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會中自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guī)范,是獲得尊敬和信任的標準。有人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簡單,因為道德就是一種愛心。
2010年6月12日,我在學校足球比賽時被同學鏟倒,左手肘部骨裂,由于韓老師和王老師有課沒時間送我去醫(yī)院,鄧老師就主動承擔送我去醫(yī)院,不但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還替我跑上跑下的找醫(yī)生,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其實當時我很擔心手斷了,最后鄧老師還為我付了醫(yī)藥費。這不就是“愛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嗎?
道德是一種感恩。我爸爸為了能陪我在小學階段都學些學業(yè)以外的技能,放棄了自己去北京發(fā)展的機會。他為了讓我的乒乓球技術能比別人學的快,自己主動去向教練請教,并且把學到的要領傳授給我,讓我比同等訓練時間的同學進步更快,我的一舉一動父親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的每一點進步都和他的辛苦付出息息相關,我也在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父母的關愛。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在為了我們的成長操心,可我們當中卻有很多人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但不珍惜學習的機會,還責怪父母對自己太嚴厲,我想這些人的父母一定非常寒心和難過。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我們用知識和修養(yǎng)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fā)揮所長、實現(xiàn)夢想!
道德是一種習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辛苦了一天的父母泡上一杯熱茶,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弄懂一個疑難問題,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等。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重如泰山;道德沒有標價,卻可稱無價之寶;道德沒有體積,卻可謂海納百川。道德是做人的準則!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讓道德成為生命中本能的舉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