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覺,道覺講師,道覺聯(lián)系方式,道覺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道德經(jīng)研究專家,國學(xué)應(yīng)用專家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道覺:《金剛經(jīng)說什么》(九)—南懷瑾老師教學(xué)講記  (劉雨虹老師記錄)
2016-01-20 47808

緣起:緬懷已乘慈云西歸的南懷瑾老師!懷著誠敬、感恩的心向南老師的德像三頂禮!

今天載出的是《金剛經(jīng)說什么》的最后一部分,南老師對全部講解做了總結(jié)。南老師于九十年代初在臺灣講解《金剛經(jīng)》,南老師的學(xué)生劉雨虹老師所作的講記,南師命名《金剛經(jīng)說什么》。版本于90年代初首先由大陸部分大專院校出版,旋即流通全國和世界各地。有無數(shù)的人修學(xué),很多學(xué)者研習(xí)過。該書雖然是以講金剛經(jīng)為主線,但在全過程中對佛法的整體概況以及修行的基本原理也做了精當?shù)慕榻B。言語道斷,讀者展卷伊始便知南老師教學(xué)的難得可貴之處十分稀有。敬愛的老師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復(fù)興四處奔走灑費心血。他老人家博古通今,對中外古今文化、歷史、政治、哲學(xué)、經(jīng)濟的了解、研究的深邃程度令海內(nèi)外學(xué)者、學(xué)人驚嘆感佩不已。他老人家講學(xué)的一大特點是最早用白話語體文,以生動活潑、優(yōu)美、深入淺出、多角度引申比喻的文學(xué)藝術(shù)語言,針對不同對象因材施教、指導(dǎo)學(xué)人的修學(xué)實踐,其教學(xué)方法真可謂契入佛理廣施善巧方便,令聽、讀者心中點頭贊嘆不已。從九十年代以后,很多大陸學(xué)者、學(xué)生都是從已發(fā)行的他的30多部著作中受益開始學(xué)習(xí)研究傳統(tǒng)文化和儒釋道思想精髓的。在學(xué)習(xí)《金剛經(jīng)說什么》前,這里也再次感恩辛勤記錄、校對這部講述稿的劉雨虹老師!現(xiàn)在再次復(fù)制南老師的《金剛經(jīng)說什么》一是緬懷紀念南懷瑾老師,二是為了使未謀面的習(xí)學(xué)者了解南師對佛法極為深刻地融會貫通和稀有的講學(xué)風(fēng)格,以進一步與熱衷于了解和修學(xué)佛法的博友分享。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 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 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 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 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span>

  說到如來自性之相,下面重要的問題來了,講到如來法身本體,讓我們先了解一件 事情。

                    碎為微塵之后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云何。是微塵眾。寧 為多不?!?/span>

  現(xiàn)在佛又提出一個物理世界的問題了,他對須菩提講,假使有一個人,不管男人女人,把這個佛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整個的宇宙打碎了,變成灰塵,你想想看,這 樣的灰塵,數(shù)量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span>

  須菩提回答說,那多得很。佛說,什么理由呢?佛說我告訴你,假使這些灰塵,這些物質(zhì)世界的分子,乃至電子、核子,這些物質(zhì)東西是真實永恒存在的話,那我不會告訴你世界上有灰塵。這些灰塵累積起來就變成大地、山河,變成物質(zhì)世界。佛這個話是轉(zhuǎn)一個彎說的,實際上就是說,物質(zhì)世界的物質(zhì),如果經(jīng)過一個科學(xué)家來處理,把它分析到最后,變成核子、電子、原子等等,最后是空的。是空的力量形成了這樣大的威力,但最后是空的。真正高等物理科學(xué)家,了解這個東西,所謂原子,分析到最后最后,空了。這個空并不是沒有,那個力量大得很,原子炸彈爆炸起來,空的威力發(fā)起來有那么大的力量!所以佛在這里講,「若是微塵眾實有者」,如果你認為真的有個微塵,我不會講微塵眾,因為根本沒有塵,一切都是由空所形成。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span>

  又來了,又是三段的講。所謂物理世界那些電子呀,原子呀,那是假名,是哪個作用構(gòu)成了這么一個物理的東西。但是微塵最微小、最基本那個東西,還不是它的究竟;它的究竟分析、研究到最后,沒有東西,是空的。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外層,虛空的這個空間,比太陽的面積,地球的面積,以及虛空任何的面積還要大!是空的力量凝結(jié),而變 成了物理世界。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span>

  須菩提說:那么我懂了。你剛才問的問題,佛啊,你的意思是說,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個假名,是偶然的暫時存在,實際上沒有一個永恒的實質(zhì)存在,物質(zhì)世界也 會要變,也會滅掉。  等于我們現(xiàn)在這個樓上,勉強把它湊起來,擺了些椅子,坐了些人,裝了些電燈、冷氣機,湊攏來叫做講堂。所謂講堂者,即非講堂,是名講堂。這是偶然暫時湊合的,這是不究竟,不實在的;因為明天可以把它變成電影院,所謂電影院者,即非電影院,是名電影院,就是這么一回事。一切物質(zhì)世界,都是這樣假有的湊合。  所以大家不要被世界呀、家庭呀,這些苦惱困住了。所謂家庭者,即非家庭,是名家庭;所謂人生者,即非人生,是名人生,同一個道理。下面一步一步,佛緊接著來講了。

                     什么是合相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span>

  什么理由呢?佛說你說的對呀!但是什么理由呢?我告訴你,假定真有一個世界存在,永恒不變存在的話,就是一合相,是兩樣?xùn)|西合攏來不變了?! ∵@個問題大了!佛沒有說錯一句話,鳩摩羅什翻譯「一合相」這一下子完了,后世佛法里,裝模作樣,牽強附會的人多了。有些密宗的修法,要修一合相?! ∵€有些人主張,不一定要出家,要陰陽合一的一合相,才能修得成功。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中,是佛說的一合相。所以研究金剛經(jīng),這句話是一個大問題。到底什么是 一合相呢?  你到海鮮店去吃飯,那個大蚌,兩殼合攏來,也是一合相;兩個金屬品化合了分不開,也是一合相;我們身上的衣服,三分塑膠,七分棉紗合起來織成的,也是一合相;人的血、骨頭、肉,凝合起來,也是一合相。這個一合相只是物質(zhì)世界的現(xiàn)象?! ∈聦嵣?,物質(zhì)世界不停的在變。譬如這個山,看起來好像不動,風(fēng)一吹,灰塵都吹到山上,它慢慢會長大,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而已。當然也不會有人那么傻,一歲的時候去量一下,六十歲的時候再去量,看這個山長多大了。如果真有這么一個科學(xué)家,真去量一下,那就是傻人,但他曉得這個山,二十年來也大了幾寸或幾尺。山在變動, 也在長大,也在毀滅。  所以這個一合相的世界,假使真有的話,幾千萬億年以后,也變成空,由空再變成 有。所以他說: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span>

  一合相是假有,這是一句話,一個名辭,沒有不變的東西,不變只是個理念?! 〉怯袥]有一個一合相?你說這個世界空的嗎?現(xiàn)在天氣熱了,你硬是感覺到天氣熱,冷氣一開,硬是涼快。人經(jīng)常說人生如夢,好像夢就是沒有,這個觀念、思想是錯誤的。夢不是沒有,夢是有,偶然的,暫時的,片面的。心理學(xué)研究顯示,最長的夢沒有超過五秒鐘的。人睡著做了一個夢,夢見從小長大,經(jīng)過了多少事,直到最后自己死了,醒來眼淚流濕了枕頭,夢中經(jīng)過幾十年光陰,實際上只有三秒鐘?! 糁械臅r間、空間是相對的,愛因斯坦也了解到時空是相對的。我們在地球上過半個月,月亮上只是一夜,這個世界上一年,太陽里只是一晝夜。還有其它世界,我們過一百年,他們才過了一晝夜,我們?nèi)说囊粫円?,卻是許多小生物的萬世萬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百億化生不曉得過了多少時間;所以宇宙間任何星球,時空都是相對的。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他說有沒有一個世界真是一合相呢?有,但是佛說那是不可說,沒有辦法讓你理解的。因為你們不懂,也沒有辦法懂,而且也說不得,一說之后,一切凡夫就貪著這個事情。所以啊,密宗、道家,許多都把這個一合相用邪門外道的眼光去看,去解釋了。   實際上是什么道理呢?是真空可以修成妙有的道理。

