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方能成事》
作者:王澤仁
漢光武帝劉秀,漢景帝第六代玄孫,東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在位期間,以‘柔道’治天下,史稱:光武中興。劉秀雖是皇室血親,但因西漢的‘推恩令’政策,到他這一代也就是個富農(nóng),有幾畝薄田而已。
這里有必要先講點題外話。所謂推恩令,乃是西漢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各諸侯王實力所采取的一種國策。最早的構想來自于漢文帝時期的杰出青年政論家賈誼,他在《治安策》中說:“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币簿褪钦f,各諸侯王死后,他所有的財產(chǎn)、土地、子民等,都要根據(jù)其兒子的數(shù)量,分成若干份,由眾兒子們繼承,而不能僅僅傳給嫡長子。讀者們想想,那些王族們,能有幾個好鳥!哪個不是妻妾成群,兒女多的如天上的繁星。長此幾代下去,各大小諸侯國都化為烏有了。除非采取計劃生育,否則毫無辦法。
接下來,我們回到正題。劉秀一家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由皇室貴族,慢慢的變成了皇室平民了。除了姓劉,其他的和平頭老百姓沒什么差別。劉秀父親劉欽為南頓令(今河南項城市南頓鎮(zhèn)),屬縣級干部。按理說,劉秀家怎么也算是個基層官宦家庭,衣食無憂,但天有不測風云,父親在劉秀年僅9歲時,不幸早亡了。兄弟姐妹六人,唯靠母親,難以為繼,遂由叔父劉良收養(yǎng)他們了。
劉秀有兩個哥哥,大哥劉縯,二哥劉仲。三兄弟中,二哥劉仲,老實巴交,平平淡淡;大哥劉縯就不一樣了,從小就有一副英雄氣概,英偉不凡,豪爽大氣,堅毅果敢,向來不屑于在家種地生產(chǎn),甚至于變賣原本就微薄的家產(chǎn),用以結交天下豪杰。王莽篡漢后,劉縯更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馬提三尺劍,誅滅王莽,恢復劉氏天下!從脾氣上來說,劉縯很像漢高祖劉邦。劉秀的相貌、為人、脾氣等各方面都和大哥大相徑庭。他生得是鼻梁高聳,額頭突出,腦門兩側(cè)還微微隆起,像長了兩個小角似的。從長相上來看,劉秀比他大哥更像高祖。平凡人一看,相貌確實不咋地;但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帝王相。劉秀也不像他哥那樣,喜歡交朋友,任豪俠,他唯一的愛好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種種地,晚上讀讀書,日子就這么踏踏實實的過著,即使心有天下,也毫無表露。大哥劉縯經(jīng)常拿他開涮,笑他每日勞作,就好比漢高祖劉邦的哥哥劉喜,有點像個窩囊廢。由此可知,劉秀有高祖之貌,無高祖之風;劉縯卻相反,他有高祖之風,而無高祖之貌。
按照劇情的發(fā)展,成大事的應該是大哥劉縯才對,可偏偏最后掃蕩群雄、君臨天下的是不顯山、不露水,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劉秀!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今天就分享一件事情,以窺劉秀的帝王氣質(zhì)。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大行改化,推行新政,結果適得其反,搞得國家烏煙瘴氣,天下大亂;各地民怨四起,人心思漢,紛紛造反。劉縯、劉秀兄弟在老家舂陵(今湖北棗陽市)以恢復高祖之業(yè)、拯救漢室江山為名,大舉起兵,聲勢浩大,他們的軍隊番號為:舂陵兵。這時候,他們身上‘劉姓’的血脈,在戰(zhàn)爭年代,是天然的政治資本,足抵十萬精兵。各路義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兵威所向,王莽新軍望風披靡。劉縯兄弟,更是戰(zhàn)績輝煌。劉縯攻破戰(zhàn)略要地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qū)),劉秀在昆陽大戰(zhàn)中(今河南省葉縣),以不足2萬的兵力,打敗王莽新軍43萬,一舉殲滅新軍精銳。兄弟倆威震天下!
