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
1.上德不德:道-純宇宙意識能量之天德不自持有德。德與道同在, 化生萬物, 但本源的德沒有任何主觀上表現(xiàn)的意愿。 在語言和思維的人類出現(xiàn)后, 對天德的感悟和遵守, 并應(yīng)用到個體生活當(dāng)中, 這是人類對本源具有本源德性的認(rèn)知和傳承。而隨著人類的進(jìn)步, 人類便把本源德性定義為仁、 義、 禮、智、信等不同德的定義。本源德性是整體、 源頭, 是無我、 無私的,人類層次的德是與天德對立的統(tǒng)一體,即天德本源的無我、 無私的,與生存物質(zhì)層面人類的個體有我、 有私的對立平衡。
2.下德: 人類普遍認(rèn)同的德行
3.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本源德性任萬物自然而為,無私心作為,不求任何回報
4. 有以為:有滿足個體欲望的期待
5. 上仁:先天本性的仁慈
6. 上義:后天的意識行為規(guī)范,公正,仗義
7. 上禮:后天的人間行為規(guī)范體系
8. 莫之應(yīng):未得到完全的響應(yīng)
9. 則攘臂而扔之:“攘臂”為卷起袖子,伸出手臂; “扔”為強(qiáng)力拉扯
10. 前識者:前面所說的那些行為
11. 厚:道的本源能量
12. 薄:道的表象顯現(xiàn)
13. 彼:欲望的浮躁
14. 此:靜根
[句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道-純宇宙意識能量的本源德性沒有樸散為人類意義上的德,所以有德根存在;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后天的人類之德性已失去本源德性的完整性,也就失去至高無上的本質(zhì)天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道的本源德性成就宇宙萬事萬物的顯現(xiàn),不求任何回報;后天的德性追求個體的欲望,期待回報。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善的人依先天本性和善順勢而為;重義的人為個人后天意識而有所作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
高層次的禮儀依后天規(guī)范模式而為,得不到響應(yīng),倡導(dǎo)者振臂疾呼使人強(qiáng)從。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由此可見,人類先背離道的天人合一,然后漸失本源德性、失去了本源德性就漸漸失去了仁善,失去了本源仁善就失去了正義,失去了正義便取法于禮儀。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禮儀失去了道德本源誠信的承載,人類迷失于欲望,禍亂由此開始。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上述禮儀規(guī)范由道的最表層的浮華顯現(xiàn)而來,是人類背道離德,誤入片面?zhèn)€人私欲的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
因此, 修道明德的人要立根于道德的敦厚, 而不居于表層的淺薄;存心篤實,而遠(yuǎn)離浮華。
故去彼取此。
因此,要舍去浮華,立根與本源篤實。
[譯文]
道-純宇宙意識能量的本源德性沒有樸散為人類意義上的德,所以有德根存在;后天的人類之德性已失去本源德性的完整性,也就失去至高無上的本質(zhì)天德。道的本源德性成就宇宙萬事萬物的顯現(xiàn),不求任何回報;后天的德性追求個體的欲望,期待回報。上善的人依先天本性和善順勢而為; 重義的人為個人后天意識而有所作為。高層次的禮儀依后天規(guī)范模式而為,得不到響應(yīng),倡導(dǎo)者便振臂疾呼使人強(qiáng)從。
由此可見,人類先背離與道的天人合一,然后漸失本源德性、失去了本源德性就漸漸失去了的仁善,失去了本源仁善就失去了正義,失去了正義便取法于禮儀。禮儀失去了道德本源誠信的承載,人類迷失于欲望,禍亂由此開始。上述禮儀規(guī)范由道的最表層的浮華顯現(xiàn)而來,是人類背道離德,誤入片面?zhèn)€人私欲的開始。
因此, 修道明德的人要立根于道德的敦厚, 而不居于表層的淺?。淮嫘暮V實,而遠(yuǎn)離浮華。因此,要追舍去浮華,立根與本源篤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