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進入開學倒計時,不少同學“意猶未盡”,抓緊趕寫暑假作業(yè),甚至在朋友圈貼出“求助”信息。另外,進入新學校的不安、升學備考的壓力等多種因素,一些學生出現了頭疼、心慌等生理上的反應。
對此,安定醫(yī)院心理學博士崔永華告訴記者,這種表現是學生們在習慣了懶散暑假生活之后,面對相對緊張的學習生活就要來臨時一種焦慮的心理表現,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開學綜合征”或者說“開學恐懼癥”。
“每天睡十幾個小時,是不是病了?”
北京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告訴記者,近日,有部分家長因為臨近開學孩子每天不起床、不寫作業(yè)、生活沒規(guī)律等狀態(tài)著急而來求助。一位家長曾詢問溫方:“孩子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都不起床,是不是生病了?!睖胤礁嬖V該家長這是因為孩子太舒服了,變懶了。
溫方說,假期里,學生被放得太松,容易導致生活習慣錯亂。孩子會覺得放假就應該玩,距離開學還早,作業(yè)等等再說。但是,距離開學已不剩幾天時間,家長們一定要警惕孩子的生活習慣,開始讓孩子按時起床按時學習。
“恐學”易現焦慮癥狀
崔 永華告訴記者,暑假期間同學們習慣了悠閑、懶散的生活,無論是在作息時間上還是心理上都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開學在即,同學們即將進入學校生活的狀態(tài),需 要面對一些緊張有壓力的生活,一時間不適應不愿意進入這樣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種焦慮的表現,這種現象在學生的開學前后普遍存在。
這種焦慮的心態(tài)主要表現為焦慮、情緒不穩(wěn)定等心理狀態(tài)。有時會引起一些身體上的不適現象,比如說惡心、嘔吐 頭疼,便秘、心慌、身體出虛汗等,有的學生開學后還會出現嗜睡、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同時,由于焦慮和抑郁被稱為是姊妹癥狀,所有有焦慮的人也經常會伴有抑郁的情緒。因此來說具有“開學恐懼癥”的學生有時還伴有一定的抑郁情緒。
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過于追求完美的優(yōu)秀生是開學“恐懼癥”的易發(fā)學生群。
適度調節(jié)生活規(guī)律
崔永華表示,家長在開學前應該給學生們一個緩沖,及時讓學生們“收收心”。比如,幫孩子調整好作息時間,按上學期間的時間表,按時上床睡覺,定點起床。
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適度地加入一些學習的內容,讓學生逐漸進入到一種學習的狀態(tài)當中去。同時要保持充沛精力,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鍛煉。
另一方面,家長在開學前也要從心理上幫助孩子克服“開學恐懼癥”。比如多和孩子談心,以鼓勵為主,表達真誠的關心和呵護,不能簡單粗暴地硬碰硬。為孩子創(chuàng)造溫馨平靜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在家里很踏實,有安全感。
最后,崔永華告訴記者,對于開學前后學生出現的焦慮情緒,家長們不用過于擔心,開學后,孩子們會逐漸融入到學校的生活當中,這種癥狀也會在開學的一兩周內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