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發(fā)行量:美國物價便宜的秘密
美國物價真便宜
在美國生活和工作的中國人,一個重要的感慨就是,當?shù)匚飪r便宜,而且長期穩(wěn)定。很少像國內物價,大部分商品年年上漲。
我在國內的普通超市購物時,經常會有意識的將同樣商品美國的物價相比較。以下是一些關于我在中美購買食品的形象比較:
美國超市,買足三天吃的食品,結賬時只有十幾塊錢;
中國超市,買足三天吃的食品,結賬時一定過百元錢。
美國超市的食品價格,往往十分低廉,如
每磅新鮮蝦0.99元,
每磅排骨1.39元,
每磅三文魚1.99元,
每磅加州橙0.39元,
每磅美國蛇果0.69元,
每盒雞蛋24枚1.09元,
每加侖牛奶折合每升0.55元。
開車住別墅一月1000元。
如果是三口之家,經常在家做飯,每月食品消費200元,經常在外吃飯,每月消費400元就夠了。
如果開車,87號油(相當于國內93號或92號)的價格,每加侖大約3元錢,折合每升0.8元。
所以,一個人在美國生活,如果生活的檔次規(guī)劃為:吃飯,經常有海鮮;租房,在有停車位的花園別墅;開車,因基本無過路費停車費只花油錢。那么,一個月1000元足夠。
粗略比較只需絕對值。
注意,美國的元當然是美元,但可以直接按數(shù)字與中國比較。因為,普通中國白領與美國白領收入的絕對值是接近的,如中國白領月薪8000元,美國8000美元。由于物價貴賤都是相對于收入來說,因此,粗略比較美國物價和中國物價,可以直接按數(shù)字比較。
許多美國大學生畢業(yè)后,工作不到一年就可以買奔馳寶馬,因為3萬元就可以買一輛好車。相比之下,中國許多白領,工作十年后,也很難購買至少50萬元的好車。因為,高物價高房價已經壓得他們只能喘氣了。
那么,美國物價便宜的秘密在哪兒呢?
重在貨幣發(fā)行量!
美國法律規(guī)定,貨幣發(fā)行量不得超過GDP的70%,但中國已經超過200%。
1990年中國貨幣總量1.53萬億,2011年達到了89.56萬億。21年間,翻了58.53倍,而美國貨幣總量同期只增加了1.99倍。
貨幣發(fā)行的泛濫和無約束,將會稀釋全民財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物價的不斷上漲。
各位,現(xiàn)在明白為什么買同樣的商品,比10年前、15年前貴得多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