                      第八識和種性

  講到這里,我們就要研究般若,要研究般若就要研究唯識,不然對于專門講性空道理的性宗,就迷糊了。性空的道理一搞迷糊,學(xué)佛落入錯誤的知見,那是一個斷滅見的空,把空當成什么都沒有,那是邪見??帐且粋€境界,心性之學(xué),般若,在金剛經(jīng)中只用一個心,就代表了一切。唯識宗法相宗把這個心分析來講,變成八個識,叫做八識?! “俗R中的第六識是意識。意識,我們?nèi)菀锥?,就是我們心理上思想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意識狀態(tài)。作夢也是意識背面的一部分,心理學(xué)叫做下意識。在唯識學(xué)上夢是屬于獨影意識的作用,獨影意識還有其他很多的作用。第八部分阿賴耶識包括了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時間與空間,也包括了過去的因、種子和未來的種性,這就是三世因果的學(xué)理基 礎(chǔ)?! ⊥粋€父母生下來的兄弟姊妹,每個人個性不一樣,因為父母的遺傳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什么呢?自己帶來的前生的種性、習(xí)氣、習(xí)慣。這個重要的部分是第八阿賴耶識最重要的種子帶來的。這個種性作用叫做阿陀那識,關(guān)于這一點,佛在解深密經(jīng)上有一首 偈子: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zhí)為我   佛法的很多經(jīng)典都是講空,尤其是般若經(jīng)。而在法相、唯識的部分,卻不從空來講,而從現(xiàn)有的現(xiàn)象來說明。教育方法路線也不相同,因此在解深密經(jīng)說到心的本來,心的第八部分──阿陀那識的作用時,他說,你要研究起來,非常難懂,非常深,非常細密,它像那個瀑布,或者像長江里的流水,看起來千年萬年,水始終在流,實際上大的浪頭 流過去了,就不會回來?! ∥覀儎倓偪吹角懊娴倪@個浪頭,馬上流過了!未來的浪頭又接上來,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物理世界同我們心理世界是差不多的。  你看流水一個一個浪頭,乍看像固定存在,實際上沒有固定存在,每一個浪頭是每一個水分子點滴構(gòu)攏來的。假使把這個浪頭水分切開,它也就沒有水了,連帶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蓱z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遠是浪頭。也像電燈打開開關(guān),第一個電源一來,磨擦發(fā)了光,又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個又上來,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亮光,實際上,過去電不可得,現(xiàn)在電不可得,未來電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 可是它有電,所謂電者,即是非電,是名為電。

                     心念如暴流

  我們的心理狀況也是這樣,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活了幾十年,一切種子如瀑布一樣在流。實際上當我們一出娘胎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已經(jīng)死亡了,第二個念頭又死亡了 ……你看八點鐘開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觀念都在過去。過去不可得,未來怎么講,我還沒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剛說現(xiàn)在,現(xiàn)在不可得,現(xiàn)在就沒有。但是你說沒有嗎?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種子包括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聰明愚笨,善與惡。善人把善的種子引發(fā)了,慢慢再把惡的種子轉(zhuǎn)變成善的,成為至善之人。這就是修一切 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绻惆褠旱男哪畎l(fā)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變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樣在流。瀑布并不是沒有啊,是有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它永遠在流。所以佛說我于凡愚不開演,因為智慧不夠的人,不敢對 他講這個東西?! ∧阏f無我,有一個真我,這個真我沒有辦法加一個名辭,如果加一個恒常不變,就曲解了恒常存在的意義。所以我于凡愚不開演,怕一切眾生的智慧不夠,他用分別心,用世間法的觀念來看這個如暴流的種性,抓住了,以為生命有個真的我,那反而錯了?! ∩臒o我之相,是破除眾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錯誤。小我之相就是每一個浪花,每一個水分子。能夠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純凈、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來,那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后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么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個妙有。

                 真空如何生妙有

  首先要把身心兩方面轉(zhuǎn)化,光修心性也不行,因為我們的色身也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就是「心」的一部分。修一切善法,把它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化了,可以產(chǎn)生一合相。所以佛菩薩的真正成就,是三身成就,清凈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三身是一合相,就是 體、相、用三位一體。  但是,你如果真執(zhí)著了這件事,也錯了,因為著相了。四大本來皆空,但是四大并不是壞東西,它也是自性本體功能所變的。四人皆空是講它的存在不永固,你如果證到了法身,到了三身成就,也可以使這個假有的四大、偶然的四大,延長其存在?! ∷苑鹫f「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咕拖袼f阿賴耶識, 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zhí)為我的道理一樣?! 》鸾?jīng)的翻譯,凡夫就是平凡的人,也就是指我們一般人。一般人的習(xí)慣都要抓東西,活著的時候總要抓住東西。道家所講的握固,說明小孩子生下來都是抓得很牢捏住拳頭, 活的時候手都是彎彎的,到死的時候才完全放開。  所以說,凡夫之人都是天生的貪著其事,都要抓,抓得很牢,因此佛說不可說。我 們給它的結(jié)論偈子:

 

                      第三十品偈頌

    塵沙聚會偶然成  蝶亂蜂忙無限情     同是劫灰過往客  枉從得失計輸贏

  「塵沙聚會偶然成」,這個世界是一顆顆沙子堆攏來,偶然成功的世界。人生也是這樣,他是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的兒女,也是塵沙聚會偶然而成?!  傅麃y蜂忙無限情」,這個塵沙堆攏的世界一形成,很好看的,那么多的花朵,構(gòu)成了自然的美。蝶亂蜂忙,人們就像蜜蜂蝴蝶一樣,在那里亂飛亂鉆亂忙。前面我們也 提過,唐末的羅隱有一首詩,形容人生的癡,像蜜蜂一樣?!   〔徽撈降嘏c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一天到晚忙碌采花釀蜜,為誰辛苦為誰甜。如果喜歡吃蜂蜜的話,拿起那一瓢蜜就要念一下,然后說,為我忙!咕嚕把它吞下去;那就對了,有了答案了??墒敲鄯渥约簺]有答案,采得百花釀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人生都是如此,忙了一輩子,為兒女呀,為家庭呀,忙到老死,最后嘛,眼睛一閉像那個蜜蜂一樣,為誰辛苦為誰忙,不 知道,找不出答案?! ∷晕覀冋f,蝶亂蜂忙,明知道人生是空,個個都看得清楚,可是還是舍不得呀!還有無限情,自己無限的感情。有時候看這個世界上的人真好玩,很多人反對打牌,但是自己一輩子就坐在牌桌上而不自知。不過打牌人人不同,有些人把寫文章當牌,一天勾著頭,脖子都歪了,像打麻將一樣的寫文章,他也在賭?。懺姷?,作文章的都一樣,都是在賭。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賭場,誰賭贏了?誰賭輸了呢?只有當東家的老板賺了錢,其他的人都輸光了。贏的也輸,輸?shù)囊草?,這個世界就是這么一回事。所以我們了 解了人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竿墙倩疫^往客」,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個劫灰,前一劫燒成灰了,這一劫從新再來,所以叫劫灰。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像是住旅館一樣,過往之客,有生就有死,有死 再有生,同為劫灰過往客?!  竿鲝牡檬в嬢斱A」,人生在世,誰對誰錯?誰贏誰輸?都差不多,最后都是沒有結(jié)論的走了。假使以佛法來看人生,都是沒有目的的來,沒有結(jié)論的回去。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 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 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 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見不是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 不。】

