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大綱:
第一單元 傳統(tǒng)中醫(yī)判斷體質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一、 傳統(tǒng)中醫(yī)判斷體質基本原理
中醫(yī)體質學主要是根據(jù)中醫(yī)學陰陽五行、臟腑、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理論來確定人群中不同個體的體質差異性.其具體分類方法有陰陽分類法、五行分類法、臟腑分類法、體型肥瘦分類法,以及稟性勇怯分類法等
二、體質概況分類及釋義:就是秉承于先天,得養(yǎng)于后天。體質養(yǎng)生根據(jù)不同人群多種不同的體質,因人而異,從飲食、生活起居、精神、藥物、經(jīng)絡養(yǎng)生。
簡單方法判斷是什么體質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體質??审w質與我們的健康、養(yǎng)生又有什么關系?有沒有想到是我們的體質在決定我們的喜好?不同的人體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體質養(yǎng)生的觀點是中醫(yī)的觀點,因此體質在中醫(yī)理論中分為12個類型。平和體質,健康的一種體質,只占人群的5%。特稟體質,也就是過敏體質,包括一些遺傳性疾病。另外的幾種體質分為氣虛、陽虛、血虛、陰虛,痰濕、濕熱、瘀血、氣郁及陰寒和陽熱。生活中,我們常常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復合體質。
每個人體質的形成包括先天基礎和后天營養(yǎng),而講究體質養(yǎng)生,也是為了優(yōu)化、改善自己的體質,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吃對適合體質的食物,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自己的體質自己測---偏陽質熱性體質和偏陰質寒性體質。
1.即使是冬天也喜歡喝冷飲。
2.舌苔呈深紅色。
3.說話很快,發(fā)音清楚、準確。
4.唾液分泌旺盛。
5.手心長時間保持熱暖狀態(tài)。
6.兩頰顏色紅潤。
7.經(jīng)常不自覺地睜大眼睛。
8.日常平均體溫在36.3℃以上。
9.坐姿不固定,身體愛搖來搖去。
10.骨架偏小,外表看起來比實際體重要瘦。
11.小腿肌肉比較松,很容易被捏起來。
如果回答“是”的個數(shù)多于“否”,你就是熱性體質,反之則是寒性體質?!笆恰钡膫€數(shù)越多,體質越偏于熱性體質;“否”的個數(shù)越多,體質就越偏于寒性。
1、正常體質——即身體強壯且無寒熱之偏的體質。
2、異常體質(三大類)
1)虛性體質
虛性體質系指臟腑虧虛,氣血不足,陰陽偏衰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tài)。常見有以下四類:
① 氣虛體質:指素體氣弱少力之質。
② 血虛體質:此指血虛之體常見的素質特征。
③ 陰虛體質:指陰液虧虛,失于滋潤、陰虛陽亢的體質。
④ 陽虛體質:系指素體陽氣虧虛,陰寒內盛的體質狀態(tài)。
2)實性體質
邪氣有余為實,故實性體質主要是指體內陰陽偏盛,痰、瘀等邪氣內結所形成的素質特征,常見以下6種體質類型:
① 陰寒體質:系指素體陰氣偏盛之質。
② 陽熱體質:系指素體陽氣偏盛之質。
③ 痰濕體質:指由于體內痰飲水濕潴留而形成的素質特征。
④ 瘀血體質:指經(jīng)脈不暢,血瘀不行,或瘀血內阻的體質狀態(tài)。
⑤ 氣郁體質:指臟腑功能失調,特別是氣機郁滯為基本狀態(tài)的體質類型。
○6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男陰囊潮濕,女黃帶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3)復合性體質——是指兼具上述兩種以上不正常身體素質的體質類型。
第二單元 針對不同體質的食療保健方法
1、正常體質:
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
2、氣虛體質:
易感冒,病后遷延不愈,內臟易下垂,不耐受風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藥、蓮子或太子參、黃芪、黃精等。
3、血虛體質:
宜補氣生血。用當歸、熟地、龍眼肉。
4、陰虛體質:
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yǎng)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5、陽虛體質:
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6、陰寒體質:
宜患風濕關節(jié)痛,宜感寒邪,怕陰冷潮濕氣候,宜溫陽散寒。應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7、陽熱體質:
得病多從熱化,易患瘡瘍,怕熱,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
8、痰濕體質:
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腦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對濕環(huán)境及梅雨季節(jié)的適應能力差。宜祛濕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葉、荷梗等。
9、瘀血體質:
易患出血,癥瘕,中風,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10、氣郁質:
易患郁癥,臟躁,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癥。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差,應調節(jié)心態(tài),宜服行氣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蘿卜等順氣之品。不宜進補。
11、濕熱體質:
易患痤瘡,黃疸,淋癥,火熱等病。對氣溫偏高,濕熱交蒸氣候難適應。食療同痰濕體質,忌辛辣刺激食品。
另外體質分9種養(yǎng)生各有道流行的看法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9種基本類型。
同樣是吃冷飲,有人吃了就沒事,有人吃了卻拉肚子。這是為什么呢?專家介紹,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大致可分為9種進行養(yǎng)生。
平和質
該體質人群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fā)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時患病少。
養(yǎng)生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堅持鍛煉,年輕人可適當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
氣虛質
該體質人群聲音低弱,易感氣不夠用,易累,容易感冒,發(fā)病后難以痊愈。
養(yǎng)生法:宜食益氣健脾的食物。平時注意保暖。可做一些柔緩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適宜藥膳:黃芪童子雞和山藥粥。
陽虛質
時感手腳發(fā)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喜靜,易大便稀溏。
養(yǎng)生法:平時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溫陽之品。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出汗過多,運動時要避風寒??勺鲆恍┦婢徣岷偷倪\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
適宜藥膳:當歸生姜羊肉湯。
陰虛質
體形多瘦長,常感到手腳心發(fā)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眼睛干澀,口干咽燥,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質偏紅,苔少。
養(yǎng)生法:多食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等性溫燥烈之品。適合做有氧運動,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健身項目。
適宜藥膳:蓮子百合煲瘦肉。
血瘀質
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淤紫,牙齦易出血。易煩躁、健忘。
養(yǎng)生法:多食山楂、醋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宜早睡早起多鍛煉,可進行舞蹈、步行等。
適宜藥膳:山楂紅糖湯。
痰濕質
體形肥胖,易出汗,且多黏膩。常感肢體酸困沉重。面常出油,嘴里常有黏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
養(yǎng)生法: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衣著應透氣散濕,經(jīng)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砷L期堅持鍛煉,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適宜藥膳:山藥冬瓜湯。
濕熱質
臉上易生粉刺,皮膚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fā)熱感,尿色發(fā)黃。脾氣較急躁。
養(yǎng)生方法:可多食赤小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適合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武術等。
適宜藥膳:泥鰍燉豆腐。
氣郁質
體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容易失眠。
養(yǎng)生法:多食黃花菜、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作用的食物。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如跑步、登山等。
