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感嘆“和十幾歲的孩子溝通太難,縱不得,管不得,不知道該怎么做家長了”。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孩子11歲前通常對父母無話不講,父 母總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傾訴對象。但是從十二三歲到十八歲的那幾年里,他們不太愛跟父母聊心事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原來,孩子10-11歲進入青春 期后,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如果父母不了解這些“變化”,必然會感覺困惑,甚至感覺與孩子疏遠了。
A青春期孩子變在哪?
心理有三大巨變
進入青春期之后,孩子首先改變的體型,女孩子的乳腺發(fā)育,男孩子長喉結(jié)。其次,性特征和性沖動也會出現(xiàn),女孩子出現(xiàn)月經(jīng),男孩子有了第一次遺精,這些 “隱私”引起的不安和羞怯讓孩子往往難以言表。由于這些變化很快出現(xiàn),如果父母從來沒有提及這些“生理變化”,沒有心理準備的他們,也會產(chǎn)生許多苦惱、矛 盾。
同時,隨著年齡的增加,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也發(fā)生一些典型的特點。這些孩子有三大特點,值得父母關(guān)注:
1、自我意識增強。由于生理上的成熟,青少年產(chǎn)生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感”,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束,開始反駁父母的觀點,有時會悶悶不樂表示反抗, 或者對著父母大聲叫喊,用這些“不尋常的舉動”來宣告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他們希望表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的意見,渴望自己的觀點得到認可。青少年開始對家庭逐漸 疏遠,對父母的依賴逐漸減少,其實是為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進入社會生活做準備。家長也不必太緊張這些變化,而應(yīng)當作孩子長大的必然經(jīng)歷。
2、評價能力增強。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同時也常常與別人做比較,但是自我的感受或評價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常常 容易走極端。比如有的孩子受了老師批評就萎靡不振,受了表揚就洋洋得意。青少年開始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有時會獨自思考一些問題,并且接受外 界的一些對錯的標準,從而慢慢開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評價標準。他們不太會人云亦云,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和態(tài)度。
3、人生觀逐漸確立。在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是給一些“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結(jié)局,都是生活美好的、陽光的一面,反而忽略掉消極面。但是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高, 他們會發(fā)現(xiàn)理想豐滿,但現(xiàn)實卻很骨感,會看到社會上許多丑陋、殘酷的地方。一旦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這種“差異”后,會感覺對自己的沖擊較大。在此階段,青少年的 人生觀受父母的人生觀,周圍同學的人生觀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
B家長需要哪些技巧?
鼓勵、傾聽、協(xié)助、信任,父母與孩子溝通不可少
正是由于青少年處于這種特殊的心理時期,所以他們才會有很多“心思”,也許他們很困惑、很迷茫、很叛逆,那么身為家長應(yīng)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而溝 通呢?這其實需要很多技巧,父母需要了解其變化,然后學習一些溝通方法,這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他們的想法,能真正與孩子做朋友。
●先建立情感鏈接,再進行教育
“父母的首要任務(wù)是愛和包容,其次才是教導(dǎo)。很多父母把次序弄反了,經(jīng)常以一個老師的角色與子女相處。”“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景,這個孩子 只聽爸爸的,或者這個孩子只聽媽媽的,這是為什么呢?那是因為誰的心和孩子離得近,孩子就聽誰的。那怎樣才能心離得近呢?一個是時間的陪伴,一個是對孩子 情緒的認同、認可。沒有人喜歡批評式的父母,孩子未成年前,多看他的優(yōu)點,多贊美,多鼓勵。只有情感連接上了,孩子才能聽進去父母提出的負面建議,否則孩 子聽到的只是父母不斷的批評和否定。
●做一個好聽眾
讓孩子與父母傾訴的一個訣竅是——讓家里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 氛,這樣孩子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要跟人商量,自然會來找父母。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很多父母忽略了這一點,經(jīng)常利用晚飯的時間問孩子的成績 或指責、批評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太肯聽孩子講自己的事情,或者用簡單粗暴的話語否定孩子心里的感受。這樣孩子心里會慢慢建起一座墻,不愿再與父母溝通。 另外,睡覺前的15分鐘也是交流的好時機,可以用“悄悄話”的形式了解孩子心聲。
●只做“顧問”不做“指導(dǎo)員”
青春 期的孩子有很強的成人感,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會喜歡。父母需要慢慢開始適應(yīng)退居“二線”,放手讓孩子去成長。此時尤其要 提醒父母,避免打著“愛”的旗號,剝奪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走彎路”的經(jīng)歷,父母要做的是協(xié)助他們做出選擇,而不是插手干預(yù)他們的事情。
●相信孩子,建立信任關(guān)系
很多父母經(jīng)常會嘮叨自己的孩子,其根本原因是擔心管理不好自己。然而家長越嘮叨,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強烈,家長發(fā)現(xiàn)說了沒有效果,沒有效果更加要說,惡 性循環(huán)就開始了。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改變,希望改變這種嘮叨的溝通模式,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是有上進心,建立相互的信任關(guān)系。當孩子 發(fā)現(xiàn)父母是相信自己的,自信會大增,從而努力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