  佛講到這里,先問須菩提,假使有一個人說,佛說的,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對不對?佛經(jīng)上都講四相,這里又轉(zhuǎn)一個方向,提出來的不是「相」,而是「見」?!赶唷咕褪乾F(xiàn)象。「見」是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屬于精神領(lǐng)域。所謂見解,就是現(xiàn)在新觀念所謂的觀點,都屬于見。所以禪宗的悟道叫做見地,要見到道,不是眼睛看見?。?nbsp;楞嚴經(jīng)上講見道之見,有四句話: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nbsp;  你看這個佛經(jīng),討厭吧!都是什么見呀見的。第一個見,我們眼睛看見的見,心與眼看見。第二個是見道的見,換句話說,第一個見是所見之見,第二個是能見之見。我們眼睛看東西,這是所見,這是現(xiàn)象。所見回過來,自己能夠見道,明心見性那個見,不是所見之見,不是眼睛能夠看見一個現(xiàn)象,或者看見一個境界,那不是道??!  所以「見見之時」,自己回轉(zhuǎn)來看到見道之見,明心見性那個見的時候,「見非是見」。這個能見,見道的見,不是眼睛看東西所見的見,故說「見非是見」。那么能見道的見,難道還有一個境界嗎?「見猶離見」。當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聽,一切皆空以后,說我見道了,有一個見存在,還是所見,這個見還是要拿掉,見猶離見,還要拿掉,空還要空下來?!敢姴荒芗啊?,真正明心見性的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不是心眼 上有個所及,能見的見。說了一大堆的見,多么難懂??!  告訴我們明心見性之見,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撲咚一聲跳進水… …要一切見無所見,一切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談禪宗 了,明心見性有點影子了。記著!還只是一點影子?。  ±銍澜?jīng)上也有幾句很重要的話:「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怪c見,后來是佛學(xué)一個專有名稱,知就是知道,把佛經(jīng)道理都懂了的這個知。見,也看到過這個現(xiàn)象、境界,就是知見。道理懂了,你去修行打坐,坐起來一切皆空,可是有知性,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很清凈。但是有一個清凈在就不對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就是無明的根本。有一個清凈就會有一個不清凈的力量含藏在里面,就有煩惱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最后見到空,「斯即涅盤」, 可以達到見的邊緣了。

                     知即無明本

  從前有好幾位大法師就是看經(jīng)典走禪宗的路線,后來就悟道了。所以學(xué)禪不一定是打坐參禪,不一定要打坐參公案、參話頭。宋朝溫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禪師,天天看佛經(jīng)念佛。他看到前面這一段,忽然心血來潮,把原來的句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垢牧藰它c,變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棺约阂蚨髲卮笪?。后來他自稱「破楞嚴」,改了圈點破開來讀以后,自己忽然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钢娏ⅰ?,有知有見,有個清凈有個覺性,「知即無明本」,這一知,本身就是無明本,就是煩惱?!钢姛o」,一切皆空,理也空,念也空,空也空,「見斯即涅盤」,見到這個就是悟道了。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嚴破句, 就懂進去了?! ‖F(xiàn)在我們說明了這個道理,說了半天,不要把話轉(zhuǎn)開了,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jīng)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中間也提過,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到這里,忽然一轉(zhuǎn),提出「見」,不提出相。相是相,茶杯是現(xiàn)象,毛巾是現(xiàn)象,書本也是現(xiàn)象,我也是現(xiàn)象,他也是現(xiàn)象,你也是現(xiàn)象,山河大地一切房子都是現(xiàn)象,連虛空也是現(xiàn)象,清凈也是現(xiàn)象,睡覺也是相,作 夢也是相,醒了也是象,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生滅變化?! ∷杂行┤颂焯齑蜃瑔査脝??好??!好清凈。著相!著清凈之相。相不是道,道不在相中。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你要立一個清凈是道,再加上背上督脈通了,前面任脈通了,拿水龍頭一開灌進去,都通了,那不是成道,那都是 著相。一著相,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斯即涅盤?! ∷袁F(xiàn)在告訴你知見之見是什么?他告訴須菩提,假使有人說,我提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說說看,那人了解我所說的意思沒有?他這個人還算真正學(xué)佛,懂 了佛法嗎?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span>

  須菩提說,那不對的,這個人雖然學(xué)佛,根本不通啊,不懂佛法的道理。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 見眾生見壽者見?!?/span>

  那么佛也跟著說,你現(xiàn)在提出來一個假定的問題問我,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道之見,這只是一個講話上的方便;假設(shè)有這么一個見處,一個明心見性,見道之見,那也只是一個表達的方法而已,一個揭穿真義的名辭而已。實際上啊,明,無可明處;見,無可見處,所以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是知見

【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 生法相?!?/span>

  佛告訴須菩提最后的結(jié)論,你要注意??!真正學(xué)大乘佛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想求得大徹大悟的人,于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應(yīng)「如是知」,要了解知道金剛經(jīng)這些一層一層的道理?!溉缡且姟梗羞@樣一個見解,所以有知有見?! ≈妰蓚€字,再加一個說明,一切大小乘的佛法,尤其是小乘的佛法,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個次序。按次序來修行,先守戒,再修定,再由定發(fā)慧悟道。真的悟道了,解脫一切苦厄,但是解脫的最高程度,仍是物質(zhì)世間一切的束縛。當這些欲界、色界一切的煩惱、情感都解脫光了以后,還有個東西就是心性的所知所見,這個知與見仍要解脫,最后要徹底的空。剛才舉出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這里也講,發(fā)大乘心,想由凡夫修道而成佛,應(yīng)該對一切法,「如是知,如是 見」?! ∪缡窃趺粗??怎么見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么所謂外道者,即非外道,是名外道;所謂魔鬼者,即非魔鬼,是名魔鬼;所謂我者即非我,是名我。就是這一套!「一切」,整個歸納起來,空有都不住,無住、無著,所以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 如是見?! ∧憷斫饬?,也見到了這個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沒有弄清楚,情緒化跑來學(xué)佛參禪,全體是迷信!所以把知見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這樣去理解它,這才是理性的。學(xué)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我們自己的法相

  為什么說「不生法相」?為什么不說不「用」法相,或者不「住」法相,不「著」法相,不「落」法相呢?這些字都不用,而用不「生」法相,這是有區(qū)別的?! ∈紫任覀円私馐裁唇蟹ㄏ啵恳磺械默F(xiàn)象、觀念都是現(xiàn)象,是意識思想構(gòu)成的一個形態(tài)。每個人意識里都有自己一個構(gòu)想,幻想;幻想久了,變成牢不可破的一個典型,自己就把它抓得牢牢的。這個就是意識思想境界里的形態(tài),在佛學(xué)名辭里叫做法。法包 括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一切思想觀念?! ∑┤绱蠹艺J為大徹大悟,一片光明,都在清凈光明中,在一般人心目中,下意識已經(jīng)構(gòu)成一個形態(tài),認為悟了道打起坐來,大概內(nèi)外一片光,連電力公司的發(fā)電機都可以不要了。把光明看成電燈光、太陽光、月亮光那樣,下意識的構(gòu)成法相,構(gòu)成一個形態(tài) 在那里?! ∮制┤缯f,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一切都不管,跑到古廟深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就以為成佛了。如果成了這樣的佛的話,世上多成一千個佛對我們也沒有關(guān)系;山里早有的是佛,許多石頭、泥巴擺在那里,從開天辟地到現(xiàn)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們對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換句話說,那是絕對的自我,看起來很解脫,一切事物不著,實際上是自我,為了自我而已!認為我要 這樣,因為他下意識的意識形態(tài)有了這個法相。  一般人打坐入定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法,那是你的意識形態(tài),是你造作了這個法相。乃至于說一切空了就是佛,空也是個法相,是個現(xiàn)象。有些人任督二脈打通了,奇經(jīng)八脈打通了,河車大轉(zhuǎn),也都是法相。我經(jīng)常問:你轉(zhuǎn)河車,轉(zhuǎn)到什么時候???不要把自己轉(zhuǎn)昏了頭。你轉(zhuǎn)轉(zhuǎn)……總有不轉(zhuǎn)的時候吧?轉(zhuǎn)到什么時候才不轉(zhuǎn)呢?任督二脈打通了,通到那里去呢?通到陰溝里去嗎?還是通到電力公司?還是通到上帝菩薩那里?你都要搞清楚啊!可是我們許多人,不知不覺的都落在自我的法相里了。自我意識 形成一個道的觀念,一個道的樣子,一個道的模型。  由此我們就明白,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所畫的天堂也都不同。我們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國古時候的。西方人的天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藍眼睛;阿拉伯人畫的另有不同。所以說,天堂是根據(jù)自己的心理形態(tài)構(gòu)成的,誰能去證明呢?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識構(gòu)成的法相?! 》鸱ㄎㄗR宗也稱為法相宗,法相宗是先從現(xiàn)象界開始分析研究,現(xiàn)象界也就是世間一切事,所謂的一切法;最后研究到心理狀態(tài),研究到心性的本來,以至于證到整個宇宙。也就是說,法相宗從現(xiàn)有的人生,現(xiàn)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歸之于心,然后反回到形而上的本體。如果套一句佛學(xué)的名辭來講,這是從自己的身心入手,進而打破了 身心,證到形而上的本體?! ∪A嚴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從形而上的宇宙觀開始,從大而無比的宇宙,慢慢收縮,最后會之于心,是使你由本體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學(xué),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體,這是兩個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些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方法,佛學(xué)的名辭 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 ‖F(xiàn)在金剛經(jīng)快要結(jié)束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常嚴重的道理,佛告訴須菩提,你想證得無上菩提大徹大悟而成佛,你應(yīng)該這個樣子知道,應(yīng)該這樣去看清楚,理解清楚,應(yīng)該這樣子相信,這樣去理解。怎么理解呢?一句話,「不生法相」,你心里不要造作一個東西,你的下意識中,不要生出來一個佛的樣子。每個人心里所理解的佛,所理解的道,所理解清凈涅盤的境界,都各不相同,為什么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己生 出來的,是此心所生。  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構(gòu)成一個自我意識的觀念。譬如我們上同樣一個課,一百個同學(xué)中,各人理解的深淺程度都不相同,因為每人心里自生法相,自己構(gòu)成一個現(xiàn)象,都非究竟。這就是佛經(jīng)上說,眾盲摸象,各執(zhí)一端的道理。盡管瞎子摸象,各執(zhí)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并沒有錯。只能夠說,每人抓到一點,合起來才是整個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個大象的話,佛告訴我們的是「不生法 相」,一切不著。下面,佛又推翻了。

