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是心理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組織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個在企業(yè)管理的改革與發(fā)展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年輕學科,其主要任務是探索改進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據,尋求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其研究重點是組織管理中具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及個體、群體、組織、領導中的具體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性。
管理心理學也可稱為組織管理心理學或行為管理學,是一門研究組織中人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綜合性科學。它是應用管理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理學、倫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原理,來研究組織管理中具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及個體、群體、領導、組織中的心理活動、人際關系和人的積極性的一門邊緣科學。
管理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知識應用于分析、說明、指導管理活動中的個體和群體行為的工業(yè)心理學分支,是研究管理過程中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過程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
管理心理學以組織中的人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重點在于對共同經營管理目標的人的系統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條件下,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今的管理心理學都是以人本思想為前提的。它有助于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fā)展生產的目的。
管理心理學的知識來源
一般認為,管理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四門學科構成了其理論的基石,它們是心理學、社會學、 政治學和人類學。
管理心理學行為的研究絕大部分屬于對個體心理學范疇,而且現代管理中,隨著對“人”的問題的關注,心理學的因素已顯得更加重要;
社會學既研究微觀層面的社會互動,也研究宏觀層面的社會結構,管理心理學中對于群體中的人際關系、角色知覺、群體規(guī)范、價值觀、組織文化等內容的涉及都來源于社會學。
人類學中文化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的理論對管理心理學的發(fā)展幫助很大,因為近年來國際化趨勢產生了管理的新問題,即如何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并使之整合于特定的組織文化中。
政治學中權力資源的分配與利用,也給管理心理學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也是涉及組織與人格交叉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學科。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獲取、保留、終止、發(fā)展以及合理使用組織中人力資源,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一方面由于企業(yè)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力資源成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社會的變遷,特別是“全球化”的趨勢,對人力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
管理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特點1、人本化 —是以人為研究中心的學科,具有明顯的以人為本的傾向。
2、綜合性 —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它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比較廣。
3、應用性—與組織管理活動密切相關,對于提高組織管理的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管理活動是人類活動的特殊形式,其對象包括“人”與“物”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構成了三種關系:物與物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物與物的關系,是工程技術科學研究的對象。人與物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都涉及到人,而人總是具有某種心理活動的,因此都與心理學有關。其中人與物的關系,即人與機器、人與工作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工程心理學與勞動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而管理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對人的管理則是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作為一門從現代管理科學和行為科學中派生出來的新興獨立學科,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行為激勵問題,其主要任務是提高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與技巧,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的目的。
管理心理學之所以關注人的心理活動,以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性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基于這樣幾個原因:首先,“企業(yè)就是人”。企業(yè)要靠人來實現企業(yè)的目標。即使是未來社會的管理,最主要的仍然是對人的管理,因此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規(guī)律,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必然成為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其次,人是企業(yè)的首要資源。在現代企業(yè)管理中,企業(yè)資源包括人、財、物等,而人是最重要的資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重視人的因素,發(fā)揮人的主動精神,挖掘人的潛在能力顯得更重要。再次,人是企業(yè)管理的主體?,F代企業(yè)管理強調以人為中心,科學技術越發(fā)展,就越要重視人的因素,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心理學著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性,將有助于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了解人的心理規(guī)律,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促使企業(yè)管理取得最佳的成績。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管理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管理中具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及個體、群體、領導、組織中的具體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性。因此,可以將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劃分為個體心理、群體心理、領導心理和組織心理等四個方面。
