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謨,王鴻謨講師,王鴻謨聯(lián)系方式,王鴻謨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王鴻謨 優(yōu) 2019年度中國200強講師
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yǎng)生專家
4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王鴻謨:身體好壞,脾胃說了算
2016-05-12 4376

 被稱為“中國色診導師”的首都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系教授王鴻謨指出,脾胃出了毛病,癥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fā)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如發(fā)現(xiàn)自己有這幾種情況,就該懷疑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需盡快就醫(yī)。

  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tài),也能看出脾胃問題。

  臉色發(fā)黃。王鴻謨指出,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fā)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xiàn)為吃飯不香,飯后肚子發(fā)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fā)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yǎng)造成的。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面色發(fā)黃且有虛腫。

  鼻頭暗淡。用手摸摸鼻頭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qū)域。如果鼻頭發(fā)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xiàn)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口唇無血色、干燥。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學院副院長李志剛教授說,《黃帝內經》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開竅于口”,就是說,脾胃有問題會表現(xiàn)在口唇上。楊力說,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干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睡覺時會流口水?!饵S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xiàn)。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里,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便秘。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xiàn)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精神狀態(tài)不佳。張湖德說,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yǎng),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夏季,護脾胃的好時機

  作為生命健康的基礎,脾胃一直都在辛苦地為我們工作,因此,一年四季我們都需要呵護它們,尤其是夏季。這是因為,在中醫(yī)理論里,脾與四時之長夏(夏季最后一個月,按照太陽高度計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相應,是養(yǎng)脾胃的好時機。另外,夏天氣溫高、氣候濕熱,人們容易出汗,損耗了大量體液和營養(yǎng)物質,適合養(yǎng)脾除濕。但養(yǎng)脾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保健常識。為此,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楊力指出,這是保養(yǎng)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另外,要注意定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

  揉鼻頭。王鴻謨說,每次揉鼻頭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癥狀。

  按摩足三里。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吃對食物。張湖德說,在長夏這個養(yǎng)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綠豆、蓮子、絲瓜、陳皮、鴨肉、鯽魚等。另外,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yǎng)脾胃的作用。容易便秘的人要減少久坐,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另外,脾胃差的人,不妨試試王鴻謨推薦的“四君子湯”,即用黨參或人參10~15克、炒白術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和。

  常讀“呼”字音??梢耘囵B(yǎng)脾氣,對緩解脾虛、腹脹、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處。

  揉肚臍。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蛘邇墒址謩e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搓動,搓至發(fā)熱為止,胃脹、腹痛的人可以試試,每日2~5次。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