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高飛,陸高飛講師,陸高飛聯(lián)系方式,陸高飛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紅色管理、通用管理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陸高飛:什么是管理與管理是什么
2016-01-20 25920

一、 什么是管理?

日常我們所接觸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屬于“什么是管理”這個問題范疇,雖然很多時候是以“管理是什么”的句型出現的,實際上也是回答“什么是管理”這樣一個問題,因為回答的往往都是屬于“個別”的管理。大體來說,屬于管理這個范疇的個別性東西包括這樣幾類:管理意識、管理理論、管理技術、管理能力等等

1、 管理意識是指每個人對管理的認識和理解,只要能想到“管理”這個概念,就應該屬于管理的范疇。

2、 管理理論是指形成系統(tǒng)、見諸文字的各種管理流派和學科。

3、 管理技術是指具體的管理活動中所用到的所有的管理方法、技巧、工具、標準等等。

4、 管理能力主要是指管理者運用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術的修養(yǎng)和素質。

至于很多人平常所說的“管理就是什么什么”之類,那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思維”,表明的是他對管理的理解和領悟,往往不是一種嚴格的定義,如果能夠理解這點,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zhí)。

二、 管理是什么?

要回答管理是什么,自然首先必須對“管理”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有所了解。這里對“管

理”一詞進行中文含義的考察。

   管者,管理;管轄。須知管理和管轄之間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各類管理行為包括人事、物科、生產過程、利益交換和分配,乃至革新創(chuàng)造,包括技術引進的管理。

   從1989版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找到了關于“管理”一詞的解釋,有三個條目:

   ①負責某項工作使順利進行,如管理財務;

②保管和料理,如管理圖書、宿舍、公司等;

③照管并約束(人或動物),如管理罪犯、牲口等。

關于“思想工作”的討論

(一)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則

1、 漸進原則

由淺入深的做思想工作。

試驗:向往戶要兩杯水,1組一次要兩杯水,2組要一杯水后再要一杯水,結果第二組要的水對于第一組。

漸進的做工作,容易被別人接受。

2、 重復的原則,即“苦口婆心”

對一件事情說的多了,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糾正錯誤的,弘揚正確的,一條基本原則是“實事求是”。

3、 拉近心里的距離。

拉近心里的距離,是成功進行思想工作的一種有效方法,也可以利用做思想工作者的熟人來做工作,以為熟人的心里距離近。

4、 調整原始價值觀。

即基礎的價值觀念,也是其他價值觀構成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價值觀。你不要告訴他“做什么”,還要告訴他“怎么做”,“如何做”。同時還要改變他的基礎價值觀,即:衡量事物的尺度!

適度的批評可以激勵人,過分的批評會使被批評者失去方向。

(二)思想工作的方法

1、 從眾心里。

認為大部分人的認識是、行為是正確的,觀念是對的。因為人要有安全感。

你和一個人說8次,不如你找8個人分別和他說一次,這樣的效果會更好的,以眾人的力量來改變他的觀點。

2、 啟發(fā)法。

啟發(fā)相對于爭論,爭論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觀念強加于他人,要求別人接受,即:錯了,錯了也得執(zhí)行!這樣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誰來買單!

老板買單,老板可以買經濟的單,“口碑”的單,老板買得起嗎?

啟發(fā)法是適當的提供原始信息,使他自動的得出“我”方的觀點。這樣的效果會好的,主動的做比被動的做效果要好的。

3、 言行一致法。

語言與行為趨于一致,你說的正確的事情多了,眾人的行為也會趨于一致的,對不好的事情批評多了,眾人也會同誅之。

4、 熟人法。

利用熟人與被管理者熟悉的便利條件,因為他們心里距離近,工作容易被接受。

5、 外部權威法。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它山之石可以功玉”借助外部干部的力量,來做被管理者的思想工作,效果會好一些的。

三、“管”與“理”

   我們在日常的交流中,常會提到這樣一個命題,一個比較有威望的王主任,在一次公司導主持的專題研討會上因故遲到了,看到這一情況,不同的領導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

A領導:王主任,你今天開會遲到,按照公司規(guī)定扣發(fā)月獎金10元。

B領導:公司領導對其遲到行為不理不睬,若無其事繼續(xù)開他的專題會議,布置工作。

C領導:王主任,你來遲了,我們知道你對這個專題有獨到的看法,所以我們等著你來參加。

   三位領導的對“遲到現象”的不同處置,有不同的效果:

   A方法,直截了當地維護了公司規(guī)章的嚴肅性,顯示了規(guī)章面前人人平等,突出了管理的剛性,但忽視了人性。領導必須在事后對王主任做好溝通,否則領導只有威嚴,失去信任。

   B方法,屬于冷處理,手法采用目標任務型,重視目標的布置,忽視過程管理,只要你能完成任務,遲到早退,當面不處理,事后一并考量。這種方法對遲到的王主任來說,他會體會領導的寬容,感謝領導的含而不露,但長此以往,對其他主任來說,領導的寬容可能會理解成優(yōu)柔寡斷的代名詞,有礙于領導的威信。

  C方法是藝術性的管理。剛柔相濟,寬嚴有度。即嚴肅的指出了問題—“你來遲了”,定性為違規(guī),又體現了領導的惜才、主任的期待—“知道你對這個專題有獨到的看法,所以我們等著你來參加”,此時的王主任充滿了愧疚和感激,對其他主任也有很強的警示作用,即使自己再有才,也不敢遲到要大家等呀!

  我認為C領導的處置方法體現了管理工作中的“管”和“理”的和諧統(tǒng)一。管理中的“管”體現了一種剛性,表現為制度的嚴明、執(zhí)行的精確控制和評價的科學量化。但這樣的剛性管理重視了規(guī)章的權威,忽視了管理對象的人性,效果是暫時的,長此以往會積累主任對領導的隔閡、對工作的敷衍,最后影響工作效率,漸失工作的積極性、團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以激勵為手段,以效率為目標,構建一個和諧的團體,這樣的“理”更多的是傾向于手藝的管理。

   管理中的“管”和“理”需要和諧統(tǒng)一,“管”猶如一個人的骨架,沒有硬朗的骨架不成人?!袄怼豹q如人的經濟血肉,沒有經脈血肉、疏通、運送營養(yǎng),最終只剩下一幅空骨架,可怕、可悲。我們不討論先又“理”,還是先有“管”,因為事實上“管”和“理”也不是獨立的,兩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我認為簡歷骨架并不難,但要用經脈血來維護一個強健的體格并不是一件易事,哪一處出了毛病,就會影響肌體的正常功能。那如何讓身體各個器官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tài),就得運用好管理中的“理”的調理功能,首先注重平等關系,保持血脈的和暢,領導關心主任、主任支持領導、主任幫助主任、主任愛護員工、員工愛戴主任,這種氛圍的形成,需要領導、主任、員工運用換位的思想,人人都是平等的個體,和睦相處。領導應該了解每個主任個性特長,善于贊賞、寬容,讓主任上得了臺,也要下得了臺。如C領導了解王主任工作的特長,設身處地為王主任開脫,開會遲到肯定有其原因。但也不是有原因就可以遲到,即要指出行為的結果—遲到這一事實,又用柔中帶剛的激將法,指出今天的專題會議必須帶頭討論,大家可是在等你開會呢!其次洞察細微,化解痙攣血栓。在日常工作中,出點問題、形成點隔閡誤會也是常有的事,作為領導要深入基層,了解員工的動向,及時發(fā)現問題,對癥下藥予以解決,保持集體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如C領導的處理是及時的,反映了領導的思維的敏捷性、果敢性、針對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最后營養(yǎng)配給,提高代謝的速度。領導要利用經濟的、精神的手段,提高獎勵、鼓勵的力度,增強動力,保障新陳代謝的速度。

四、管理,“管”的就是“理”

   在管理中碰到意見分歧時,我們常??梢月牭竭@樣的建議:誰的意見在理聽誰的!這似乎沒有錯??墒菃栴}在于需要判斷誰的意見更有理、更合理、更在理:在各方都認為自己有理的情況下,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管”住這個“理”。顯然,在管理中存在著一個有理與無理之間的確認、溝通和轉換,以及怎樣占領“有理”制高點的任務,需要將管人管事提升到管“理”上來。

  關于“開發(fā)人才”的討論

  一個中層干部(尤其是車間主任),是將一個比自己能力強人,打壓下去,還是開發(fā)他、保舉他、重用他,從而發(fā)揮他的能力為公司做貢獻,這已經不是管理水平上的事情了,這是做人的事情,是心胸的事情。

  關于“合理”的討論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事情,只要當時合理就好,不合理就不好,不管它是否正確的。一個企業(yè)的“合理”在哪里,在老板那里!老板的話就是理,就是合理。

  你認同嗎?