                   我要過去  你過來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經(jīng)所說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這個話在金剛經(jīng)上常說。道理在那里?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過河的船,目的是使你過河,已經(jīng)過了河就不要 把船背著走,要趕緊把船丟下,走自己的路?! 》鸾?jīng)三藏十二部,各種各樣的說法,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非空非有,有時候又說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樣對呢?那一樣都對都不對,要你自己不生法相。  講一個法相,包括了各種現(xiàn)象,譬如唯識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個識來講外,再把心理活動的現(xiàn)象,綱領(lǐng)原則性加以歸納,成為一百個法。如果詳細分析起來,當然不止一百個;可是后世一般人研究唯識,就鉆進去爬不出來了。這些人鉆到什么境界里頭了呢?鉆到「有」,鉆到一切法「勝義有」的法相里去了。就像龍樹菩薩講般若拿空來比方,與法相唯識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相里 去了。所以說,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 》鹱詈蟾嬖V我們,所謂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講話的方便,機會的方便,教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這樣不懂,他換另一個方法,總是想辦法使我們懂得。可是后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記錄下來以后,死死抓住他說過的那個空,或拚命抓個有,永遠搞不清楚。事實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后,大家反而都說金剛經(jīng)是說空的,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金剛經(jīng)沒有任何重點是教我們觀空,金剛經(jīng)都是遮法,擋住你不正確的說法,至于正確的是個什么東西,要你自己去找?! ∮浀媒饎偨?jīng)開始的時候,我曾經(jīng)提到過禪宗的兩個公案,一個是兒子跟父親學(xué)小偷,對不對?還有一個是坐牢的那個公案,現(xiàn)在再說一個禪宗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出家學(xué)佛求道,想要開悟,跟著師父幾十年。這位師父總是對他非常嚴厲,生活、行為都管得非常嚴。但是一問到佛法,師父總不肯說。這個人就像我們現(xiàn)在青年人學(xué)佛一樣,好像找到一位老師,馬上就有妙訣告訴他,傳你一個咒子羅,或者傳你一個方法,今天一打坐,明天就會飛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識中構(gòu)成了這樣一個法相。這個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可是這個師父呢,問到他真正佛法時,就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三歲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幾十年,這個老師嘛!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師,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卻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沒有傳給他一點,心中真煩惱。有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快要走這一條小路回來了,小路只能走一個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走,他看見師父低著頭,慢慢走到了。其實他師父大概早知道這家伙在那里,他以為師父不知道,看到師父過來了,就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啊,我告訴你,我?guī)资昵蠓ǎ悴豢细嬖V我,今天我不要命了。」說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師父啊,我要殺了你?!惯@個師父很從容,手里還拿把雨傘,看他這個樣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師父把他拉過來,自己就過去了。他聽到「我要 過去,你過來」就忽然大徹大悟了?! ∥覀兇蠹覅⒖?,「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句話他就悟道了,這個理由在什么地方?這個就是所謂禪宗公案。現(xiàn)在大家很難找出答案,我說的也不是真的答案,只能打個比方給你聽:我們大家學(xué)佛最困難,心中的煩惱,身體上的感覺,坐起來腿發(fā)麻,不坐時心里煩惱不斷;很想求到清凈,清凈永遠求不到。煩惱不斷,自己問自己怎么辦?你自己里面的師父一定告訴你:「我要過去,你過來!」煩惱跑過了就是清凈,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生法相,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那么簡單。所以說,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條路根本是通的,煩惱即是菩提,那里有個煩惱永遠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辦法把煩惱空掉,求個清凈,你不就是那個師父跟徒弟 永遠堵在路上,走不過來了嗎?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簡單,我要過去,你過來,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這個徒弟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見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個佛的觀念,著了一個道的觀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實際上,你學(xué)了佛法,學(xué)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來,你正是 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凈魔?! ∏鍍粢彩悄О?!所以禪宗祖師有幾句話:「起心動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動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覆黄鹦膭幽钍顷幠А?,大家注意??!很多人都落在這個魔境,光想打起坐來什么都不知道,以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個是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落在五陰境界,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有時候好像很清凈,你覺得很清凈嗎?有時候又覺得心里頭好像有一點游絲雜念,可是也不要緊,可是也迷迷糊糊,這個就是倒起不起煩惱魔,無明之魔。說什么走火入魔!魔從那里來?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沒有其它的東西。「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 惱魔。」如此而已?! 》饘W(xué)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禪宗的大師們是用歸納的方法,非常簡單扼要告訴你。實際上,這些心理的狀況,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進一步說,我們佛學(xué)越學(xué)多了,唯識研究到最后,佛經(jīng)三藏十二部都學(xué)了,你越學(xué)的多,越被法相的繩子捆得緊,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結(jié)論的時候,佛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們給 它的結(jié)論偈子:

