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400篇
【仁義治企易如反掌】
人跟禽獸的區(qū)別是很少的,所以君子保護那一點點人性。孟子。
君子是怎么樣去保護那一點點人性的呢?是用仁,是用義。君子的仁,就表現(xiàn)在有同情心。
你看看當(dāng)新冠疫苗出來后,中國政府除了滿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外,幾乎在同一時間首先贈予給那些個友誼深厚的國家和欠發(fā)達的國家吧,因為他們窮啊,買不起呀,買不起還要等著用怎么辦呢?;先賣給那些最發(fā)達國家吧,因為他們正在疫情中苦苦掙扎呀,像救火一樣正當(dāng)其時,更是雪中送炭??!
這個就是中國人的仁心。
君子就是要有這樣的仁心,也是最應(yīng)該有這樣的仁心,才會把你的事情辦好的吧。
不信去問問孔子,不信去問問孟子吧。
論語中有一段這樣精彩的對話。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說:“假若一個人能給老百姓帶來很多好處又能夠幫助眾人生活得很好,那這個人怎么樣?可以說他是有仁德的人嗎?”孔子說:“哪里僅僅是有仁德,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大概都很難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夠推己及人,可以說是實行仁道的方法了?!?
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就是要讓更多人過得好,過得快樂過得幸福。推己及人。
凡事都能做到推己及人的人就是仁人,就是有力量的人,就是有實力的人。就是能夠做到能保存那一點點人性的君子。
真正的君子是能夠在內(nèi)心當(dāng)中剔除掉那怕是最微小的瑕疵雜念的。
這個是需要修煉的,這個是需要修養(yǎng)的,這個是需要你得到天道的。老子早就告訴我們君子應(yīng)該是這樣的修養(yǎng)。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jié)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tài)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guī)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chǎn)生萬物、養(yǎng)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企業(yè)家就是要做一個這樣滌除邪欲私念之心的君子,才能遠(yuǎn)離禽獸之態(tài),像大舜一樣保存住那些個保貴的人性呢。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就那么一點點,一般老百姓拋棄它,君子卻保存它。大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又能洞察做人的道理;仁義行事,而不是只去推行仁義?!?
(吳琮20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