在“管”“理”結合中實現和諧

  《史記·白起列傳》載,武安君白起為秦戰(zhàn)勝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郡、鄭、漢中,非擒趙括之軍,戰(zhàn)功赫赫。而秦國的五大夫王陵在攻打邯鄲中失利,秦王想讓白起代替王陵.白起認為:“邯鄲實未易攻也。而且諸侯救援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

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夾。不可?!卑灼鹨虼瞬豢锨爸簦?/p>

來干脆稱病不出。秦王派王缸代王陵也未能攻破邯郡,因此一定要征調白起,派范難去

也沒請動,于是就將白起免為士伍.過了三個月,秦軍連吃敗仗,秦王遷怒與白起,在

命人遣送白起出咸陽途中又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在攻打邯鄲的問題上,白起的主張是有理的,秦王似乎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從另外一個角度給問題定了性:白起的行為已經不是簡單的與他在戰(zhàn)略決策方面存在分歧的問題,而是公然挑戰(zhàn)自己權力,挑釁自己決策的權威性。一個白起姑息了,以后如何號令朝廷中的功臣大將?一個“誰的意見正確聽誰的”決策合理性的問題,變成了“意見由誰說”這樣決策權威性的問題。在企業(yè)管理中這樣的現象比較普遍,各執(zhí)一端肯定會給管理的和諧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果說不講“理”的“管”是盲目的權力,像邯鄲的久攻不下而圖耗資源:那么沒有“管”支持的“理”就很蒼白,像白起那樣抱恨終天;

在“管”“理”脫節(jié)的情況下,“管”不住“理”,對雙方來說,結果都可能是悲哀的

結局。

    其實,管理中的“理”并不是鐵板一塊。自然規(guī)律是只能發(fā)現而不能創(chuàng)造的鐵律,管

理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應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社會人文領域所謂的“理”就具有一定的層

次性,因看問題的立場、角度的不同而有所逗別,即使站在同一個層面上,也有公說公

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尤其是在彼此存在博弈關系的情況下,其合理性可能會此消彼

長。這時候管理者就需要“管”好“理”,既要努力促使管理的科學性與權威性保持一致,

又需要在“管”與“理”的結合中實現和諧的理想境界。

    管理所“管”之“理”并非誰在管誰就有“理”,誰就是“理”的裁判,或者只講管理者一方的“理”,而是從委托一—代理關系上講服從于理,服務于理,將“管,,與“理”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抱著對“理”負責的精神,在“理”的層面上分工合作、求同存異,超脫于公司政治,避免內耗,忠誠與執(zhí)著于對“理”的追求。

關于“老板的過失”的討論

一個優(yōu)秀的中層干部,是懂得如何“藝術”的校正領導的過失的,從而避免“錯了也得執(zhí)行”所造成的更大的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獅子在一堆白骨之間,滿意地別著牙讀著兔子交給它的文章.

題目是:《如何實現由坐商到行商的轉型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時間飛快,轉眼之間,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氣越來越大.因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個很歷害的老板。這只小兔開始橫行霸道,欺上欺下,沒有動物敢惹。它時時想起乖烏龜賽跑的羞辱。它找到烏龜說:“三天之內,見我老板!”揚長而去。

  烏龜難過地哭了。這時卻碰到了一位獵人。烏龜把這事告訴了他。獵人哈哈大笑。

    于是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重大事情,獵人披著獅子皮和烏龜一起在吃兔子火鍋。地下

丟了半張紙片歪歪扭扭地寫著: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還有強中手?。?/p>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森林里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記

了。不過一只年輕的老虎在聽說了這個故事后,被激發(fā)了靈感。于是它抓住了一只羚羊,

對羚羊說,如果你可以像以前的兔子那樣為我?guī)硎澄镂揖筒怀阅恪?/p>

    于是,羚羊無奈地答應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地進了山洞??墒侨爝^去了,

也沒有見羚羊領一只動物進洞。它實在憋不住了,想出來看看情況。羚羊早已不在了,

它異常憤怒。

 正在它暴跳如雷的時候突然發(fā)現了羚羊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樣留住員工》。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