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一次英語課堂上,看到尼泊爾迷人的自然風光,暗下決心有一天要去感受下。一個月前開始申請去臺灣的內(nèi)觀,但是臺灣的內(nèi)觀中心也和國內(nèi)差不多,報名困難,我空檔的時間申請不上。我靈光一現(xiàn)想到去年在印度時曾經(jīng)聽一位朋友說去過尼泊爾內(nèi)觀,按照她的說法,那里的能量場很好,我不禁心動。立即上網(wǎng)搜索,并填表申請,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回復,就這樣,我確定了這次旅程。
懷著對尼泊爾美麗的自然風景和神密的內(nèi)觀體驗的期待,我來到了尼泊爾。
一下飛機,我看到的景象讓我大跌眼鏡。這個首都的機場竟然只有一層樓,所有的飛機都是擺渡的,而且又小得可憐,甚至不如國內(nèi)最小城市的機場,出租車是很差的車型,如同國內(nèi)過去的奧托的感覺。
出租車駛出機場,差不多就是城市了,路上的臟亂差比印度的小城市也有過之無不及。我感受到身體的不自在,開始懷疑來尼泊爾是不是一個好主意。
這個首都的街道不僅小得超乎你的想像,而且,大部分路還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你坐在車里會有很強的震感,好在這里的人們都很和善,人們的熱情沖淡了些許我的失望。
第二天,到城里的內(nèi)觀中心辦公室報了名,坐上了中心的中巴車。車子帶著我們?nèi)サ揭蛔x城市約半小時車程的山上,我在路邊看到國家公園字樣,山上的景觀看起來不錯,我稍感慰藉。
到達后按照事先的說明上繳了手機電腦,護照和錢包等物品后給了床位編號。沿著中心的山路看到餐廳,宿舍時,我心里格登了一下,天哪,這里的設(shè)施也太差了,我懷疑我能否在這里吃得下,睡得著。到了房間,是幾十個人的大房間,每兩張床用簾子隔成一間,不帶衛(wèi)生間,餐廳只有靠墻有一排桌椅,中間就只是坐在地方一塊木板。這簡直和二十多年前初時住校時的條件一樣差,現(xiàn)在我還能過這樣的生活嗎?
但是,現(xiàn)在沒辦法再逃回去了,況且,況且我也還真沒想逃回去。
第一天晚上課程說明結(jié)束之后就要開始禁語,接下來的十天將是全程禁語的,除了有兩個時間段可以問老師問題,學員之間任何時候都不能交流。晚上洗漱的時候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熱水,這對于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有洗過冷水澡的我實在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睡在床上時聞到被子濃厚的發(fā)霉味,我感到自己是自投羅網(wǎng)地來到一座監(jiān)獄,而不是學習。
第二天早上4點,鈴聲響起,4點半開始兩小時的靜坐。半小時之后,腳開始疼身子開始不斷地換姿勢,換了無數(shù)個姿勢之后,終于把兩小時熬到底,結(jié)束的時候已經(jīng)感到腳疼得不行,身體似乎有千斤重,早餐之后回到宿舍倒頭就沉沉睡去。8點鈴聲再度響起,從8點到11點靜坐,9點到中國廳聽開示,同時用英文和中文講敘靜坐要點,隨后再來到靜坐大廳。
下午從1點到5點一直靜坐,1小時或1個半小時會有5分鐘的休息。這下午的4個小時對我來說實在是酷刑。脊背和腿的劇烈疼痛,令每一分第一秒都如此地漫長,一個小時比一千個小時還長。
前三天只有一個動作,靜坐時觀察自然的呼吸,幾分鐘專注地觀察呼吸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內(nèi)身體會放松下來,內(nèi)心也會感到平和。不要以為這很簡單,事實上完全不是,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心如同一頭野象,時不時地跑走,等你發(fā)現(xiàn)了,你要耐心地請他回來,如此不斷。你疼痛的身體會加重心猿意馬,無法專注地觀察呼吸。這時我才了解,我的心是多么地狂野而不聽使喚。我似乎理解了一點課程的設(shè)計宗旨,觀察呼吸,是為了訓練狂野的心,增強對心的控制力量。
只有我們可以當心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早晚餐后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墒牵銢]有書可以看,沒有電腦手機可以玩,也不可以說話,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什么都不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在現(xiàn)實的生活,你無法體會到這種感受。
在那些時刻,我或站在窗前,一直靜靜地望著天空,或者在花園里散步,看著草地上花草,窗前的樹木。好在,這里的藍天白云天實在是美,清澈純凈的藍,白云沒有一絲雜染。樹林茂盛,物種豐富,有很多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植物?;▓@里的植物都結(jié)滿豐盛的果子,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豐盛與慷慨。這些時刻里,會有些讓你忘記一切的美好的片刻,但下一個片刻可能就會立即被一種深深地孤獨和惆悵所襲擊,被思鄉(xiāng)與愛別離的痛楚所折磨。
