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鮑鵬山講師,鮑鵬山聯(lián)系方式,鮑鵬山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鮑鵬山 2022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百家講壇特邀嘉賓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鮑鵬山:今天,拿什么來拯救我們自己
2016-01-20 65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短短三十八個字,孔子如此敘述了自己的一生。 此可謂史上最短的一篇自傳。后來幾乎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心向往之的完美人生??鬃铀_到的人生高度、寬度和深度,兩千五百多年來,不斷被闡發(fā);不斷激勵著每一代中國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鮑鵬山談—— 先賢的為人處事(與人相處)之道 一、己與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偉大先賢孔子的這句話,簡潔地概括了“己”與“人”的關(guān)系,已被鐫刻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廳。這句話到底講了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深意何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論語》里面兩次出現(xiàn),孔子在回答冉雍和子貢這兩個學(xué)生的兩個不同問題時,都說過這樣的話,這還不包括他和子貢、曾參談話時暗示過的兩次。與此相關(guān)聯(lián)的思想表述就更多了。所以,我甚至以為,不是“仁”,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為, “仁”,其實正是講的“二人”,講的就是人己關(guān)系,群己關(guān)系。而這些關(guān)系的底線就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可以說,“仁”是概念,而“恕”是這個概念的最基本內(nèi)涵。按照孔子的解釋,這是一個人可以終生奉行并應(yīng)該終身奉行的人際關(guān)系、族群關(guān)系、國家關(guān)系的基本準(zhǔn)則。 2、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的先賢有許多這方面的論述,比如“仁者愛人”、“溫良恭儉讓”、“寬囿”、“忠恕”等等,但是,這些觀念今天似乎已經(jīng)不那么被尊崇了,難道過時了? 只要人還需要交往,需要在人群中生活,這些觀念就永遠不會過時。很簡單,不是別人需要我們愛,需要我們寬宥,需要我們謙讓,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別人的愛、寬宥和謙讓。而愛、寬宥等等,只能由人群提供,而人群中有沒有這些,有沒有愛,就看我們組成人群的每一個人心中有沒有愛。如果我們心中沒有愛了,我們生活的族群也就沒有愛了,我們還能到哪里去尋找愛?我們的愛的需求到哪里去滿足?儒家倫理學(xué)的起點就是“反躬自問,推己及人”。 其實,我們需要愛,是因為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脆弱而不夠強大的;我們需要寬宥,是因為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有缺點而不夠完美的。簡言之,愛,基于我們自身人性上的匱乏。人性不變,愛、寬宥、謙讓就永遠是我們的渴望。 至于“溫良恭儉讓”,這是子貢對老師孔子個性氣質(zhì)的描述,后來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氣質(zhì)。這種整體氣質(zhì),體現(xiàn)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積淀的古老民族的文明和教養(yǎng),也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深沉的內(nèi)涵和深藏的力量。這種力量,淡定,含蓄,強大而不張揚,堅韌而不尖銳,恒久而不保守,穩(wěn)定而不頑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熏陶出這樣一種偉大的民族氣質(zhì),實在珍貴,我們不能只用幾十年的時間,通過對自身文化的放棄,毀掉這樣的氣質(zhì)。今天網(wǎng)絡(luò)和現(xiàn)實中到處可見的暴戾之氣、潑婦街罵、流氓街斗、潑皮腔調(diào),甚至大學(xué)教授專家學(xué)者所不能免,實在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墮落和文化恥辱。 其實,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爭論,野蠻不是力量,文明才是力量;暴力不是力量,正義才是力量。 