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禮,范志禮講師,范志禮聯系方式,范志禮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范志禮:名著新評——揭秘《西游記》(連載28)
2016-01-20 10023

范志禮:揭秘《西游記》(連載28)

人才玉成大講堂

5、向善成才,難能可貴第一步

從第八回開始,《西游記》的筆墨就從重點寫孫悟空鬧天宮轉到了重點寫保唐僧取經上了。細究書的本意,取經是作為人類——南瞻部洲地界的大唐追求文明進步的一項大事業(yè)。這里的經實際上是指佛經,當時,盛行的佛教還只是小乘佛教,按菩薩的說法,小乘佛教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福,能做無來無去,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小乘只能度化自己,不能超度他人)。大乘佛法這幾個方面功用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人類追求文明生活的終極課題。人生要幸福,生活要美好,脫苦、長壽、得樂、無怨無災諸方面都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所以,這是一項關乎人類進步的大事業(yè)。孫悟空在五行山下經五百年心靈磨礪,苦難陶冶,終在菩薩的指點下幡然醒悟,保唐僧西天取經,成就了正果。

可以看出,整個取經過程,即是孫悟空堅定信念、經歷千難萬險、排除重重困難、忍受種種誤解,保護唐僧取經的過程,又是他逐步克服自身弱點、不斷增長斗爭才干,完善自身品質、脫胎換骨,成人成才的前提。沒有前者,就沒有后者。而且,還可以看出,一個人要想成才,就必須將自己的身心和學到的本領投入到有益人類的偉大事業(yè)中去。一滴水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融入大海中。

不僅孫悟空,實際上整個人類進步的過程也是一個取經的過程,要經歷千難萬險,排除重重困難,忍受種種陣痛,遭遇種種挫折。在這個過程中,摒棄屬于獸性的惡習,弘揚屬于人性的善行,是人類走向高度文明的必經之路,是生產力走向高度發(fā)達的必然結果。

《西游記》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響,外國友人說《西游記》就是一個人領著三個動物取經最終成仙的故事,這個解釋不僅幽默,而且深刻。看看我們人類的生活,有哪一段不像這樣一個取經故事呢?——這里的動物不是貶義,而是比喻文明與不文明。一個團體中,有的行為是人的行為,有的行為是動物的行為;一個人,有時的行為是人的行為,有時的行為是動物的行為。從社會歷史看,人類的每一點進步,幾乎都要付出血的代價,不說民主的進程,就連科技的應用,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這血的代價,這不一帆風順,就是所經歷的種種挫折,重重苦難,它由人類的獸性所招致。但人類終歸是人類,他能夠在經歷了代價和挫折后吸取教訓,變得聰明,進而取得真經,成就正果,成就文明。個人成長也是一樣,都不是生來就智慧,就成功,就德才兼?zhèn)?,都是在生活中鍛煉成長的,都要經歷一個人領著三個動物取經的過程,只是有的人大徹大悟,成了正果;有的人執(zhí)迷不悟,碌碌無為,未得真經;有的人自甘墮落,自毀前程,終下地獄。前者賢德具備,成人成才,后者愚癡昏惡,禽獸不如。

具體分析孫悟空保唐僧取經的經過,可以看出孫悟空的思想經歷了怎樣一個痛苦的轉折過程。這個過程,是鳳凰涅槃的過程。

傳說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以更美好的軀體獲得重生。

涅磐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意思是“滅渡”,即“重生”。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載:保護神毗濕奴點燃熊熊烈焰,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燃為灰燼,再從灰燼重生,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磐”,它的寓意是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zhí)著精神。

鳳凰涅磐,浴火重生,火焰是關鍵的養(yǎng)料。這火焰是什么呢?這火焰就是痛苦和磨難!在烈火中新生的鳳凰,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文章評論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