當這種難以抵擋的痛楚來臨時,觀察呼吸成了強有力的救星。幾個短暫的呼吸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痛苦變得不再難以忍受。
呼吸是已知和未知之間的橋梁,因為呼吸這項身體機能,兼具意識及無意識、刻意及自然動作的模式。在實際的體驗層面上,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所知甚少。我們只知道身體的外在層面、可以有意識地控制的一些器官及功能。對不受控制的體內(nèi)器官一無所知,對身體各部位一直產(chǎn)生無數(shù)的生化及電磁反應(yīng)一無所知。我們的意識心念總在過去未來中流轉(zhuǎn),念頭總是毫無條理地生起,通過專注于呼吸,才可以停止沒有頭緒可言的意識流,身體才可以被解放于意識流的奴役,才能真正放松下來,活在當下。
第三天下午開始,除了專注于觀察自然的呼吸外的同時,觀察鼻孔附件氣息出入時的感受。觀察小范圍內(nèi)的感受,可以訓練心的專注力、耐心和敏感性。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做起來同樣非常不易,心會很快厭煩了這種單調(diào)無聊活動,不是跑到過去,就是跑到未來,你必須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發(fā)現(xiàn)并把它拉回來,如同一個慈愛的母親耐心地對待自己頑皮的孩子。第三天開始身體變得不再那么沉重,走起山路來似乎感到越來越輕松了。打坐結(jié)束后,疼痛和麻木的感覺消失了地更快了。
前三天三十多個小時的訓練只是通向這一扇門,平衡、平穩(wěn)而專注的心,以及對身體感受的覺察力。
第四天下午,觀察感受不再僅限于鼻孔附近,而是按照從頭到腳的順序,觀察全身的感受。這項工作也相當具有挑戰(zhàn)性。剛開始,無法觀察到身體的很多部位的感受,有時無法確定是真實的感受還是想象。每天可向助理老師提問的兩個時間段是唯一可以使用語言的機會,且必須盡可能簡潔地使用語言。助理老師給我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是正常的,當無法察覺到某個部位的感受時,只需要在這個部位停留一分鐘,下次再到這個部位時,感受就可能出現(xiàn),繼續(xù)精進地練習。學習心理學的我,熟悉許多心理學理論對于感受的描述,以及許多前輩對禪修中體驗的記錄,對于這項練習,我的好奇心被大大地激發(fā)了。
很多時候,人們是不了解自己當下真正的感受的。感受是心理學家們所鐘愛的一個詞匯??隙鳌ね柌驼f過:“感受是靈魂的聲音。”榮格也說過:“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 翻成中文是:你必須去感受,才能夠得到療愈。與感受的脫節(jié)恰恰是許多心理問題的癥結(jié),心理學的實踐也發(fā)現(xiàn),在治療中觸及感受是療愈效果的保障。
任何的學習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并進。每天晚上7點至8點是理論指導時間,這是我很喜歡的部分。對于身心關(guān)系的理論解釋,內(nèi)觀從佛學的角度來詮釋,與我熟悉的心理學理論并不相違,不僅簡潔而且深刻全面:
人類的行為有三種:身體、語言、心理行為。其中心理行為是最重要的,語言與身體行為是心理行為的結(jié)果。
“心先于一切現(xiàn)象,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若言談舉止出于不凈之心,則痛苦亦肯亦隨,如車輪緊隨于拖車牲口之足后。
若言談總體上出于純凈之心,則快樂如影隨形,須臾不離?!?/p>
心有四個部分(心法四蘊)。分別為識(意識),想(判別、辨別),受(感受),行(習性反應(yīng)行為)。識是我們的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通過想(辨別)而在身體里產(chǎn)生感受,身體根據(jù)感受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習性反應(yīng)(行為)。習性反應(yīng)即心理學中談到的無意識行為,受潛意識所控制。
我們并不都能夠在意識層面完全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的很多行為是受潛意識所控制的。內(nèi)觀修行的兩項重點是打破心中意識與潛意識的樊籬和保持平等心。要覺知體驗到所有的感受,但是不要起任何反應(yīng),不貪愛或瞋恨任何特殊的感受。而這兩項是通過平等地覺知和觀察身體內(nèi)升起的所有感受來達成。
內(nèi)觀修行的方法可簡單歸納為:在靜坐中觀察呼吸,觀察感受。
這是理論,如果只是你了解了這一點,那是遠遠不夠的,你無法了解感受是如何升起的,觀察到感受又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變化。如同你聽說一個朋友去到某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旅游之后告訴你,他所看到的風景與感受,你并不能說你已經(jīng)去過該地了,你看到的風景與體驗到的是不同的。
幾天之后,從逐漸能夠覺察到全身各個部分的感受,到能夠觀察到越來越細微的感受,且能夠越來越快速地覺察到感受,每天的禪坐時間也變得不再那么痛苦而漫長。
