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不受欺負”風靡一時。各種書籍、錄像和網(wǎng)站承諾向家長展示如何保護孩子免受欺凌,學校也紛紛購買諸如“抵制校園欺凌現(xiàn)象”之類的課程。
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稱,抵制欺凌課程如若得當,就能教會孩子們一些必要的社交和情緒技巧來避免成為受害者。但抵制欺凌不能僅僅是讓惡霸另尋目標,還要從學校開始營造一種和睦風氣,并鼓勵孩子們建立牢固的友誼,這可以避免極度欺凌有時會引起的社會孤立。
幫助尋找“支援朋友”
新罕布什爾大學的家庭教育和政策專家馬爾科姆 史密斯研究同齡相害問題已有30多年,他說,恃強凌弱者“會分辨出不合群的孩子或者因為抑郁、心理健康疾病、殘疾或身高體重異常等受到孤立的孩子”?!耙虼?,如果擔心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從上學前就可以問‘誰是你的后盾?在公共汽車上,在過道里,誰是你能指靠的人?’如果孩子答不上來,那你就應當幫他們與同齡人搞好關(guān)系?!?/span>
史密斯的“勇于關(guān)心”課程正在新罕布什爾州的3所農(nóng)村學校試行,他講述了一個例子。一個新來的男孩在走廊里遭到其他男孩推搡,“我們不知道該怎樣讓他變得強大”,后來工作人員注意到他跟一個女孩成了好朋友,“這個女孩甜美可愛,但非常有沖勁。七年級男生最怕的是什么?女生!所以讓她和這個男孩一起穿過走廊是制止欺凌行為的最直接辦法”。
心理學家喬爾 哈貝爾說,孩子還應當通過體育運動、業(yè)余愛好、夏令營或宗教團體等在校外結(jié)識“支援朋友”。“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孩子從小學升到中學時?!?/span>
傳授對付“惡霸”技巧
哈貝爾強調(diào),大多數(shù)孩子可以學會一些技巧,讓他們盡量不作出強烈反應而使惡霸得寸進尺。
“假定你是那種孩子,如果我拉扯你的衣服,你會非常生氣。如果我教你參加一個角色扮演,讓你扮演家長或者治療師,即使你內(nèi)心感到沮喪,你從惡霸那里得到的反應也會完全不同。而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不敢嘲笑你,你的信心就會增強。”哈貝爾說。
家長幫助孩子的途徑之一是把談論學校人際關(guān)系當作平平常常的事情,這樣孩子才會愿意開口。哈貝爾建議,家長不要只是問:“今天在學校怎么樣?”也要問:“你跟誰一起吃午飯,跟誰坐在一起,跟誰一起玩,在公交車上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有沒有注意到哪個孩子受到嘲笑或者排斥?”
治療專家吉姆 比塞紐斯說,恃強凌弱的惡霸會“捕捉并利用身體語言表達出來的恐懼。它是一種身體反應——受害者的回應、頭和肩膀的動作、語氣語調(diào)等”。比塞紐斯認為,教孩子從體態(tài)上顯得充滿自信有時會比教他們措辭技巧更容易。
阻止孩子恃強凌弱
通常人們都以為,恃強凌弱者都是受冷落、受虐待的孩子,或者在打罵是家常便飯的專制家庭里長大。但缺乏約束同樣是禍根:無法無天、覺得自己想要什么就該得到什么的孩子也會成為惡霸。
史密斯擔心,旨在提升孩子自尊心的努力誤入歧途,造成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權(quán)力感”。他擔心我們正在培養(yǎng)“最自私的一代”,并表示,學校和家長必須營造一種絕不容許自私的風氣?!皩捜萦押茫型樾?,關(guān)心他人,樂于付出——這些是可以教給孩子的?!?/span>
還可以告訴孩子,友好待人是一種樂趣?!白屇愕暮⒆訉τ押萌朊?。”史密斯說,“鼓勵孩子主動去邀請落單的孩子一起玩?!?/span>
專家們對這新一代抵制欺凌課程抱有很大希望,這些課程在教授社交和情緒技巧的同時倡導一種關(guān)心他人的校風。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心理學家、“欺凌現(xiàn)象研究網(wǎng)”的負責人之一蘇珊斯韋勒 納波利塔諾說:“如果認真落實這些課程,并在所有學校傳播這樣的信息,那么,欺凌現(xiàn)象防止和干預計劃就會有助于改變恃強凌弱行為。不過,歸根結(jié)底要靠人們之間的友好相處和彼此尊重來杜絕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