                       第三十一品偈頌

    九霄鶴唳響無痕  泣血杜鵑落盡魂     譜到獅弦聲斷續(xù)  為誰辛苦唱荒村

  這是一個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過西北和中國的高山,或到過青城山峨嵋山,可能會聽到白鶴的叫聲。中國文字很妙,雞叫是啼,鳥叫是鳴,虎叫是嘯,表示不同的聲音形態(tài);白鶴叫稱為鶴唳。白鶴是在高空叫的,聲音像打鑼一樣,傳得很遠,所以這個 鳥與其他的鳥特別不同?!  妇畔鳅Q唳響無痕」,就是說,佛的說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鶴,叫聲響徹云霄,要叫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夢。但是,我們有沒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許多人是叫不醒的,想一想真夠傷心。結(jié)果千里迢迢去學(xué)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變成杜鵑鳥一樣。  「泣血杜鵑落盡魂」,據(jù)說杜鵑是上古一個因亡國而傷心到極點的帝子,因為天天哭,后來他的精魂變成杜鵑鳥,還在哭,哭到最后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變成現(xiàn)在的杜鵑花。杜鵑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國皇帝的兒子。我們后世學(xué)佛學(xué)道的都是杜鵑,拋家棄子專心學(xué)佛,到最后,道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怪自己沒有遇到明師,沒有碰到佛,沒有得到法。其實佛法是最平凡,最簡單,佛在金剛經(jīng)上都說 完了?!  缸V到獅弦聲斷續(xù)」,金剛經(jīng)等于獅子之弦,用獅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發(fā)出的琴聲,百獸聽到都會頭痛,再重一點,百獸聽到腦子都裂了,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佛說的法是哲學(xué)里的哲學(xué),經(jīng)典里的經(jīng)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當,全部都告訴我們了,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琴譜彈到獅子之弦,這個聲音彈的金剛經(jīng)也好,法華經(jīng)也好,華嚴經(jīng)也好,斷斷續(xù)續(xù),都彈給我們聽了,高明的歌曲統(tǒng)統(tǒng)唱給我們聽了,我們還是不懂。等于一個叫化子沿門唱蓮花落一樣,唱了半天沒有人理,人不覺得好聽,「為誰辛苦唱荒村」??!這是對釋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實際上,我真為釋迦牟尼佛一灑同情之淚,他講到三十一品了,快講完了,有誰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里講呢?為誰辛苦唱荒村???再唱一遍也沒有用,因為知音難遇啊,永遠不懂。實際上,他說的最親 切,最平凡?! ∥覀儸F(xiàn)在再一次回過頭來看,金剛經(jīng)最開始,第一個重點是三個字──善護念。凡夫也好,成佛也好,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善護念。護什么念?無所住。怎么無所?。亢芎唵?,不生法相。成了佛的人怎么樣呢?也是一樣,也是吃飯穿衣,飯吃飽了,洗腳打坐,就是那么平凡。沒有什么頭上放光啦!心窩子放光啦!六種神通啦!都不來。吃飯穿衣敷座而坐。然后你問話,他答覆,就是那么簡單。金剛經(jīng)就是平凡里頭的真實,平 凡里頭的超脫。

 

                  第三十二品  應(yīng)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 心者持于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 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佛說 是經(jīng)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 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應(yīng)化非真

  昭明太子把最后一品標題「應(yīng)化非真」。佛說法四十九年,但在金剛經(jīng)上卻說沒有說一個字。這個法不可說,說的都不是,因為說的都會住于法相,開口就不對。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曉得,大家閉起眼睛一想就懂,可是自己心里的思想,所想的東西,或一作事,開口一講出來,就變成兩回事了。譬如上街想買只手表,如果人家問你要什么手表?自己連畫出來都不對,與你心里所想的完全兩樣。因此我們曉得,為什么許多人文章寫不好?盡管你思想很美麗,一下筆寫文章,就不是你原來那個美麗的思想了,結(jié)果 自己越看越不對。文章是文章,思想是思想,反正不對!  其次,思想筆桿與說話速度不配合,思想來得快,尤其是聰明的人,思想來的更快,一秒鐘同時好幾件事情已經(jīng)了解了,叫我們寫出來的話,一秒鐘思想寫出來,起碼要五六分錢。這五六分鐘里有多少秒,又加上多少思想,最后都搞亂了。所以佛說的,他那個真正的佛法,他說他沒有說,不可說,說的就不是,一開口就不是它了?! ∧敲床婚_口怎么懂它呢?所以只好拈花微笑。這一笑比說話好得多了,你看,兩個朋友要說笑話,要恥笑另外一個人,只要彼此看一眼就懂了,比說話快得多啦,對不對?尤其年輕人眉目傳情,當著父母面前,兩個人眼睛動都不動。只要對看一眼,他倆個就通了,可見心理的思想與言語是兩條路。所以佛說,一生說法,沒有說一個字;換句話說,佛辛辛苦苦投生到這個世界來,為世人說法,來應(yīng)化教化這個世界,譜到獅弦聲斷續(xù),他老人家辛辛苦苦在那里唱歌,宣傳了四十九年,為誰辛苦唱荒村?流傳了兩千多年,只看到處處的冷廟孤僧,一個廟子一個庵,凄凄涼涼的香火,木魚在嘟啊嘟的敲,看到一個兩個和尚啊,面有菜色,如此而已。我所以幽默他,為誰辛苦唱荒村。雖然幽默他,自己也有同感,真是千古英雄只好同聲一哭!

                    內(nèi)圣外王菩提心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 心者持于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他說假使世界上有人,用無量無數(shù)充滿宇宙那么多的寶物布施,這個人當然功勞大,福德大。金剛經(jīng)的文字是古樸,而不講細致的。不論文章也好,一幅畫也好,其他藝術(shù)品也好,越精致完美,那就完了。像那個殷商的古董,一塊泥巴,但是你擺在那里越看越有趣,因為它是一塊很古樸的東西。這樣想也對,那樣想也對,隨你去想吧!現(xiàn)在的東西啊,精致完美,但是看了三天,就不要看了,討厭了,再沒得可看了。也等于我們現(xiàn)在穿衣服,為了表示曲線,肉也露出來,腰也露出來,看慣了以后,將來就不要看了。所以我說將來要剝皮才行,剝完了皮以后,又沒得玩的了,一定又是多穿些衣服蓋起來。佛經(jīng)的文學(xué)是樸實寬松而不是精細的型態(tài)。有時它文字上沒有作轉(zhuǎn)折,但是一看就懂了。其實「若」字就是轉(zhuǎn)折,若就是假使,假使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持于 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晕覀兛梢哉f,滿座都是有福人。但是,佛說的有個先決的條件,就是發(fā)菩提心。這可是很嚴重的了,什么叫菩提心?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現(xiàn)在再不厭其詳?shù)恼f說,加深大家的印象。菩提就是覺悟,不是我們中文講的覺悟,是大徹大悟,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覺悟;是能超脫三界的這個覺悟。悟道就是菩提心的體,菩提心的相與用是大悲心,大慈大悲。真發(fā)了菩提心悟了道的人,你不必勸他發(fā)大慈大悲心,他已經(jīng)自然發(fā)出大慈悲 心了?! ∮性S多朋友說:我啊,什么都信,就是有一點,發(fā)不起菩提心。我說:你觀念不要搞錯了,以為看見花掉下來,眼淚直流,看到一點點可憐事而心軟,那個叫發(fā)菩提心嗎?那是提菩心,不是菩提心。那是婦人之仁,是你神經(jīng)不健全,肝氣不充足,或者腎虧,所以容易悲觀,容易掉眼淚,就是如此而已。真正發(fā)菩提心的人,菩薩低眉,金剛怒目,大慈悲,武王一怒而安天下,這些才是菩提心,大悲心。用仙家的道理來說,菩提心是內(nèi)圣外王。體是內(nèi)圣之學(xué),用是外王之學(xué)。以佛家的道理來講,菩提心的體,大徹大悟而成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密多,形而上道,證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愛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不是躲在冷廟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隱士。所以 說,發(fā)菩提心的人,重點是在這個地方受持金剛經(jīng)的。  有人說念金剛經(jīng)幾十年了,自己也不曉得發(fā)的什么心!只想念經(jīng)求福報,或求其他的什么,而且也有感應(yīng)呀!不錯,那有另外的解釋,但是如果沒有感應(yīng)的話,那你就要注意自己有沒有發(fā)心立志了。金剛經(jīng)上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持于此經(jīng)」,意思是依教奉行,依他所教育的,老老實實的去體會,去修持。在行為上,做人 上,打坐做功夫上,乃至做事上去修持。