隨著劉縯兄弟威名益盛,這時候,起義軍內(nèi)部開始暗流涌動,派系之間相互爭斗,有些人心里不爽,暗地里勸義軍盟主更始皇帝劉玄除掉劉縯兄弟,免生后患。他們?nèi)宕蔚脑趧⑿媲吧匡L點火,造謠生事。劉玄本人對劉縯兄弟也是日益忌憚,生怕取而代之。他也是皇室之后,劉秀的族兄;但此人懦弱無能,昏聵不明。綠林軍將領們當初擁立盟主時,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因為這些草寇們,個個貪圖享樂,忌憚劉縯的嚴明,故立劉玄為帝,欲將其當成傀儡。劉玄登基時,見群臣朝拜,場面浩大,羞愧流汗,緊張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劉秀是一個非常心細穩(wěn)重之人,敏銳度極高,他早已感覺到了更始帝劉玄及大臣們的小算盤,遂提醒大哥劉縯要提防小心,格外注意,以免不測。但劉縯向來豪爽慣了,加上自己實力強大,料想劉玄就算有心謀害,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樣。于是,對劉秀的告誡沒有放在心上,并笑著對弟弟說道:“他一向就是如此,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日,劉玄召開大會,諸將領列席。會上,劉玄借故夸贊劉縯的佩劍,乃是世間寶器,遂命劉縯拿給他看看,把玩觀賞一番。此時,繡衣御史(秘密警察,特務機構,類似于明朝的錦衣衛(wèi)。)申屠建向更始帝呈上玉玨。古人溝通是非常有意思的,經(jīng)常有話不直說,玩行為暗示。玨(jué)者,諧音‘決’,亦可諧音‘絕’。申屠建的意思不言而喻,那是希望劉玄當機立斷與劉縯斷絕關系,將其誅殺。更始帝懦弱的本性再次暴露,他偷看了劉縯一眼,見其威風凜凜,氣勢逼人,遂心里有些害怕,猶豫不決,不敢下令立即將其逮捕。劉縯的舅舅樊宏可是個聰明人,讀過不少書,知道些典故。當年鴻門宴上,范增也曾向西楚霸王進呈過玉玨,力勸項羽宴會上殺了劉邦。于是,提醒外甥道:“申屠建和當年范增一樣,大擺鴻門宴,意在圖謀你啊。”劉縯不應,心想就劉玄這慫包,見血都會暈的種,成不了什么大事。
劉玄手下有位大臣,名叫李軼。此人起初曾協(xié)助劉縯兄弟起兵舉事,和劉縯兄弟關系可謂相當?shù)蔫F。但古人講的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劉縯兄弟處處被人壓制,李軼奉行‘人往高處走’的做人原則,識時務的投靠在了有權有勢的新貴門下,依附劉玄。劉秀火眼金睛,早就看出來李軼此人乃墻頭草,大不可靠。但哥哥劉縯至今還和他走得很近,遂再次提醒大哥道:“李軼這人,千萬不可再信任了!”劉縯大大咧咧,沒太把弟弟的話當回事,估計他打心里也不認為李軼會背叛自己。
劉縯有個部將,名叫劉稷。此人脾氣耿直,勇冠三軍,是難得的一員虎將。劉玄被擁立為帝的時候,他正在前線作戰(zhàn),聞知消息,怒從中來,火冒三丈,大罵道:“當初起兵圖謀大事的,是劉縯兄弟。如今劉玄卻做了皇帝,這算哪門子事??!他不過就是個無能鼠輩,何德何能身居帝位!”劉稷是位好將軍,但不是一個政治家,缺乏最基本的政治素養(yǎng),他連隔墻有耳都給忘了,只顧著性子,一吐心中不快。這事可給他的領導劉縯惹大禍了。
劉玄聽到有人對他如此大罵,倍感羞辱;但克制怒火,若無其事的封劉稷一個‘抗威將軍’的名號。這一招,手段可謂極其歹毒。劉玄雖懦弱,但玩弄人的本事還是有的??雇④?,顧名思義,那是明擺著告訴劉稷,你以下犯上,褻瀆天威。這道圣旨,簡直將劉稷往火坑里推。假如劉稷接旨,那就是承認自己對抗天威了;如不接受這個名號,那就是不尊圣旨,也是冒犯天子。
一般人面對如此進退兩難的局面,勢必難以抉擇??蓜]這個煩惱,因為在他的眼里,劉玄的圣旨,那就是狗屁,一錢不值。當即撕掉圣旨,拒不接受。劉玄可算逮著理由了,當即派數(shù)千兵馬突然襲擊,圍困劉稷,將其逮捕。劉稷的上司劉縯聽聞自己的愛將被抓,趕緊進宮,據(jù)理力爭,懇請釋放。這時,曾經(jīng)擁立劉玄的大功臣朱鮪聯(lián)合李軼火上澆油,極力勸說更始帝劉玄機不可失,可借此一并殺了劉縯。在皇位面前,再膽小的人,腰桿子也可能挺一回。劉玄這次壯著膽子,不再猶豫,立即將劉縯一并逮捕,為以防萬一,當日遂將兩人一起誅殺!