二、尊重與自重 1、媒體呼吁人們在公共場所要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一種很重要也很基礎(chǔ)的社會關(guān)系,它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如何形成的? 你所說的“媒體呼吁人們在公共場所互相尊重”,有些媒體是,有些媒體卻未必如此。不少媒體尤其是網(wǎng)絡(luò)媒體發(fā)表的文章,不講邏輯,不講道理,只有情緒的宣泄和對對方的毫無學(xué)理意義的冷嘲熱諷。這種文風(fēng)與文革文風(fēng)有著明顯的血脈關(guān)系,但可悲的是,這類文章卻最為受眾叫好,因為受眾需要的,也不是心平氣和的思考和對對方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對對方做事實或價值反駁,他也只需要情緒的宣泄。這是一個宣泄的時代。但是,一個大國,非理性的作者和非理性的受眾甚囂塵上,是危險的。因為,大國之力量的最終體現(xiàn),乃是國民的強大,而國民強大的最終體現(xiàn),不是國民的暴力,而是國民的思想能力。一個文明古國,一個有著幾千年文章歷史的古國,非理性的情緒宣泄的文字充斥媒體,更是文明的恥辱。 從傳播學(xué)的角度講,越是沒有論證過程、越是蠻不講理、越是極端偏激的言論,傳播得越快越廣,很多人深諳此道,以此博取眼球。但是,這類言論,傷害的是他人、傷害的是社會的良知和理性。所以,孔子討厭巧言令色,要人們說話慢一點:“仁者,其言也讱?!比实碌娜?,說話慢一點,不要不經(jīng)過大腦就滔滔不絕。 其次,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征,正如到處充斥謾罵是不文明的表現(xiàn)一樣。 2、人在社會中應(yīng)該尊重別人什么?同時靠什么讓自己被尊重?尊重與自重,二者是排斥的還是相輔的? 尊重他人,有兩種層面: 一,無條件的尊重。就是尊重任何一個人的人格、人權(quán)和人生。不能無端侮辱一個人的人格,不能無端剝奪一個人的人權(quán),不能無端妨害一個人的生活。這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底線。 二,有條件的尊重。比如一個人貢獻大,人品好,會獲得更多的尊重。孟子就講過受人尊敬的三個條件:地位高、年紀(jì)大、德行好。這種有條件的尊重或尊重必須有條件,是有一定道理和正面價值的,它會促使人們道德上進,促使人們做出更大的成績和貢獻。所以,一方面我們倡導(dǎo)無條件的尊重,但是,也要提倡有條件的尊重。沒有無條件的尊重,文明沒有底線;沒有有條件的尊重,文明不會進步。 每一個人,既有權(quán)利獲得他人的無條件尊重,也有義務(wù)爭取他人的有條件尊重。 無條件的尊重體現(xiàn)的是社會的文明,有條件的尊重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無條件的尊重是保護力,保護人的基本權(quán)利;有條件的尊重是提升力,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三、爭與讓 1、人們說公共場所的爭執(zhí)往往起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有多少事是大事呢?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不正是從這些小事反映出來的嗎? 孔子說:“其爭也君子?!笨鬃硬环磳?,但他要求人們不要有小人之爭,他要的是君子之爭。君子之爭有兩個內(nèi)涵:一,君子所爭之物:是非;二,君子之爭之手段:規(guī)則。那今日市場經(jīng)濟,人們在市場上爭利,是君子還是小人?爭正當(dāng)?shù)睦?,就是君子,爭不正?dāng)?shù)睦?,就是小人。用正?dāng)?shù)氖侄螤?,就是君子;用不正?dāng)?shù)氖侄稳?,就是小人。正?dāng)?shù)睦麨椤笆恰?,不正?dāng)?shù)睦麨椤胺恰?。所以,君子爭是非,并不是說君子不爭利,利與是非不是同一邏輯層面的東西,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關(guān)系,而是互相包含的關(guān)系,利中包含著是非,君子爭利,就是爭利中的是非。比如,國家人民之利,就為“是”,貪官污吏奸商之之利,就是“非”;個人合法權(quán)利,就為“是”,不合法之利,就是“非”。維護個人的合法權(quán)利,在儒家看來,就是君子維護正義,而不是所謂小人爭利。有人說,儒家文化不適應(yīng)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不適應(yīng)競爭的年代,這是誤解,儒家不反對競爭,恰恰相反,儒家是非常具有競爭性的學(xué)派,只不過它特別注意競爭手段的合乎道德,于是儒家特別著力為競爭制定規(guī)則——它反對無規(guī)則的爭。儒家特別強調(diào)程序正義,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種精神,非?,F(xiàn)代,非常重要。 雞毛蒜皮之爭,往往出于意氣。這樣的爭,是儒家反對的??鬃诱f:“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把這種出于一時意氣的無原則之爭,看成是人的迷惑。