                     學(xué)佛的懶人

  有些人學(xué)佛以后,第一個毛病就是懶。學(xué)佛修道的人都很懶,看起來是萬緣皆空的樣子,實際上你研究他的心理行為,那是絕對的懶,空是假的,懶是真的。你說他空了,躺在那里,或坐在那里,妄想多得很,一點都沒有空。可見他很忙??!他愿意躺在那里坐在那里忙,叫他起而行之,他說學(xué)佛的人不來這個;實際上是懶。叫他發(fā)菩提心來利世利人,阿彌陀佛,我不是菩薩啊,要有菩薩心的人做啊,他自己懶,自私。你叫他起來做點小事,他就懶起來了,拿空來擋。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學(xué)佛修道的人,廢物多,懶的多。佛叫你精進,你做不到,叫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論諸惡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為他懶嘛!這是我們要自我檢討的,非常嚴重的問題。金剛經(jīng)最后叫你受持,你精進之心沒有,利他之心沒有,那是金剛經(jīng)持你,不是你持金剛經(jīng)?!  赋钟诖私?jīng),乃至四句偈等」,依此修持,「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說不是指現(xiàn)在的講演,而是解釋發(fā)揮這個道理,說給人家,使人了解?!钙涓俦恕?,他說那比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珍寶布施還要厲害,因為這個是法布施。佛學(xué)認為法布施比財布施更重要。什么是法布施呢?就是精神的布施,為人類的智慧生命,文化全部的功德而作的 布施。所以他說這個福德勝過財布施。  現(xiàn)在我們在座的人研究金剛經(jīng)又講金剛經(jīng),那福氣不是好得很嗎?那當然好??!坐在那里萬事都不做,冷氣吹著,又可以瞎想一頓,這兩個鐘頭蠻舒服的嘛!這就是有福 氣了。什么是福?平安就是福,呂純陽有一首詩描寫福氣:    一日清閑自在仙  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  對境無心莫問禪  「一日清閑自在仙」,一個人有人間的清閑,就是神仙的境界,這一天當中不生病也沒有痛苦,「六神和合報平安」就是福?!傅ぬ镉袑毿輰さ馈梗侵感奶?,心里清凈就是修行,不必再去尋個什么?!笇碂o心莫問禪」,對境無心就是禪嘛!何必再問禪呢!所以啊,我們曉得平安就是福,六神和合報平安就是福。千萬不要認為要給人家講 經(jīng)念經(jīng)才有福,那你又生法相了。下面所以告訴你: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span>

  不要著相,盡管在說佛法,始終沒有一點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靜;盡管在講金剛經(jīng),沒有一點金剛鉆的味道,如如不動。   什么是如如不動呢?不生法相,善護念,無所住。

                     離經(jīng)的四句偈

  怎么樣叫做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這是金剛經(jīng)最后一個四句偈。金剛經(jīng)有好幾個四句的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沟鹊龋灿袃扇幍胤?。所以有人提出來,金剛經(jīng)中 所說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個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這四句偈,離經(jīng)而說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來講,非要把它確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話,你就要注意金剛經(jīng)所說的:不生法相,無所住。非要認定一個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說都不是。這才是「不取 于相,如如不動」,才能講四句偈?! ∮袨榉ㄅc無為相對,無為就是涅盤道體,形而上道體。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證到道的那個是無為,如如不動;有為的是形而下萬有,有所作為。一切有為法如夢一樣,如幻影一樣,電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燈影、人影、樹影等。佛經(jīng)上譬喻很多,夢幻泡影,水月鏡花,海市蜃樓,芭蕉,又如犍達婆城,就是海市蜃樓,如陽, 太陽里的幻影等。  年輕的時候?qū)W佛,經(jīng)常拿芭蕉來比,我說芭蕉怎么樣?「雨打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這是古人的一首詩,描寫一個教書的人,追求一位小姐,這位小姐窗前種了芭蕉,這個教書的就在芭蕉葉上提詩說:「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風(fēng)吹芭蕉葉的聲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實際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筆也在芭蕉葉上答覆他:「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無聊,這個答覆是對不住,拒絕往來。我們說芭蕉,難道佛也曉得這個故事嗎?不是的,這是中國后來的文學(xué),砍了一顆芭蕉,發(fā)現(xiàn)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話,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來很好看,中間沒有東西。所以這十個譬喻夢幻泡影等都是講空,佛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像作夢一樣,是幻影。

                     夢幻中如如不動

  二十年前的事,現(xiàn)在我們回想一下,像一場夢一樣,對不對?對!夢有沒有???不是沒有,不過如作夢一樣。當你在作夢的時候,夢是真的;等到夢醒了,眼睛張開,唉呀,作了一場夢!你要曉得,我們現(xiàn)在就在作夢啊!現(xiàn)在我們大家作聽金剛經(jīng)的夢!真的??!你眼睛一閉,前面這個境界,這個夢境界就過了,究竟這個樣子是醒還是夢?誰 敢下結(jié)論?沒有人可以下結(jié)論。你一下結(jié)論就錯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沒有,當幻存在的時候,好就是真,這個世界也是這樣。這個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過是存在幾十萬億年而已!幾千萬億年與一分一秒比起來,是覺得很長,如果拿宇宙時間來比,幾千萬億年彈指就過去了,算不算長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還存在好幾天呢!這個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我們這個地球也是水泡,你說它是假的嗎?它還有原子、汽油從地下挖出來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說它是真的嗎?它又不真實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說影子是真是假?電影就是影子,那個明星林黛已經(jīng)死了,它再放出來一樣的會唱歌會跳舞,李小龍一樣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剛經(jīng)沒有說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沒有告訴你是有的,空與有都是 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經(jīng),說金剛經(jīng)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涂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它只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叫你不要執(zhí)著,不住,并沒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說空是沒有,金剛經(jīng)說:「于法不說斷滅相」,說一個空就是斷滅相,同唯物的斷見思想是一樣的,那是錯的。當夢幻來的時候,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但是夢幻再來的時候,它又儼然是真的一樣。只要認識清楚,現(xiàn)在都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重點在這里?! ‘斈阍趬糁袝r要不著夢之相;當你做官的時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不要被鈔票困住了;當你要兒女的時候,這個叫爸爸,那個叫媽媽,不要被兒女騙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動,一切如夢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電」,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暫的,很偶然的湊合在一起,是因緣聚會,緣起性空。因為性空,才能生緣起,所以說如露亦如電。你說閃電是沒有嗎?最好不要碰,碰到它會觸電,但是它閃一 下就沒有了?! 『芏嗳四钔杲饎偨?jīng),木魚一放,嘆口氣: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訴你吧!一切是有;不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這是方法,你應(yīng)該這樣去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以后怎么樣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學(xué)佛。所以,有許多年輕人打坐,有些境界發(fā)生,以為著魔了。沒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佛講到這里,金剛經(jīng)全部圓 滿。

【佛說是經(jīng)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 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span>

  金剛經(jīng)中對須菩提有三處不同稱法,「善現(xiàn)須菩提」「慧命須菩提」及「長老須菩提」。讀書要留意,這三處是三個不同程序,指其所理解的,所悟到的程度不同,稱呼也就不同。這時,長老須菩提及出家的男女兩眾,在家的男女兩眾,共稱四眾弟子,及一切世間的人,天上的神,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相信了、接受了;依照這個方法,金剛般若波羅密去修行。本經(jīng)圓滿。我們的結(jié)論偈子:

                      第三十二品偈頌

    衡陽歸雁一聲聲  圣域賢關(guān)幾度更     蓑笠橫挑煙雨散  蒼茫云水漫閑行

  「衡陽歸雁一聲聲」,到了秋天,雁由北方回來,到衡陽為止。就是說明人要找回自己生命的本來,所謂找回自己的明心見性,找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甘ビ蛸t關(guān)幾度更」,圣人悟道成了佛,凡人沒有什么,我要過去,你就過來;你要過去,我就過來;圣人、凡夫、一切眾生等無差別。佛說了金剛經(jīng),許多人真悟到了這個道,反而出家了,偷懶去了?!杆蝮覚M挑煙雨散」,真悟道了,解脫了,把頭剃光,穿個和尚衣服,穿個蓑笠戴個斗篷。橫挑,拿個扁擔(dān)挑個行李,橫起來走,那個表示解脫了,無天無地,世界都可以橫行。蓑笠橫挑煙雨散,雨過天晴,了解了佛法如此,自己也成道了?! 〕傻懒嗽趺礃樱孔鰝€小乘人嗎?「蒼茫云水漫閑行」,再來到這個世界,菩薩再來,再來又怎么樣?游戲人間,玩玩就走了,如此而已。此所謂解脫,一切皆是游戲,成了佛來說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游戲了一場,游戲了四十多年,兩眼一閉說再見,所作已辦,他也走了。金剛經(jīng)所告訴我們的是如此,這是全部金剛經(jīng),這一個課程今天就是圓 滿的結(jié)束了。

