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佛前許了不該許的愿,還可以解嗎?答案是可以的,許愿是【因】,不是【果】,只要你接下來的【身、口、意】,不給這個【因】創(chuàng)造任何【緣】,就不會得【果】。過錯總是難免,要懺悔,真懺悔就是【后不再作】。
人之所以【無知】,并非你學識不夠、經(jīng)驗不足,更非沒有機會遇到貴人高人相助。而是我們自己【心浮氣躁】,從來就沒學會【冷靜】。
人在不順時,若能以寬容心、平靜心去哪怕暫時性的停止思維,您自己的定力就會提升,有了定,智慧就來了!人在困境中能控制情緒,在片刻冷靜中沉淀習氣,你的靈感會如泉涌,思維瞬間開闊,許多所謂貴人也會不請自來,幫你巧妙化解不順。
這些奇妙感應,看似不可思議,卻簡單易行,所以學習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上乘的佛法,就是學做人,就是學處世,就是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睿智,從而使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輕而易舉的,靠自己擺平所有煩惱!
學佛不是信仰問題,也不是精神寄托,更不是搞思想禁錮封建迷信,這是一門高深的超科學、超哲學理論,它能徹底的幫助我們【恢復本能】。
回到許愿這個問題,許愿本身并不涉及因果,許愿的人,你用什么心態(tài)來許愿,是利他還是利己,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論性質(zhì)屬于搞【貪嗔癡慢】,還是搞【真善美慧】,這個才是影響各位許愿效果的關(guān)鍵。
譬如,很多人許愿,是為了升官、發(fā)財,這無可厚非。但也要來看是升什么官、發(fā)什么財。有人心術(shù)不正,玩弄權(quán)術(shù),想靠不正當手段,謀到本不該自己獲得的職位。為此跑去許愿,不但不會滿愿,要小心奇禍不期而至!
因為他把佛菩薩,當成為他叵測之心得以實現(xiàn)的保護傘,這不是等于把上帝當黑社會使嗎?菩薩看了心里難過,菩薩的護法神,搞不好就會懲罰他一下,這就是很多人許愿后反遇奇禍的可嘆之處。
又如果,本來就是名正言順該自己升遷,因遇各種阻礙,難以實現(xiàn),如此去許愿,希望自己升職成功,并以一個善良公允的姿態(tài),來看待阻礙自己升遷的人和事。這樣許愿,感應來的非常快。為什么?你許愿的心,同佛菩薩的慈悲心,是同一個方向!
好比單位里,你要懂得跟對人站對隊,否則,你又想討好領(lǐng)導,又傻里傻氣,老是做出跟領(lǐng)導心思不合拍的蠢事,他都煩死你了,還可能給好臉色看嗎?
你想得到佛菩薩保佑,你得懂菩薩的心思,要順著心意來,不能唱反調(diào)。那佛菩薩處理事務的原則是什么,這就需要你們多看我博客里收集的傳統(tǒng)文化視頻,仔細看,完整看,只管看不要問,心里有問題先放下,等看的多了,慢慢心里有譜了。
如果已經(jīng)許了【不善的愿】,好比以前不信因果,不懂倫理道德,許了害人的愿,現(xiàn)在明白道理了,感到不安,如何化解?
前面我說過了,許愿是因,因果因果,因要變成果,中間還必須有緣。
【緣】就是你在一個基本心態(tài)驅(qū)使下,實際又做了些什么具體的事。
譬如,你為了搞垮競爭對手,在佛前許愿,希望佛力加持,讓對手身敗名裂。許愿完畢之后,就要看你在工作中,是不是有做出具體的傷害人家的事情,注意,事情不分大小,哪怕背后說一句風涼話,哪怕故意給人家出一道難題,都算是緣。有因、有緣,那就必有果報!
如果尚未有實質(zhì)行動,趕緊打消念頭,并以善心看待競爭對手,期望他能萬事如意,深刻悔責自己的無知和淺薄,這是行得通的做法。
如果不善的愿已經(jīng)許下,不善的行為,即惡緣也造下來,在報應來臨之前,或報應已經(jīng)來臨,自己真的知錯了,想挽回,怎么辦?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首先要承認,這個報應肯定是免不了的。
但是,我們?nèi)匀挥蟹椒?,進一步來調(diào)節(jié)報應來臨的快慢,以及報應的嚴重程度。
具體做法:
1、從心底深深懺悔,真心實意的轉(zhuǎn)變對人家的看法,注意,一定要發(fā)自真心,好好反省自己的毛病,好好尋找人家身上的優(yōu)點,這點很關(guān)鍵!能夠把對方的優(yōu)點,盡你可能,一條一條都寫下來,每天拿出來,用羞愧之心默念幾遍,這個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道理也很簡單,你在痛徹心扉,為他人著想的時候,你內(nèi)心那個惡的種子,很快就被【隔離】了。好比某甲,恨透某乙,別人怎么勸說都不能釋懷,卻不想某日,會因某乙搭救,撿回一條性命。請問此時,某甲作何感慨?
你再勸他去恨某乙,他想恨都恨不起來。因為某甲內(nèi)心那個【仇恨的種子】,已經(jīng)徹徹底底,被一大堆【羞愧、敬仰的種子】,深深壓到心底去了??v然那個【惡因】確實沒有消除,但也怎么都不可能會被重新激活了,因為已經(jīng)【把惡緣徹底斷掉】了。如此,那個惡果,不也等于永久化解了嗎?
2、觀機緣,審時度勢,在不影響大局,不會造成更大麻煩的前提下,開誠布公,主動向?qū)Ψ奖硎菊嬲\的懺悔!甚至可以告訴人家,自己是因為學習佛法,深信因果,感到人生一世,必須對得起良心,必須為生生世世自己命運負責,愿意放下一切內(nèi)心的成見和不善念頭,真誠面對他人,坦誠的作自我批評。
這樣作法,在佛法里叫【發(fā)露懺悔】。不但自己的惡緣可以徹底斷掉,還能因此感化他人,在用佛法度化自己的同時,同步進行了【法布施】,順便弘法利生,教育了一批人,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文/柳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