孟子把“好勇斗很, 以危父母”(《孟子·離婁下》)看成是五不孝之一。荀子說“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艘?,憂忘其身,內(nèi)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保ā盾髯印s辱》) 為什么儒家三巨頭都反對這樣的意氣之爭?因為這樣的爭,沒有價值,反而要傷害價值。文明的人,盡量不要卷入意氣之爭。文明的社會,要盡量減少這樣的義氣之爭。 2、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F(xiàn)在人似乎覺得中國傳統(tǒng)的忍讓觀太陳腐了。那么何事該爭?何時該忍?大家都忍讓,壞風(fēng)氣會不會橫行霸道?好人會不會永遠受氣? 這事不能一般而論,要看情況。原則上的事,事關(guān)基本權(quán)利的事,不能老是提倡忍讓,因為忍讓就是讓渡權(quán)利。一個國家搞得人民習(xí)慣性讓渡權(quán)利,既鼓勵了壞人,容易形成惡人得勢好人憋屈的社會氛圍,更糟糕的是,還可能導(dǎo)致公權(quán)力無限膨脹,損害人民利益,不利于建立服務(wù)性政府,損害政府形象和黨群關(guān)系。直言之,人民自覺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就是在為國家進步做貢獻,為改革開放做貢獻,就是愛國。而那些鼓吹“愛國”而主張犧牲國民利益的人,其實是在“害國”,因為按照他們的主張建設(shè)出來的國家,不能保護人民的權(quán)利,人民不會幸福。愛國,就是要把祖國愛成一個人民生活在其中覺得自由而幸福的國家。 中國社會在明清以后,進入非常黑暗的專制時代,面對強大的體制,人們頗感個人的渺小,反抗往往只會加重自己的損失和傷害。于是形成了類似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忍字頭上一把刀”等等犬儒哲學(xué)、奴隸哲學(xué),國民性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負面的東西,嚴(yán)重地損害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zhì),并導(dǎo)致國窮民弱,中國整體上的落后于世界,就是在明代中期開始的,我們要好好反省這種體制的后果,反省這種強大體制對人民自由空間的擠榨所導(dǎo)致的民族悲劇——鴉片戰(zhàn)爭失敗的禍根,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集權(quán)體制。 在這樣的集權(quán)體制下,人民無奈之下的“不爭”而忍讓,是我們今天要否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人在社會中,很多不是事關(guān)基本權(quán)利的時候,還是要講退讓的,不能事事占強。社會總有競奪,競奪總不能以力量為唯一勝算,總不能以一切據(jù)為己有為唯一目標(biāo),那人類社會就變成叢林,弱肉強食了。所以,人一定要學(xué)會“讓”。 人類學(xué)會“讓”了,人類文明的曙光就出現(xiàn)了。 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是我們的權(quán)力。 學(xué)會謙讓利他,是我們的道德。 四、恥與勇 1、古人說:知恥近乎勇。為什么把恥與勇放在一起?見義勇為需要勇敢,公眾場合需要有羞恥之心,這二者是什么關(guān)系? 《中庸》:“子曰:‘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比?、智、勇被傳統(tǒng)文化稱為“三達德”。喜歡學(xué)習(xí)不僅是智慧和知識的來源,其實,喜歡學(xué)習(xí)就是智慧的體現(xiàn)。試想一下,一個人喜歡學(xué)習(xí)力求上進,另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這不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兩者在智慧上的差異了么?所以,人們常常說,結(jié)局在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這就是“好學(xué)近乎知”。同樣,“力行近乎仁”,仁德是力行的結(jié)果,但是,一個人在他開始盡力實行道德時,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仁——心中無仁,她就不會盡力踐行仁?“知恥近乎勇”,有時候,做,需要勇敢;停,也需要勇敢。把正在做的錯誤的事停止下來,不僅需要抉擇,還需要決斷,決斷,否定自己,否定過去,就是勇敢。改革開放之初,黨否定文革,否定兩個凡是,檢討十年浩劫,不就體現(xiàn)出一個政黨的勇敢?有所為,是勇敢,有所不為,也是勇敢。為什么有所不為?因為知道有些事可恥的,不能做。 孔子和孟子都特別強調(diào)人的“恥感”,都特別斥責(zé)“無恥”。孟子說:“無恥之恥,無恥矣?!保ā睹献印けM心上》)那意思,就是,一個人一旦無恥——簡直沒有比它更可恥了!孟子接著說:“恥之于人大矣……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恥感對于人來說,太重要了!不以不如別人為恥,他怎么會奮起直追,趕上別人呢!