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凌云塔
文筆塔、文峰塔,(現(xiàn)在人造文昌塔一般高七層、九層、十一層),相傳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所以我國古代書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時,供奉文昌帝君。有些城市還建有文昌閣或魁星等高大建筑,以代替文昌塔。古人建造文昌塔的作用在于彌補當(dāng)?shù)匚姆宓牟蛔?,從而可以多出文人才子?/p>
宜建方位
文峰塔與奎星樓,都建在城之東南方,即巽方?!渡胶=?jīng)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洼,據(jù)《潁州志》記載:堪輿學(xué)家認(rèn)為東南洼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zhèn)之?!兑住べ恪氛f巽象風(fēng):“隨風(fēng),巽”。疏去:“風(fēng)既相隨,無物不順”。按儒學(xué)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
《陽宅三要》云:凡都省、府庭、州縣、場市,文人不利、不發(fā)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筆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fā)科甲?;蛏缴狭⑽墓P、或平修高塔,皆為文筆。
玄空學(xué)上對塔亦有論述:塔是挺秀之形,名曰“文筆”,若在飛星之一四、一六之方,當(dāng)運主科名,失運亦主文秀。若在飛星之七、九、二、五之方,主與災(zāi)禍,克煞同斷。
案例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凌云塔
從明萬歷《新會縣志》收錄王命璇的“塔記”可知,邑中一些有官職或當(dāng)過官的紳士,以及父老們提出,會城“依山阻海,峰巒擁衛(wèi)”,“北枕圭(峰)山,屹然高峙”,但南面是海(今為沖積平原),海中的山低矮,這條龍脈“青龍垂首”,氣勢不足,風(fēng)水學(xué)家指子山為巽(xùn,粵音迅,八卦之一,方向為東南),為文峰,宜建塔以高補其不足,使“青龍昂首”。但塔高46米,鳳山高程91米,兩者相加起來才137米多,并不算高,不可能直上云霄(凌云)。而以“凌云”為塔名,充分表達(dá)取其龍頭“高”的意愿;又名龍子塔,也是取其為龍頭的意義。
塔成后,新會“人文日盛”(清康熙縣志),文運凸顯。建塔后的第三年(1612年),考中舉人多達(dá)14人。清乾隆縣志卷三“樓榭”條記,“越三年壬子舉于鄉(xiāng)者遂十三人,癸丑成進士者三人,自是人文日盛云”(清道光縣志又抄錄記入卷七“古跡”)。筆者查實康熙縣志和道光縣志的功名羅列,該年全縣中舉名單實為14人,康熙縣志還注明“壬子科十四人”。建塔后的第四年,即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出了俞士瑛、何龍禎、林聯(lián)綬3名進士。建塔后的第七年,即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又出了黃公輔、林枝橋2名進士,短短幾年,可謂風(fēng)生水起。
——北京風(fēng)水師、風(fēng)水術(shù)數(shù)學(xué)傳人陳益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