適宜藥膳:菊花雞肝湯。
特稟質
體質特殊的人群。過敏體質的人,有的即使不感冒也常鼻塞、打噴嚏易患哮喘,易對藥物、食物、花粉、季節(jié)過敏。
養(yǎng)生法: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辛辣之品、腥膻發(fā)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起居避免過敏原,保持室內清潔。
適宜藥膳:固表粥。
常見體質的特征及飲食調養(yǎng)
氣虛體質形體特征:面色偏白或淡黃,肌肉松軟。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性格沉靜,說話聲音低、容易出汗。
氣虛體質(較為常見)
形體特征:面色偏白或淡黃,肌肉松軟。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性格沉靜,說話聲音低、容易出汗。容易感冒,要預防受風受寒。
飲食調理:可多吃補氣的食物,如菱角、荔枝、葡萄、土豆、山藥、鰱魚、鱔魚等。特別推薦補虛癥很好的山藥,同時,平和的它也是很好的養(yǎng)生食物。
食譜推薦:十全大補雞(黨參10g、白術10g、白茯苓10g、甘草5g、當歸6g、川芎3g、熟地10g、白芍10g、黃芪10g、肉桂2g、烏骨雞或小母雞1只、姜3片、大棗2枚),鯽魚黃芪湯(鯽魚1條約半斤、黃芪24g、枳殼9g)。
血虛體質(氣虛者常兼有血虛)
形體特征:面色蒼白,唇甲淡白,兩目干澀,四肢麻木等。性格特征:比較內向,膽小,不善交際。發(fā)病時傾向于頭暈頭疼,心悸,失眠。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不喜歡冬天和夏天。
飲食調理:多食補血的食物,豬肝、黑米、大棗、花生、櫻桃、椰子、龍眼肉、黑芝麻、南瓜等。特別推薦桂圓,可補血,還有豐胸的作用。
食譜推薦:四物湯燉雞、五彩蒸魚。
陰虛體質(血虛易發(fā)展為陰虛)
形體特征:形體瘦長。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容易患陰虧燥熱病變,喜歡冬季。
飲食調理:多吃補陰的食物,如鴨肉、蕎麥、小麥、甲魚、銀耳、黑木耳等。
食譜推薦:益氣養(yǎng)陰排骨湯(黃芪15g、山藥、玉竹10g、麥冬10g、石斛10g、姜2片、小排骨250g,要滋潤皮膚者還可加入白芷),芝麻拌雙耳(黑木耳和銀耳)。
陽虛體質(氣虛易發(fā)展為陽虛)
形體特征:形體白胖、臉色發(fā)白、肌肉松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靜、內向。容易水腫,手腳冰涼,喜歡吃熱的東西。喜歡夏天。
飲食調理:多吃補陽的食物,如羊肉、白菜、番茄等。
食譜推薦:當歸生姜羊肉湯。
痰濕體質
形體特征: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心理特征:偏溫和,穩(wěn)重謙恭,善忍耐。多表現(xiàn)為面色黃腫、容易困倦、舌體胖大、胸悶、痰多等,還容易關節(jié)酸痛、腸胃不適,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文明病。不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
飲食調理:要控制體重和改善飲食習慣。要多吃祛濕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香菇、陳皮、鱸魚等。
食譜推薦:白扁豆肉片湯、香菇燜鱸魚。
瘀血體質
瘦人居多,性格易內郁、易煩、急躁健忘。皮膚暗、眼眶偏黑、痛經(jīng)等。易出血、腫塊、中風、得冠心病等。不耐風寒。
飲食調理:要做好護暖工作。要多吃活血的食物,如薺菜、佛手、黑木耳、洋蔥、藕、桃子、栗子等。食譜推薦:鯉魚赤豆湯
氣郁體質
瘦人居多,性格內向不穩(wěn)定,長期情致不暢,敏感脆弱。發(fā)病傾向為抑郁癥、失眠等。女性容易乳房脹痛等。對精神刺激適應較差。
飲食調理:多吃理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白蘿卜、萵苣等。
食譜推薦:蘿卜絲炒牛肉、黃芪紅燒萵苣。
下面是五行分類法:
木形人的體質特點:膚色蒼色,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并有才能,非常勞心,體力不強,多憂慮,做事勤勞。
火形人的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wěn)重,對事物的理解敏捷,走路時肩背搖動,背部肌肉豐滿。
土形人的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全身上下都很勻稱。
金形人的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
水形人的體質特點:體型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fā)密而黑,怕寒喜暖。
第三單元 判斷自己體質及適應那些飲食和禁忌那些飲食
一、復合一組基本癥狀的體質對照
二、復合多個基本癥狀的體質如何分型
三、如何針對自己體質選擇飲食
第四單元 專家現(xiàn)場會診指導——望聞問切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