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少年趣事
聽了向正強講王大帝的故事,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想,中國自然極少陳永貴式的黨支部書記,自然多是一些“七情六欲”俱全、優(yōu)點為主,缺點也有的常人,但我觀察著像王大帝這樣的人也純屬少見。我對了解這樣一個人的全部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決定將這個假期的所有時間都花在這個亡靈身上。我找到他的鄰居、親友和一些其他知情人,對他的故事進行了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
王大帝原叫王大力。這個名字其實和他的長相極不相符。大力在弟兄五個中排行老大。文化大革命復課鬧革命那年上初三,16歲,因為在老師門子上抹屎的惡作劇,被嚴厲批評,跟老校長爭吵一頓就輟了學。他的父親當過兵,復員回來趕上造反,后來當了革委會副主任。王大力羨慕父親,也想當官。在生產(chǎn)隊里勞動——修地球他極不情愿。生產(chǎn)隊長派活,他覺得別扭;政治隊長讓學習,他覺得不順氣。尤其看到公社書記、大隊干部檢查時的神氣勁兒,不由就犯嘀咕:“哼,神氣什么?老子要是做了官------哼!”當然,嘀咕歸嘀咕,實際上他不得不時時處處受約束:小組長指使他拿鐵锨,個子大的家伙讓他扛大鎬,回到家里母親又喊著要他打水去。“力兒,沒水了,快去擔一擔,回來咱推碾去!啊。”聲音尖脆而宏亮。
這種單調無味的生活一天天重復著,王大力憋得不得了,就拿弟妹出氣。大聲的命令他們,讓他們拿這拿那,不順心又嚷著讓拿開,甚而一旦看到他們露出不滿伸手就打,弄得弟妹們雞飛狗跳。他這種脾性,一直到死都沒改變。前年麥收時的一件事就更顯出他這種稟性。秘書兼副村主任賈大混催要公糧過自己門口,順便回到家中,不想王大帝正和妻子鬼混,氣得搖頭跺腳,不知怎么辦好。王大帝卻沒事一樣扎好褲帶,瞥他一眼,突然一巴掌扇在大混臉上,厲聲罵道:“媽的!公糧沒收齊,你回來干啥?滾!”
“呸!”賈大混悻悻地沖妻子唾了一口帶血的唾沫,氣呼呼地出去了。
小時候的王冠大力常常找比他年歲小的孩子一塊玩兒。在二爺家的一片樹林子里——那里很少人去,樹多鳥多——將土堆、墻根當成山寨、宮殿,自己當皇帝,座北朝南。讓其他孩子當奴仆,站崗的站崗、做飯的做飯——無非是麥季燒麥穗,秋季燒青棗、燒豆子、紅薯、玉米——,當馬的當馬。他還把兩個俊俏的小姑娘封為大媳婦、小媳婦。有個給他小六、七歲的的小姑娘叫白玉瑤爭著當三媳婦,他也答應。現(xiàn)在,二媳婦龔霞英成了賈大混的妻子,可王大力卻與她藕斷絲連,自然就平添了許多風流韻事,鬧得有人歡樂有人愁。
“抬杠”是王大帝最為喜歡的一件事。常常是別人起了杠頭他接茬兒。例如,有人起杠頭說:“是車就有軸兒”!他立時就答道:“瓦車兒、布扯(車)兒有軸嗎?”人家反駁;你這是褲兜里放屁兩叉子上了!他就伸長了脖子紫瞪著眼高嗓門兒叫:”嘛,我兩叉子?你是泥臺里屁股——石門門兒。不都是車兒?“他把??萁嘴使勁一撇,臉漲得像塊紅布,窄窄的額上暴著青筋,唾沫星子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