 

                       總結(jié)論

  現(xiàn)在給大家再作一個總結(jié),把金剛經(jīng)的重點重復(fù)說一遍,希望大家注意!善現(xiàn)啟請第二分,重點在善護念,由凡夫到成道之路,圣人與凡夫同一個修持的方法,善護念,要善于護念。怎么護念?應(yīng)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于相,就是內(nèi)心平靜的 這一念?! ∽o個什么念?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已經(jīng)給我們說出來了,學(xué)佛就是證道,釋迦牟尼佛及一切佛所證的,那個最高的境界叫涅盤。涅盤不是死亡,涅盤是圓滿,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永遠是清凈??v然在動亂中,也在清凈,如如不動。所以得道境界就叫做涅盤。第三品告訴我們,沒有一個方法可使一切眾生皆入涅盤中,因為自性自度,佛也不能度你。神仙與佛,不過是自度的過來人;一切明師只是把整個經(jīng)過的經(jīng)驗告訴你。 人畢竟要自度,一切眾生皆要自度,所以涅盤無法?! 缘媚P無法,那叫我怎么修行呢?善護念。不要忘記了,真正善護念,不住于相, 就到達涅盤,此外別無他法。  第五品如理實見是見如來;怎么見呢?佛告訴大家,不要有一個身相,學(xué)佛最困難的就是離不開身相這個肉體,所有的功夫都在肉體上轉(zhuǎn),都是著相。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首先要去身相,身相不去,就是我相不去;我相不去,有我就有你,有他就有人,人相不能去;人相不能去,壽者相不能去,眾生相不能去。我們大家學(xué)佛就要反省反省,不要說四相,連一相都去不了!恐怕四相還會變八相,八相變十六相,相相皆全,然后變成眾盲摸象!所以啊,要見如來先去身相,身相 滅去了,即可見如來?! ∫虼说诹犯嬖V我們,身相去掉,然后再去心相。有心相就有法相,觀念一搞不清楚,不管你打坐也好,做其他功夫也好,統(tǒng)統(tǒng)在心相上造一個法相,大家都在那里欺騙自己,以為在修道,做功夫,其實自己只不過都在心中制造意識法相而已!所以佛告訴我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一切法皆不是法,我說的法就像過河的船,過了河,船要去掉,還抓住一個佛法當作是正法,就是法不能舍?! 〗又诰牌芬幌酂o相分,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法,要能夠去掉身相心相,不生法相,自己心里不制造出來一個法相,不造妖捏怪;像禪宗祖師罵人的話,自己劃一個怪相,以為是道是佛?;蛘呦竦そ?jīng)道書上說,得嬰兒了,里頭畫一個小孩,等一下從頂上出來,一天到晚還要十月懷胎,多辛苦??!或者是一顆明珠一顆丹,圓陀陀,光爍爍,那是醫(yī)院里胃鏡下去了,再不然就是得癌癥啦!里頭真有顆丹還得了嗎?這些說法只不過是表達一個意思罷了,你千萬不要著相。得道,得個什么?無所得!最難就是無所得,一切 無所得,不住法相?! 〉搅说谑钠?,離相寂滅分,真正的學(xué)佛是高度的智慧,第一波羅密,至高無上的智慧。什么叫第一波羅密?真智慧無智慧,就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有個智慧的境界,那就糟了。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中庸:「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箾]有思想,沒有憂慮,既無煩惱亦無悲,覺性清凈,這是第一波羅密,真正第一等成就的最高智慧。智慧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工具,金剛經(jīng)所講的,就是第一波羅密,成佛的工具?! ∪缓蟮搅耸咂肪烤篃o我,到了究竟無我這一分,他告訴我們真正成佛的工具是什么,世界上做任何一個東西,都要具備工具,我們要想成佛,工具是什么?智慧!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你說,我智慧很高,自恃聰明,那你就是第一等笨人。怎么樣才是第一等智慧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到這個境界無思無慮, 是第一波羅密。以這個方法來求佛,學(xué)佛,成佛,就對了?! 》痖_始已經(jīng)告訴我們應(yīng)無所住,到了第十七品,佛再次提起來,第二種說法,又說無住無相??眨瑹o住,無相,是般若的三法印,也就是空,無相,無愿,三個大要點。但是金剛經(jīng)一字也不提空,既然無住無相了,自然空??张c不空,都是落兩邊的話,所以不提;只說無住無相。那么到了無住,再重復(fù)吩咐我們,人生修道,證道,為什么不能成佛?因為首先身見去不掉,總覺得有我,有這個身體,把身體看得很牢。去身見,去世間之見,把物質(zhì)世界,空間的觀念,身體,佛土觀念,統(tǒng)統(tǒng)去掉。連西方極樂阿彌陀佛國土,東方藥師如來國土,以及世間法構(gòu)成的世間國土觀念,統(tǒng)統(tǒng)去掉。換句話說,把所有時空的觀念,身心的觀念,統(tǒng)統(tǒng)放下,要這樣來修持才行?! 〉谑似芬惑w同觀,三心不可得。第二種方法當中告訴我們,你要從自己心理上檢查,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 不可得就是不可得!  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我們剛說現(xiàn)在心,我們心里想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過去了,如夢如幻;所以說,我們眾生的煩惱,就是因為三心認不清楚。三心兩意的,就像剛才我說在理發(fā)店那兩個老頭子,七十幾歲,七七八八的,喔唷,我還只二十 幾歲,那早過去了。過去心不可得,他還要回想!  碰到老年人我是最怕的,只好靜靜的做聽眾。他說當年怎么樣,過去怎么樣怎么樣,都是這樣。越老越想起當年事,我當年怎么樣威風(fēng),怎么漂亮,怎么了不起。今天說一遍,過幾天來了他以為自己沒有說過,說的又是這一套。所以年輕人碰到老年人,天呀, 實在受不了?。∥叶际懿涣?,何況年輕人?! ±夏耆艘凶蕴幹?,老年人最大的毛病,思想上困在一個法相,只想當年,因為他不敢想明天,明天靠不住嘛!年輕人決不想當年,只想明天,明天又想明天。所以老年人跟年輕人坐在一起,一個光想過去,一個光想未來,怎么能合得攏呢!所以我們修道的老年朋友們,年紀到了光想明天好了,明天沒有地方去,就去西方極樂世界嘛!永 遠有明天,不要想過去,過去心不可得?! ∧贻p人也要注意,未來心也不可得??!你將來如何如何,你將來怎么樣!你將來跟我一樣,也是老頭子!你將來難道不變成老頭子嗎?那你就很慘了,短命而去對不對?你要活久一點就一樣變成老頭子,一樣老太太。那個未來心不可得,不要去想它啦!  所以真正的佛法最現(xiàn)實,只有現(xiàn)在,現(xiàn)實,現(xiàn)在心不可得,心安理得,此心清凈的很,這就是佛法。三心不可得,隨時研究清楚,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算,剛說現(xiàn)在, 現(xiàn)在已沒有了,那就很好嘛!  你們諸位打坐,說坐不下來,那才奇怪;兩腿沒有盤以前過去了,兩腿盤了以后,管它氣脈通不通,未來心不可得,現(xiàn)在就是盤腿,現(xiàn)在心不可得就好了,不就安下來了嗎?可是大家打坐修道,貪心大得很哪!專想那個未來不可得的,硬想得到它!想自己的臉要像阿彌陀佛那樣面如滿月,頭頂放光,這里長個眼睛,三千大千世界都看得到, 都是在那里幻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青年同學(xué)注意!我一聽到你們年輕人學(xué)佛,我頭就大了,先學(xué)做人,能把儒家四書五經(jīng)做人之理通達了,成功了,學(xué)佛一定成功。像蓋房子一樣,先把基礎(chǔ)打好。人都沒有做好,你要學(xué)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意??!要先學(xué)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訴你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所說的,可沒有違背金剛經(jīng)任何要點?! ∪牟豢傻梅椒ㄖv清楚了,到了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無法可得,又對你重復(fù)說一道,不住一切法相,你有法可得,住于法相,已經(jīng)不是道了。是無法無得!  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告訴你色相空,佛說一個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他嚴重的指出來,一般學(xué)佛修道的大毛病,不是以色求道,就是以音聲求道。佛告訴你這種觀念,這種方法都是邪道,不能見如來,永遠不能成就?! 〗又褪堑诙咂窡o斷無滅分,佛法沒有說空,也沒有說斷滅見的空,所以,空 觀與斷滅見都不是。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法不說斷滅相?! ∪缓笞钪匾牡搅?,就是三十品一合理相分,如來本體,體相用,成佛之道,法身、報身、化身的道理,一合相的道理。佛固然并不說斷滅相的空,但是,他也不說世間相的有,有是幻有,空是真空。真空不是沒有,因其真空,所以能起幻有世界,是偶然暫時存在的世界。一切有是暫時的,并不是沒有,但不是畢竟,而是「畢竟空,勝義有」, 并沒有說畢竟有,勝義空。空是一個境界,一個作用?! 》痖_始就講,一個人學(xué)佛發(fā)愿,使一切眾生皆入涅盤,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為什么?眾生自性自度,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如如不動,不住法相。他為什么說眾生沒有一個是所度,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你教書久了就了解,教千千萬萬個學(xué)生,那一個學(xué)生將來學(xué)問好,都是他自性自度的,你教他不過是剌激他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開而已。千萬不要以為是老師那里傳了一個咒子,就像針灸的那一針,穴道扎對,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個針多么靈光,而是他的氣血走通了,他自己的氣血。所以,那是智慧的傳授,佛說沒有度人;度盡一切眾生,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個個都是佛,只要你平實的去做。  怎么樣平實的去做呢?金剛經(jīng)開始就告訴你,怎么樣叫修行?不要忘記了開頭,第一品穿衣、吃飯、洗腳、睡覺,就是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說完了。他開頭自己擺一個榜樣給你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緣、吃飯,吃完了,洗了泥巴腳,敷座而坐。也沒有一個學(xué)生把他位置鋪好,是他自己來安置,弄弄好,敷 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后自己上去坐?! 倓偱?,吃飽了想休息,那個學(xué)生須菩提不讓他休息,就來問問題了。他肚子還沒有消化,只好開始說法,說到今天晚上,總算說完了,這一本金剛經(jīng)就圓滿了。