?。ㄒ唬﹤€體心理
任何組織都是由個體組成,任何個體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的活生生的有機體。個體心理從個體差異分析與個體共同的心理特征這兩個方面的理論出發(fā),對如何激勵員工等管理手段進行有效的分析研究。
?。ǘ┤后w心理
群體是組織中的基本單元,在現代企業(yè)中,管理部門的工作主要是針對群體進行的。群體心理研究是指在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中,從群體規(guī)范、群體壓力、群體氣氛、信息溝通、人際關系、群體內聚力等多個維度,對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對群體活動的影響進行研究。
?。ㄈ╊I導心理
領導心理是企業(yè)中影響人的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領導心理的研究包括兩個范疇,一為靜態(tài)研究,側重研究領導者的個性特征與領導集體的結構特點;二為動態(tài)研究,側重研究領導方法,探索不同領導行為、領導作風與領導效率的關系。
?。ㄋ模┙M織心理
現代企業(yè)都是以組織形式出現,以組織形式完成生產的全部過程,以組織形式同社會發(fā)生關系的。組織心理的研究由三個方面組成。第一,組織結構與組織理論;第二,組織變革的規(guī)律、抵制變革的因素與對策;第三,組織發(fā)展的特點與干預途徑。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與組織行為有關的人的個體特點,如動機、能力、性向等;人的群體特點,如群體的分類、人與組織的相互作用等;領導行為特點,如領導風 格,領導的評估與培訓等;組織理論與組織變革,如組織的模型,組織變革與組織開發(fā)研究等;工作生活質量研究,著重從改善工作環(huán)境,工作豐富化、擴大化方面 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生產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學,比較不同的地區(qū)、國家、社會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為的異同,為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合作經營企業(yè)提供科學依據。
在研究方法方面,管理心理學并沒有一種適用于解決一切問題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學及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量表法、個案分析、準實驗研究、社會調查、公眾意見調查等方法為基礎,結合管理實際,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問題,采用適宜的方法,使問題的解決有客 觀的科學的根據。西方國家組織行為學主要應用于人為資源的研究,如利用測驗方法選拔職工,或應用評價中心方法對領導進行評價;由專家組幫 助企業(yè)增加自我完善的能力,帶動各種組織進行改革;決策理論的應用,如協助大企業(yè)對重大項目、經營戰(zhàn)略進行審定等。采用決策會議方式,在專家指導下,利用電子計算機及專門的決策軟件可以大大加快決策的制定過程和提高決策的質量;工作生活質量研究,如制定更完善的作業(yè)班制度,防止事故,減少工作的應激等。
兩大因素在組織中形成了三大關系系統:一個組織是由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構成的。1、物—物關系:主要是技術管理的對象,包括材料、設備、資產、資金、技術等方面的管理。2、人—物關系:即人一機關系,是一個交叉系統,部分地作為技術管理的對象,但主要是勞動心理學與工程心理學的對象。3、人—人關系:主要是管理心理學的對象。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任務管理心理學的任務有兩個,即提高企業(yè)的工作效益、勞動生產率和對勞動者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其中主要的任務是掌握管理工作中個體、群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從而制定出管理個體、群體、組織的科學管理方針政策和方法,同時極大地促進領導者管理水平和領導藝術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提高企業(yè)的工作效益和勞動生產率。還有就是吸收、運用各相關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及其他涉及管理的學科)的理論、方法,探討組織中個體、群體、組織、領導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說明如何通過調整人際關系、激勵動機、提高領導水平和領導藝術、增強組織凝聚力等手段,來協調人—人系統。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的行為和心理的復雜性,決定了管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如觀察法、實驗法、問卷法、測驗法等等。問題的性質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一樣,選擇何種方法,通常取決于研究所提出的任務。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ㄒ唬┯^察法
在日常生活條件下,觀察者以感官為工具(如眼、耳等),直接觀察他人的行為,并把結果按時間次序作系統記錄的研究方法,稱為觀察法。在于現代管理心理學研究中,必要時也采用視聽器材,如錄像機、照相機、錄音機等工具協助觀察。
按照觀察者所處的情境特點,可以把觀察法分為自然觀察與控制觀察兩種。自然觀察是在完全自然的條件下所進行的觀察,被觀察者一般并不知道自己正處于被觀察之中。例如,要了解某工人成就動機的水平,可以觀察他在上班、打球、文化考試等各種不同場合的行為。而控制觀察是在限定條件下所進行的觀察,被觀察者可能不了解、也可能了解自己正處于被觀察地位。例如,為了進行時間—動作分析,觀察者需要系統地觀察工人的操作方式。
按照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還可以把觀察方法分為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兩種。觀察者直接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并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觀察的方法稱為參與觀察;而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以旁觀者身份進行觀察的方法則稱為非參與觀察。
觀察法目的明確、使用方便,所得材料比較系統,已在管理心理學的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但運用這種方法,只能了解大量的一般現象和表面現象,很難進一步了解復雜現象的本質特征,做出“為什么”的回答。因此,只有與其他方法合并使用,才能具有更大的效用。
?。ǘ┱勗挿?
