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學,讓人明白自己對社會的奉獻。教育好子女,贍養(yǎng)好老人,呵護好伴侶,讓家庭的每個成員都開心地盡好各自的職責,以和諧和家庭小環(huán)境去影響社會大環(huán)境,最終實現(xiàn)家和萬事興,家和國昌盛。
解釋: 家 家庭
家,是我們情感的棲息地,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fā)展的大本營。我們在家中享受親情和溫暖,我們熱愛自己的家。
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一、家庭的重要性
1.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家庭還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三歲看老”、“虎父無犬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為社會輸送的新生力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2.對我們學生來講,
父母給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撫養(yǎng)我們成長,我們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就長遠來說,你們也將為人父母,也許你們的父母沒能給你們更好的教育,但你們也要從現(xiàn)在做起“積極承擔家庭責任提高自身素質”不要讓你們的下一代輸在起跑線上。只有從小樹立家庭責任意識,承擔家庭責任,你們才能撐起一個家,才能成為合格的公民,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泵總€人都承擔好家庭責任,社會就好管理了。同樣能夠承擔好家庭責任的人,就能勝任管理國家的責任。
二、怎樣承擔家庭責任
家庭關系主要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我們的家庭責任主要是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
1、孝敬父母從小做起。我們不要認為我們還小,還不用孝敬父母。一切美德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更不要因為這種思想:現(xiàn)在我們還小,等你們稍大些,又認為我們的父母還不算太老,還不用孝敬,而留下了“子欲養(yǎng),親不待”的終身遺憾。
弟子規(guī)總敘篇這樣講:“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笆仔⒌堋?,首先要孝敬父母,兄弟和睦。第一篇“入則孝”主要講怎樣孝敬父母。總敘篇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要先做好孝、弟、謹、信、愛眾、親仁,然后還有余力才來學文化。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敬重、贍養(yǎng)和侍奉,其中最主要是尊敬、愛戴父母。
關于怎樣孝敬父母,我們的感動中國人物:背著父親上學的洪戰(zhàn)輝,伺候養(yǎng)母17年的孟佩杰;我們最美孝心少年,從6歲就獨自撐起一個家,1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爸爸和年邁奶奶的安徽女孩黃鳳;1999年出生的只有13歲就勇敢地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的重慶女孩吳林香;從12歲就開始照顧身患白血病的媽媽,16歲捐骨髓救母的邵帥……他們給了我們承擔家庭最完美、最生動、最感人的詮釋。有的同學又說了,我們家庭沒有這些災難……我們誰都不希望家里有這些災難,我也祝愿每個同學都生活子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孝敬父母、承擔家庭責任方面就無所作為,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2、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
(1)愛父母 心里想著父母、關心理解父母 每天心里要想著父母對我們的愛,對我們教誨,特別是在想違反學校紀律的時候、辦壞事的時候。關心理解父母 可能你覺得父母嘮叨的令你煩,對你嚴格要求讓你厭,這都是出于父母對你的愛,天下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想讓子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嚴也是一種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父母在外打工,經(jīng)常給父母打電話,不讓父母牽掛,讓父母注意安全、保重身體。
(2)關愛生命,注重提高品德修養(yǎng)?!吧碛袀?貽親優(yōu) 德有傷貽親羞” 愛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遵守校內(nèi)外的安全規(guī)定;遵守交通秩序、防水、防火、防電、防意外傷害,遵守學校行走、上下樓梯和寢室等的規(guī)定,不攜帶危險物品。加強道德修養(yǎng),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文明、禮貌,學會尊重他人、寬容他人,誠信做人做事。(考試不作弊)
(3)行動上幫助父母 回到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服,還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碗、做飯、掃地,農(nóng)忙時和父母一起勞動。
(4)不向父母提過高的要求,生活節(jié)儉 我們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干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是以損害身體、縮短壽命來換取工資的,真可謂是血汗錢。他們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穿的是最廉價的衣衫。我們不該花錢大手大腳,一點不在乎,講時髦、穿名牌、買零食、買一些無用的東西揮霍錢財。
(5)努力學習,讓父母高興。你用你的好成績來回報父母,可能這是你父母最高興、最引以為榮的事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敬父母、承擔家庭責任我們每位學生都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愿我們都能自覺承擔家庭責任,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