劉縯估計進宮前,都沒預料到自己回不去了,他向來沒把劉玄及其黨羽放在眼里,以至大意被殺。劉秀此時正在父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安民,聽聞大哥被殺的噩耗,半晌說不出話來,心中隱痛如針,強忍著眼淚沒讓掉下來。部將們?nèi)呵榧?,紛紛勸他起兵報仇,一雪恥辱,劉秀此時并沒有被感情沖昏頭腦,他對自己目前的實力心知肚明,尚無完全勝算,可以搬倒更始政權。此時雖心如烈火,卻面如平湖,立即快馬加鞭趕往宛城,面見劉玄,跪拜請罪。他大哥的部屬們見到劉秀,知道他們兄弟情深,一一登門吊喪,劉秀一概拒絕,從不與他們私下交談,回避嫌疑。平日里,劉秀反復陳說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除了自責懺悔之外,從不夸耀自己昆陽大戰(zhàn)的功勞。大哥去世,也不穿喪服盡孝,飲食如常,該吃肉吃肉,該喝酒喝酒。言談舉止毫無悲戚之感,談笑之間,一如往常,跟沒事似的??擅咳胀砩?,單獨臥眠時,淚流滿面,枕巾沾濕,心痛如絞,只能掐指忍痛。
大臣們都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哪有兄長去世,自己卻每天談笑風生的。更始帝劉玄更是被劉秀整暈了,本來想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他也給殺了,斬草除根,以絕后患。鑒于劉秀認罪如此誠懇,態(tài)度如此謙遜,反而覺得自己理虧,有點慚愧了。遂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劉秀心里明白,裝孫子這招,能騙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得趕緊想辦法脫離虎口才行。此時王莽雖滅,天下并未太平,黃河以北赤眉軍發(fā)展迅速,各地武裝爭奪地盤,戰(zhàn)亂不息,他們各自為政,并未歸附更始政權,劉秀敏銳的感覺到時機來了,遂請愿北征;劉玄此時的野心也早已膨脹起來了,欲一統(tǒng)天下,思來想去,身邊也唯有劉秀是最佳人選了,其他人的軍事才干哪能比得上劉秀,遂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縱虎歸山,派劉秀北渡黃河,行大司馬事,鎮(zhèn)慰河北州郡。
劉秀如鳥飛天空,龍入大海,縱橫馳騁,東征西討,南征北戰(zhàn),剿滅群雄,安撫民心,遂定天下,開基立業(yè),終成一代帝王!
可貴的是,劉秀在實力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并沒有被仇恨所吞噬,當他聯(lián)合赤眉軍滅掉更始政權后,聽聞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很是悲傷,念在更始帝為自己族兄,同祖一源,遂將其厚葬于霸陵(今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至于殺害他兄長的兩位主謀,劉秀在攻打洛陽時,守將恰好是朱鮪和李軼這兩位仁兄。李軼反復無常的小人本性再次暴露無遺,寫信想要重新投靠在劉秀麾下,劉秀哪里容得了這種人,遂用反間計,公布李軼的投降信,朱鮪一怒之下,將其刺殺了。劉秀對朱鮪則不計前嫌,采取招撫的策略。朱鮪自縛投降,劉秀親解其縛,待為座上賓,拜其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其心胸寬闊如此!
澤仁曰:“光武帝少時不顯鋒芒,及至隨兄舉事,大放異彩,豈非大智若愚耶?其兄豪氣有余,穩(wěn)重不足,遂有殺身之禍,哀哉!光武當其兄之亡,隱忍不發(fā),韜光養(yǎng)晦。圣人曰:小不忍則亂大謀。光武是也!及其平定天下,不以強權而泄憤,不以私仇而征伐,可謂圣王之質(zh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