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哈爾濱9月29日專電(記者閆睿)十一假期,父母放下手頭工作,孩子卸下學業(yè)包袱,雙方難得清閑。心理咨詢專家建議,國慶長假不只是旅游的好季節(jié),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將“十一”打造成家人、
親子溝通的“黃金周”。
黑龍江省曲偉杰心理學校心理咨詢專家曲偉杰介紹,接待的青少年來訪者中,近三分之二比例存在厭學、抑郁、游戲過度等問題。經過分析,其深層原因是
親子關系不佳、夫妻雙方關系不和諧。
曲偉杰說,假期利用的關鍵在于安排,重在平等溝通。如果一家人都期盼旅游,則坐在一起拿出旅行圖研究,視孩子的心理、心情狀態(tài)選擇目的地。遠處可以去,近處也別忽略,不一定非得奔名山名水,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重為宜。
如不準備出遠門,幾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展娛樂活動也值得提倡。專家提醒,采用此舉時宜加強同齡人在場,以避免孩子產生孤單感。此外,莫以他人孩子為例,對照教育自己的孩子,“挑撥離間”式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
“讓黃金周成為孩子內心喜悅、快樂迸發(fā)的一周?!鼻鷤ソ芙ㄗh家長,說孩子愛聽的話,聽孩子想說的話。為孩子當“參謀長”而非“司令”,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生活的平等權利,培養(yǎng)其自主開展生活的能力。
專家建議,宜把黃金周當成“團聚周”,謹防僅僅吃喝玩樂。如有需要,可送給符合孩子性別、年齡和當下需要的禮物,以增進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