研究者通過面對面的談話,以口頭信息溝通的途徑直接了解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稱為談話法。根據談話過程中結構模式的差異,可以把談話法分為有組織的談話和無組織的談話。
有組織的談話結構嚴密、層次分明,具有固定的談話模式。主試根據預先擬定的提綱提出問題,被試針對所提問題的內容進行回答(這種問題一般涉及范圍較小)。整個談話過程,被試猶如作了一個口頭問卷。招聘中了解年齡、學歷等的談話就屬于有組織談話。無組織談話結構松散、層次交錯、氣氛活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主試提出的問題往往涉及很大的范圍,被試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回答,雙方不僅交換了意見,也交流了感情。
運用談話法時,既要根據談話的目的,保持談話問題的基本內容和方向,也要根據被試的回答,對問題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更要善于發(fā)現被試的顧慮或思想動向,進行有效的引導。另外,還要注意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保持無拘無束和輕松愉快的和諧氣氛。
談話法簡單易行,便于迅速取得第一手資料,使用范圍較為廣泛。但由于關于被試心理特點的結論,必須從被試自己的回答中去尋找,所以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ㄈ嶒灧?
研究者有目的地在嚴格控制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帶有一定條件的環(huán)境,從中誘發(fā)被試產生某種心理現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的方法稱為實驗法。實驗法依試驗場地的性質差異,可以分為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兩種。
實驗室實驗是在專門的實驗室內進行的,可借助各種儀器設備而取得精確的數據。它具有控制條件嚴格、可以反復驗證等特點。管理心理學研究中關于學習行為、信息溝通等許多實驗,都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但實驗室實驗具有很大的人為性,往往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所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
現場實驗是在實際工作場所進行的。在這種實驗中,一般都把對情境條件的適當控制與實際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但因為現實工作場地的具體條件是非常復雜的,許多控制變量很難排除或使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wěn)定不變,所以往往需要有一個周密的計劃,并堅持長期觀察研究才能獲得成功。例如,著名的霍桑實驗是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的,它費時長達五年半,動員了以梅約為首的一批學者和許多有關人員參加。因此,這種方法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ㄋ模y驗法
測驗法是采用標準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測量儀器測量被試有關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測驗法可分為不同類型。根據測驗內容不同分為能力測驗與人格測驗兩種類型;根據測驗時間的控制差異可分為速度測驗與難度測驗兩種類型;根據測驗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書面測驗與操作測驗兩種類型。
測驗法在時間上和經費上都比較經濟,并且由于測驗存在常模,通??捎脺y驗法來研究個體心理與群體心理的關系。但是要注意嚴格編制和使用測驗量表。
問卷是測驗法最常用的測驗手段。運用內容明確、表達正確的問卷量表,讓被試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答案。問卷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廣泛的材料,并使結果達到數量化。但問卷法所取得的材料一般很難進行質量分析,因而無法把所得結論直接與被試的實際行為進行比較。除問卷測驗外,較常用的測驗還有操作測驗和投射測驗等。
?。ㄎ澹┌咐?
案例法是一種通過對某一個體、群體或組織進行較長時間的研究,根據其發(fā)展特征來研究一般規(guī)律的方法,常見的案例形式有“理論剖析型案例”與“決策型案例” 兩種。案例法對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有重要意義。它有利于對企業(yè)作全面分析和了解,在研究企業(yè)群體、人際關系等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在運用案例法時,要注意主觀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案例法比其它研究方法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更開闊的視角,它能采用許多資料來源,其中包括研究人員對組織的考察,訪談對象和問卷調查提供的情況,組織工作的客觀指標等。一般認為,一個案例就好像照相機一樣,拍攝了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鏡頭。
以上提到的是管理心理學研究較常用的方法,這些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也都存在某些局限性。進行管理心理學研究往往并不是只采用一種方法,而是同時采用幾種方法,以達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的效果。究竟采用哪種方法最好,要根據所研究的具體課題和研究時所處的具體情景來確定。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會涉及到如何根據研究目的選擇研究對象,確定研究變量與指標,選擇研究工具與材料,制定研究程序等一系列共同的問題??紤]和處理好這些問題,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經濟的研究路線和方式,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