可見,在孟子看來,無恥之人,就會失去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從而永遠甘居下流而不以為恥。所以,恥感,是人改變自己,脫胎換骨,追求上進的前提,也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內(nèi)在力量。這就是“知恥”和“勇敢”的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 2、羞恥感對于文明社會有多么重要?為什么人們受教育程度高了,羞恥感反而降低了? 羞恥心是孟子講到的人之為人所必備的“四心”或“四端”之一,《孟子·告子上》:“羞惡之心,義也?!焙螢榱x?義就是“宜”,就是行為的正當(dāng)性。所以,沒有羞恥心的人,是沒有正義感沒有是非不知好歹的人,是不能正確把握自己約束自己的人;缺少羞恥感的社會,也一定是缺少正義的社會。 我不認為受教育程度高了,羞恥感反而會降低這種說法。古往今來,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也沒有過這種違背基本良知的觀點,除了什么“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和張春橋的所謂“知識越多越反動”等為代表的文革時期的觀點、民粹主義觀點。 但是,正如你所說,在中國的今天,我們確實看到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者,甚至某些專家學(xué)者的表現(xiàn),比起那些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更加的厚顏無恥,其言行更加粗鄙下流。但是,這種奇怪的非正常情況的出現(xiàn),不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更多的教育”,而是他們受到了“無恥的教育”——我這里講的“無恥的教育”,有兩個含義:一,沒有 “羞恥感”的教育。這種教育只有知識傳授和專業(yè)技術(shù)訓(xùn)練,缺乏諸如孟子“四心”之類的良知教育,在這種教育中,“教育程度”的高低,只在于知識和技術(shù)的多少,而無價值觀的教育,也就是說,沒有關(guān)于“羞恥感”的教育;二,更糟糕的是,有些教育本身就是有嚴(yán)重價值觀錯誤甚至是可恥的,就是人稱“洗腦”的教育。 五、恕與責(zé): 1、孔子的弟子評價老師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鬃尤绾握莆諏捤∨c苛責(zé)的尺寸? 有兩個層面值得注意。第一,孔子對人的很多缺點都是寬恕、并提倡大家寬恕的,他唯一不寬恕的,就是對別人的不寬恕。 第二,要分清公德和私德,要分清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要分清知識問題還是價值問題。就是說,公德問題,價值問題,不能含糊,公共生活領(lǐng)域,不能含糊,對違背公德的行為,對在公共生活領(lǐng)域損害公共利益的人和事,對于缺少良知唐突價值的人,必須嚴(yán)肅以待。因為不這樣就不能清潔世道,不能維護社會正義。但是,在私人生活領(lǐng)域,對一個人的私德,對于一個人知識上的不足或認知能力上的缺陷,則應(yīng)該予以最大程度的寬容。 有一次,樊遲陪著孔子散步,問老師如何才能消除心中的惡??鬃诱f:“攻其惡,無攻人之惡”——批判自己的錯誤,不攻擊別人的缺點,就是消除內(nèi)心的惡。(《論語·顏淵》) 可見,孔子把對別人的不寬恕看成是惡。所以,我前面說,孔子宣揚寬恕,踐行寬恕,他不寬恕的,就是對他人的不寬恕。 他的另一個學(xué)生端木賜子貢喜歡攻擊別人??鬃诱f:“賜啊,你就那么好嗎?要叫我呀,可沒有閑功夫去指責(zé)別人,我努力自己做好還來不及呢?!保ā墩撜Z·憲問》) 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真的需要適度的寬容,或者最大限度的寬容。 艱難的人生,需要寬容的社會。 脆弱的人性,需要慈悲的情懷。 子張向孔子問怎樣才算仁??鬃诱f:“能在天下做到五點,算是仁了?!弊訌堈f:“請問哪五點?”孔子說:“恭寬信敏惠?!保ā墩撜Z·陽貨》) 這五個字里,都是善待別人的,沒有一個字是苛刻待人的。 2、孔子是個好好先生嗎?對什么樣的人與事又不應(yīng)該“恕”呢? 好好先生在孔子看來是“鄉(xiāng)愿”,是被孔子斥責(zé)為“德之賊”的人??鬃拥膶捜?,如上所述,是私德或私人生活以及知識上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對于唐突價值、缺乏良知、危害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的行為,孔子在往往疾言厲色,毫不鄉(xiāng)愿。就是這個如此“寬容”的孔子,卻也是很“苛責(zé)”的人。 比如,他斥責(zé)三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斥責(zé)“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在這些地方,我們看到了一個方正剛直的孔子。 3、在人與人相處中,孔子也很強調(diào)“忠”。