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地推自己,我們必須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準備:一個是心智,一個是知識,一個是技巧。
★心智講的是一個人愿不愿和敢不敢的問題。有一句話說:“別人手中的火柴始終不能點燃你心中希望的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知識講的是一個人懂不懂和透不透的問題。在春秋戰(zhàn)國時刻有一個趙闊,他善于紙上談兵,請問他懂不懂?很懂,就是一針見血。(但是他不會,只會談而已)。知識講的就是專業(yè)性,也就是一針見血。培訓行流行一句話很有意思“等你成為專家之后一切隨你而來”,講任何一個人都必須要專業(yè),專業(yè)說話才有力量。
麒宇人力陳麒宇導師:我看看這位先生的手臂。你這怎么有個紅痣,我告訴你這里有紅痣一般是癌癥的前期征兆,如果我是醫(yī)生的話,你害不害怕?
學員:害怕。
陳麒宇導師:這就是專業(yè)性。
★第三個問題就是技巧,就是你會不會?馬謖和趙闊都是這樣,他們會談,但是不會。
我們具體來講:
心智:
一個人要正直,我認為不夠正直的人是絕對沒有一幫“粉絲”的。同樣我們在琢磨張朝陽、馬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結果,他們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周圍都有一群人跟他一塊不離不棄。這個一定是有其中的道理的。在我們講談判的時候說,有一種力量叫虜敬力,指的就是一個價值觀念堅定的人,哪怕你的觀點完全反人類,只要你堅定,你就會有一幫粉絲。我們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正直一面上做堅持,那他的感召力就很強。
知識:
知識是學來的。我們講一點學習精神,深圳市有一個老師,他見到我之后,說:“李老師昨天你聽我講,今天我要聽你講”,他問了我好多問題之后,說:“搜狐就業(yè)頻道特約嘉賓李老師我把你的變成了我的,我就比你要厲害”。我覺得他好“陰險”。(其實就是學習能力強的表現(xiàn))。一個連學習都不敢的人,我們就把他的行為叫做剛愎自用。
技巧:
自我管理是不是一種能力?是。馮侖說:“我拿起一杯水喝了一口,如果喝了一個小時就是行為藝術,如果喝了一百個小時就喝死了,國家會給一些撫慰金。如果喝了一輩子水,成了木乃伊,就成了國家的文物,因為是為藝術獻身。我覺得一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一輩子里邊是太值錢了(管好了自己就能一直向前,有積累就會有成果)。那如何把握自己呢?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