為了避免飲食過量、昏昏沉沉,我們必須如出家人一樣過午不食,中心一天只提供兩餐素食,晚餐只提供水果。第二天早餐前的禪坐時,我的身體被極度的饑餓感所沖擊,完全無法專注于呼吸,身體不斷地變換姿勢,這時感覺時間似乎完全停滯了,身體被饑餓的痛苦所包圍,無法進入禪定的狀態(tài),這時觀察到呼吸也變得粗重,讓人更加深刻體悟到身心一體。在經(jīng)歷第一次饑餓之后,我刻意讓自己在午餐時稍微多要一些食物(這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之后早上不再感到饑餓。但是奇怪的是,第六天早上的禪坐時間,同樣的饑餓感再次出現(xiàn)。我回顧了下這一天與平時的不同之處,發(fā)現(xiàn)前一天下午是我心緒不安寧的時間比較長的一天。當身體持續(xù)地處于放松狀態(tài),平穩(wěn)而自然的呼吸會給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事實上身體并不需要很多食物,放松和呼吸也是辟谷養(yǎng)生的秘訣。當頭腦混亂,心緒不寧時身體也會消耗更多的能量。我想這是我第二次感到饑餓的原因。
第五天,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兩種順序來觀察身體的感受。這使心的練習不再那么單調(diào),開始享受每天的禪坐了。身體漸漸習慣于這種生活方式。第六天,除了按照兩種順序來觀察呼吸,加上同時從身體對稱的兩側(cè)來掃描身體的感受。這個練習的不再只是心的專注和敏感那么簡單,還有心的寬度,難度相當大,于是,幾次練習之后,心再度變得焦躁不安,之前聽聞的種種關(guān)于禪修過程中會產(chǎn)生的神奇感受完全沒有體驗到,此時才明白為什么第一天老師就提醒,第二天與第六天將是最困難的時期,不要預(yù)設(shè)任何結(jié)果和期待,這是課程中一再提醒的。只好一次次安住于呼吸上,讓這顆野獸般狂野的心再次馴服。
覺知,覺知,只是覺知身體的感受且保持平等心。這么短短的幾個詞,要做到談何容易。
到第七天下午,身體對感受的覺知更加敏銳了。以前沒有感受的部分,感受開始出現(xiàn)了,而粗重不愉悅的感受開始融解成細微的振動,開始在全身體驗到一種非常愉悅的微細振動暢流全身。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聽到一個禪修者說過的話,在禪修中體驗到比任何身體的所能體驗的愉悅感受都要強上百倍。
這是這么多天來辛苦換來的結(jié)果嗎?將舒暢的感官經(jīng)驗當作努力的目標是一種危險。內(nèi)觀的目的不在于體驗?zāi)撤N特別的感受,而是要培養(yǎng)對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因為流暢愉悅的體驗之后,不愉悅的、粗重的感受又在某一個部位升起、滅去。你所能體悟到的是沒有任何感受是恒常不變的。平等心必須是在身體的感受層次上。如果我們學會地感受保持覺知及平等心,那么對于外在的狀態(tài),就能容易地保持心的平衡。突然間想起一位大師說的話:“知識如果沒有進入身體神經(jīng)肌肉組織,則只是一種傳聞。”
佛陀說:一個人最大的福祉是在面對生命的起起伏伏、興衰榮枯時,仍能保持心的平衡。
我們會面對苦樂、勝負、盈虧、毀譽的各種處境,每一個人都一定會遇到這些情況,但我們是否都能一笑置之,真正地從心底一笑置之是關(guān)健。
每時每刻,身體里都有感受生起。通常,意識層面并不覺知,但是,潛意識感覺得到它們,并且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起自動反應(yīng)。經(jīng)過訓練,能夠完全地意識到身體內(nèi)的所有狀態(tài),且保持平等心,則盲目的反應(yīng)的舊習慣會被打破。內(nèi)觀的修習就是體驗身心是如何運作并產(chǎn)生身體內(nèi)的各種感受。如果不去覺知身體內(nèi)的廠家,無法體驗身體;如果不覺知內(nèi)心生起的想法,也無法了解心。這個體驗之旅讓清楚心里無論升起什么想法,必然伴隨有身體上的感受。
在連貫幾天不言語,觀察呼吸和感受之后,你能夠體會到潛意識深處升起的感受,這或許會與平時你意識到的不同。我在第八天、九天的靜坐時,內(nèi)心深處浮起許許多多平時根本沒有進入意識的感受、想法。我曾經(jīng)結(jié)束一段關(guān)系,因為放棄了一些物質(zhì)層面的利益,一直在意識層面自以為很大方,很了不起,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在那些時刻,發(fā)現(xiàn)到,在潛意識深處,我?guī)е恍┴撁婺芰糠艞壍模@種放棄的背后是對對方不思進取地深深的蔑視與不滿。隨后,我感受到對方的付出與對我的關(guān)照以及那些對我的不滿和指責背后的痛苦、自卑而無法面對的心。藉此,我完全放下不滿,也對自己慈悲,讓過去永遠過去,放下愧疚,重新將祝福與愛送給彼此。
這是一個凈化心靈的過程,此時,你才會真正意識到,你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哪些不凈的想法,這會讓你開始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升起慈悲。
內(nèi)觀修行的最終目的:使我們正確地生活,盡我們世俗的義務(wù)并且保持心的平穩(wěn),自己保持安詳快樂,并且也讓別人安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