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之性對應了一個生命一生的富貴窮通,是運數(shù)和智慧的根本處,也是精進修為最著力處。由于自我之性有無量多的幻化,所以,識得自我之性最為關鍵,亦是禪宗“見性”落腳處。下面我們就主要之處列舉出來,以便后學能直接自省、內(nèi)明而修正、印證。
一、當一個人性格如果過于剛強、要強,雖自身能力會達到一定程度,但運氣不會太好,多懷才不遇,均是內(nèi)在把自己看得很高,自我損及運數(shù)造成的。
二、當一個人特別喜歡彰顯自己個性,或長須長發(fā),或奇裝異服,總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贏得別人的贊賞,其實是外強中干,內(nèi)在不足,自我之性弱智的表現(xiàn)?!白砸娬卟幻?,自是者不彰”,反而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和欣賞。
三、當一個人過于注意自己的舉手投足,行為拘謹,性情猶疑,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表層看是過于在乎得失,自信不足的表現(xiàn),內(nèi)在其實是為我、自我之欲求的反向膨脹,這類人格局會越來越小,難以成就大事。
四、當一個人平時總喜歡夸大其詞,自吹自擂,是內(nèi)在不足,乃自我之性的淺薄顯露?!白苑フ邿o功”,這種人是不會得到別人真正信任和贊賞的,日久便會被人識破而遠離。
五、性格清高、孤僻,或孤高自賞,不屑合眾合流,或所謂的某些隱士之流,其實是自我彰顯的另一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在其實容易急迫而浮躁,表里不一,容易變得虛偽?!白择嬲卟婚L”,終究會耐不住寂寞,難以真正長久。
六、口頭禪中時刻不離“我”者,其實是非常自以為是的顯露,不自覺地默認為自己的思想想法是對的,就是真理,內(nèi)在其實是因自我而缺乏自知之明的體現(xiàn)。
七、同一個錯誤反復重犯,始終不肯改正,這種人本質(zhì)上是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處,認識不到錯處絕對會重犯,這其實是不明自我而迷執(zhí)的顯露,這類人最為愚癡,最損自己運氣。
八、遇到問題和處理事務時,喜歡執(zhí)拗地堅持自己的看法,不懂得融合他人優(yōu)點,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懂得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均是自以為是之我性的體露,這類人深層次其實是心智不開,心量較小緣故,最不宜從事管理和領導崗位。
九、看不得他人好,不懂得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最容易嫉妒或容不下他人,容不下他人哪怕是一點點過失,表面看是心胸狹隘,度量小,其實是自我造成心量小和愚癡的體現(xiàn)方式。
十、自命不凡,好慈悲他人,好為人師,好使命感,好扛著轉(zhuǎn)世的名號到處招搖,這種人表層看是外強中干,內(nèi)在不足,不自覺地把自己看得很高,內(nèi)在其實是還未入道門,心智未開,落在二元分別緣故。這類人最易誤人慧命,極其損德。
十一、好越權(quán)越位,為人不謙虛,不謹慎,好以長者、尊者的口氣說話,好頤指氣使,不懂得尊重他人,骨子里是因為缺乏自知之明,無自知之明者低賤,本質(zhì)是自我作祟緣故。
十二、為人過分地謙虛,就會變得虛偽不真實,內(nèi)在其實也是自我作祟,是自大的另類體現(xiàn),所謂矯枉過正,正識正見不足緣故。這也是低層次修為之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十三、做人做事思路不清,沒有什么頭腦,水平難以提升,本質(zhì)均是自我迷執(zhí)。迷執(zhí)自以為是的頑固概念,把自己的心給框住了,沒法破框開智而愚癡緣故。
十四、做人做事不認真,沒有責任心,不敢承擔責任,本質(zhì)是被自我業(yè)性形成的慣性思維左右,難明用心之道而沒法開啟心智緣故,這類人必然愚癡而難成大器。
十五、人無法圓通、圓融和成熟,棱角過于分明,表層是個性的顯現(xiàn),內(nèi)在其實是自我迷執(zhí)緣故,多執(zhí)著于自我定見、成見,實是無自知之明而愚癡緣故,較損自身運數(shù)。
十六、過于注重外表,以至于自戀,恰恰是內(nèi)在不充實、自卑的反映,均是因過于關注自我之欲求的顯露,內(nèi)必顯愚癡相。
十七、一個人判斷和決斷失誤,表面是思維分析水平所致,內(nèi)在其實是決定于自我價值觀。因迷執(zhí)于為我,必然會分別出小系統(tǒng),格局出小價值,陷于急功近利,形成小價值的價值評判標準,即造成自我價值觀產(chǎn)生偏差緣故。
十八、過于勢利,或過于崇拜、迷戀名人和成功人士,均是因自我之欲求的反向膨脹所致,這類人缺乏獨立人格,人品難以尊貴,為成功容易不擇手段,日后必落因果,終究是一場空幻。
十九、一個過于急功近利的人,眼光絕不會長遠,視野絕不會開闊,立足點絕不會很高,為人之人品也絕不會貴重,本質(zhì)均是自我之貪欲緣故,越大的貪欲必然越發(fā)自我,這類人路會越走越窄,機遇會越來越少,極損運數(shù)。
二十、喜歡抱怨之人,遇事喜歡遷怒于他人之人,本質(zhì)均是極其自我之“為我”緣故,過于為我就不能吃虧,就必然斤斤計較,就必然睚眥必報,終究是自我而心量太小,容不下人,容不下事,容不下別人一點錯誤,這類人極損自己運數(shù),非是大器之才。
二十一、過于玩世道聰明而圓滑者,必然沒有真心,工于心計,實是內(nèi)蘊極度計較之心,也是不敢承擔責任和風險的顯露。本質(zhì)是因多世累劫的覺悟智慧有限,真實不明,慈悲愿心沒起,將領悟的有限人性道理用于此生“為我”之計較,此類人有點小福報小聰明,絕沒有大福德,難成大器,日久必然被人識破而離棄,極損自身運數(shù)。
劉碩斌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