 

                         后 記

  有機緣整理懷師所講的金剛經(jīng),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自己獲益之多,真是不可 說,不可說?! 『芏嗄昵?,在一個十多人的社會賢達聚會場合,懷師也講過金剛經(jīng);當時由李淑君同學(xué)記錄整理,發(fā)表于人文世界,后來又集印出版,書名是「金剛經(jīng)別講」?! ∵@本「金剛經(jīng)別講」出版后,懷師曾囑老古公司的負責(zé)人,不可再?。坏怯捎诖藭H受青年人的歡迎,所以又一直印了不少次。那時,懷師人在國外(由此也看出作老 師的無奈)?! 栏裾f來,那本別講不能算是懷師的講經(jīng)記錄,應(yīng)該說是李淑君同學(xué)聽懷師講金剛 經(jīng)的心得著述。改一下書名,改一下作者的名字,一切就對了?! 榱诉@個原因,重新整理懷師的金剛經(jīng)講記,成為近年來推動的計劃。要整理出懷 師所講的才對,沒有他人的意見?! ≡邮?,王居士等,先后曾有整理的心愿,他們文筆都好,又是懷師二十多年的常隨眾,結(jié)果都因故而作罷。當時古國治同學(xué)正在忙于圓覺經(jīng)的整理,周勛男同學(xué)忙著宗鏡錄及其他幾本書;還有些同修同學(xué)們,也各自忙著,無法抽暇;最后,只好由我濫竽 充數(shù)了?! ∧嵌螘r間,為了老古公司文字的事,我經(jīng)常來往于海峽兩岸;也從一年多前,行囊中就開始帶著這些稿子,旅途倒也頗不寂寞??痛我股钊遂o時,燈下翻閱,真是一服清涼劑,洗刷了白天事務(wù)上的煩擾;那個滋味是很難描述的,境界卻是充滿了歡喜贊嘆 的!  今年的三月,終于完工了;整理告一段落,行囊也輕了。四月初我再往北京,在港停留的機緣,我就將此事稟報懷師。當時我不停的說著整理這本講記的感受,自己又是多么的受益等……我更不斷的贊嘆著講得多么好!多么好!多么好!  我之所以不停的嘮叨,是有原因的;因為懷師對于出版他的講演記錄,一向并不積極;有時甚至還打破鑼!關(guān)于這個情況,接近懷師周圍的人都很知道。懷師常說,三藏十二部佛都講完了,還說什么?都是多余!既說了也就過去了,還出什么書!  大概我來來去去不斷嘮叨這件事,使懷師心有不忍;也許是他對我的嚕嚕蘇蘇心生憐憫;總之,這一次懷師聽到我的嚕蘇,忽然很意外的提出來一個書名「金剛經(jīng)說甚 么」!   ??!懷師終于答應(yīng)出版了!我當時真是興奮莫名!  接著,一件極不平常的事發(fā)生了,使我對金剛經(jīng)有些體會。   四月廿七日下午三點多鐘,我從北京搭機到了香港,由停機坪坐巴士到機場大樓,再乘扶手電梯預(yù)備入境通關(guān)。正當電梯行進時,上面突然有人大喊:「下去下去,人太 多了!」于是人群開始往下走,剎那間,我被人群擠倒了?! ‘斘颐靼走^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坐在已經(jīng)靜止的電梯臺階上。我閉著眼,渾身并無痛楚,想著我大概是死了吧!也好!死了就死了,心中好像也沒有什么?! ∵@時忽然聽到有人說:「她在流血呢!」同時我也感到手帕在我胸前擦拭?! ∥椅⒈犃艘幌卵郏匆娧獜念i上流到胸前;我又閉上了眼,不去理睬,空掉這一切的事,空掉身體。我為什么要這樣?自己并不知道,好像只是順應(yīng)自然而已?! ∧菚r,我心中清清楚楚,平平靜靜,「善護念」在腦海中閃了一下,就這樣護持著吧!管它是不是護持著呢!我照樣回答他們的問題,告訴他們香港素美的電話……有人用輪椅推我出關(guān),取行李,去醫(yī)務(wù)室包扎,再到伊莉莎白醫(yī)院急救……我隨意護持著心念不動,不去想任何事,或任何問題,既無歡喜也無悲,平平淡淡……   雖怪血流如注!原來頭破了,幸未傷及頭骨,醫(yī)生說要縫五針,又說頭上不能打麻 藥針,就是這樣縫!  一針扎到頭皮傷口上,我突然痛得大叫起來,心中刮起了狂風(fēng)巨浪,原來我是一個 不折不扣的凡夫,原來真刀真槍時,我是一個真凡夫!  「醫(yī)生啊!」我喊道:「你的針一定生銹了,請你先把針磨一磨吧!」  縫我的人不理我的話,站在我前面的一位男護士,扶著我的頭,用廣東國語說:「你現(xiàn)在還開玩笑??!我們的針很好呢!縫針的小姐手術(shù)也高明哩!你不去想就不痛了 嘛!」  一句話點醒了我,想起來金剛經(jīng)中佛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無我相,無人相… …佛對害他的人尚且如比慈悲,現(xiàn)在縫我的人是救我啊!也不過是針扎而已啊!快丟掉 一切相吧!  我不知道自己丟掉了多少,反正,后來縫的四針就沒有那么痛了,也許是……那個 針已經(jīng)磨得光滑鋒利了吧!  這件事過去一個多月了,不管它是否已完全過去,反正人的一生都是大苦不斷,小苦連連。人生的苦,也許只有在苦中解脫;古來禪師們所說,必定要大死一番才行,大約也是從苦中才能明白的意思。所以,沒有苦又怎么去解脫苦?沒有苦又怎么能離苦得 樂呢?   懷師在書中說:不苦就是樂。

                   劉雨虹  記   一九九二年六月三日臺北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