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騰訊公司里沒有張小龍這么個“微信之父”,馬化騰還能活的舒舒服服,至少還是個臉上沒有皺紋的大亨。今后不好說了。
馬化騰錯誤的原因,究竟何在?
讓我們攜手當一回智者,直接看本質:
美國科技通常比中國科技厲害吧?對。
早年間的互聯網商業(yè)模式都是從美國復制到中國的吧?對。
原因就在這里。
互聯網的人文屬性,決定了盈利模式的地域局限和社會差異。
從互聯網第一天進中國、一直到昨天晚上,無數美國的盈利模式,誰也沒在中國火起來。
縱覽神州大地,哪一家互聯網巨頭不是本土化的班子、本土化的模式?
同樣道理,馬化騰去美國,會有那里本土化的班子、本土化的模式嗎?
利用谷歌?這有些利令智昏。
微信用戶的母體和主體,都在中國。
如果美國用戶需要微信這種玩意,谷歌自己會搞。
除非微信的技術含量超越了谷歌公司的開發(fā)能力。
但張小龍心里明白:沒這回事。
(摘錄《互聯網黑洞》片段 --仲昭川老師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