有理清的雜亂思想加以綜合歸納整理;
• 打破原有觀念重新整理新想法或新觀念;
• 讀書心得整理;
• 小組觀念溝通。
2. 針對主題進行語言資料的收集,方法有:
• 直接觀察法:利用眼、耳、手……等直接觀察;
• 文獻調查法;
• 面談調查法;
• 個人思考法(回憶法、自省法);
• 團體思考法(腦力激蕩法、小組討論法)。
3. 將收集到的信息記錄在語言資料卡片上,語言文字盡可能簡單、精練、明了。
4. 將已記錄好的卡片匯集后充分混合,再將其排列開來,務必一覽無遺地攤開,接著由小組成員再次研讀,找出最具親和力的卡片,此時由主席引導效果更佳。
5. 小組感受資料卡所想表達的意思,而將內容恰當?shù)赜枰员憩F(xiàn)出來,寫在卡片上,我們稱此卡為親和卡。
6. 親和卡制作好之后,以顏色區(qū)分,用回形針固定,放回資料卡堆中,與其他資料卡一樣當作是一張卡片來處理,繼續(xù)進行卡片的匯集、分群。如此反復進行步驟5的作業(yè)。親和卡的制作是將語言的表現(xiàn)一步步提高了它的抽象程度,在匯集卡片的初期,要盡可能地具體化,然后一點一點地提高抽象度。
7. 將卡片進行配置排列,把一疊疊的親和卡依次排在大張紙上,并將其粘貼、固定。
8. 制作親和圖,將親和卡和資料卡之間相互關系,用框線連結起來。
框線若改變粗細或不同顏色描繪的話,會更加清楚。經過這8個步驟所完成的圖,就是親和圖。當資料卡零散時造成混淆,如果完成親和圖,便可清晰地理順其關系。
9. 親和圖完成后,所有的相關人員共同討論,進一步理清其關系,統(tǒng)一大家的認識,并指定專人撰寫報告。
第二章 關連圖
一. 關連圖的簡要說明
關連圖就是把現(xiàn)象與問題有關系的各種因素串聯(lián)起來的圖形。通過連圖可以找出與此問題有關系的一切要圖,從而進一步抓住重點問題并尋求解決對策。
二. 關聯(lián)圖法的應用
1. QA之方針展開與決定。
2. CWQC導入之推展時。
3. 市場抱怨處理或不良品問題點掌握。
4. 采取預防措施時。
5. 小團隊活動的效果性推展。
6. 明確事件的內容和關系時。
三. 關聯(lián)圖的特點
1) 容易掌握關連關系,而有效的掌握重點。
2) 組員的共識容易形成,并增長見聞。
3) 對要因復雜的比其他手法,更易處理要因關連關系。
4) 表現(xiàn)形式不受拘束,圖形可自由書寫。
5) 不同成員圖形呈現(xiàn)不同面貌,但結論應很相近。
四. 關聯(lián)圖法制作步驟
1. 決定主題,并依主題決定動作成員。
2. 列舉原因,預先由主席定義主題,并要求成員預先思考,收集資料。
3. 整理卡片。
4. 集群組合,以推理將因果關系相近之卡片加以歸類。
5. 以箭頭聯(lián)結原因結果,盡量以為什么發(fā)問,回答尋找因果關系。
6. 檢討整體的內容,可以再三修正,并將主題放于中間。
7. 粘貼卡片,畫箭頭。
8. 明確重點、將重要原因加以著色。
9. 寫出結論、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