它與“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 “忠” 的定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但問題是,每個人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愛好。簡單地以為自己想要的別人也一定想要,從而一定讓別人要,就是強加于人,是好心而辦的壞事。這類情景生活中太多了。 孔門師徒對此是有警惕的??鬃泳蛣襁^子貢:“給朋友忠告并好好引導(dǎo)他。但若對方不聽,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顏淵》)子游說“對待君主過于殷勤,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過于殷勤,就會被疏遠” (《論語·里仁》),除了對君,對友,對父母,也要適可而止: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 可見,忠,只是相對真理。它是一柄雙刃劍。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它還會被壞人利用。壞人假冒對我們“忠” ,來代替我們選擇和思想,從而奴役了我們的靈魂。如果說武力的壓服和專制是強奸民意,那么,以“忠” 的面目來實現(xiàn)的專制,就是誘奸民意。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論語》中出現(xiàn)兩次,我以為,“恕”是孔子最偉大,最人道,最人權(quán)的思想。 特別需要指出的,也特別有意思的是,“恕”所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恰恰是對“忠”的片面性的糾正,是對“忠”有可能導(dǎo)致的嚴(yán)重后果的預(yù)防。 六、德與怨: 1、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也不贊成“以德報怨”,而要“以直報怨”。可是生活中有許多““以德報怨”例子不是都把矛盾化解了嗎? 關(guān)于如何報怨,有三種選擇: 第一,以怨報怨;第二,以德報怨;第三,以直報怨。 我們來看看孔子的回答:“如果你以德報怨,那你拿什么來報德呢?正確的做法是:用公正來對待仇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首先,我們看,孔子沒有說“以怨報怨”。這是必須堅決摒除的選項。理由很簡單:以怨報怨時,你將墮落到與你要報復(fù)的人同一境界,你將失去報復(fù)他的道德優(yōu)勢和正當(dāng)理由,無正當(dāng)性的報復(fù)不僅無助于建立道德價值,反而是對道德的再一次破壞。 其次,孔子不是說“以德報怨”不可以,他只是認為不應(yīng)該提倡,不值得作為一個道德命題來討論。具體到某一個人,針對某一件事和特定的一個人,如果他愿意,他是可以“以德報怨”的,并且能這樣做還可能是很可貴的——如你所說,往往還能化解矛盾。 但孔子作為一個倫理學(xué)家,他要考慮的是倫理學(xué)的秩序與平衡: 假如一個人做了壞事,我們提倡以恩惠來報答他,那么,另外一個人做了好事,我們應(yīng)該怎樣報答他?孔子這個反問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倫理內(nèi)涵?;卮疬@個反問的答案有兩個: 第一,以德報德,第二,以怨報德。 第二個選項顯然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就剩下了:以德報德。 結(jié)果是:以德報怨,以德報德。 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他得到的社會或他人的報答是一樣的:德。 這實際上就是打擊好人,而慫恿壞人。 一個人做壞事理當(dāng)受懲罰,付出代價,這樣才能讓人不敢做壞事; 一個人做了好事理當(dāng)有好報,這才會鼓勵人們做好事。社會就應(yīng)當(dāng)形成這樣的風(fēng)氣和大環(huán)境。 “以德報怨”還會使道德自身很尷尬,道德自身被置于一個或有或亡的危險境地。為什么呢? 因為,正如上面分析的,“以德報怨”使得一個人,做好事也好,做壞事也好,結(jié)果一樣——道德約束力沒有了。 其次,從道德的角度講,當(dāng)?shù)赖乱笕藗儗娜恕耙缘聢笤埂睍r,道德首先就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職責(zé)。“以德報怨”這個命題更糟糕的地方就在這里:它把“道德”當(dāng)做獎品,贈送給做壞事的人了。 孔子實際上在提醒我們:道德一旦極端化,不僅會取消自身,甚至?xí)q為虐——它使得做壞事不但沒有成本,還有報酬。 所以,“以德報怨”,看似“道德”,實際上倒是起了不道德的作用: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無忌憚,不用擔(dān)心承擔(dān)什么后果。 可見,提倡“以德報怨”不但不能促進道德,反而要“促退”道德。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報怨”的觀點:用公正來對待仇怨。即使是壞人,他也應(yīng)該得到公正的對待。既不特別寬恕他,更不過分報復(fù)他,讓他得到他該得到的。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