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馬高參
縱觀美容院的招聘廣告,上面清一色都會到對美容師的要求里面提到性格開朗,善于溝通,這可難住那些本來就性格內向、但是又喜歡美容行業(yè)的求職者,如何能讓一只溫順的“小綿羊”變成一只快樂的“百靈鳥”呢? 1、強化美容師對專業(yè)知識和店內產品項目的了解有一句話叫做“先入為主”,讓美容師通過對產品項目的專業(yè)知識深入了解,再加上個人對產品項目的體驗感受(比如是減肥項目、比如是祛斑項目等),只要美容師對店內經營的產品項目功效有了真實的感受,自然而然就會由內而外的流露出一種自信。 在我們日常的美容院店務管理服務過程中,經過大量的員工調研發(fā)現,員工不敢開口說話的主要原因,不是性格問題,而是對產品的了解不深入,不專業(yè),一旦她們切身感受到了產品項目的效果,開口說話也就“水到渠成”啦。 2、多去給美容師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她們挑戰(zhàn)一下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例如:每個月都在美容院舉行員工內部專業(yè)機能PK大賽,每周都舉辦“金喇叭”口才PK大賽,把店內的新老員工結成不同的小組,讓老員工來帶動新員工集體榮譽感的同時,激發(fā)她們的潛能量。 在店內的內部機能比賽中,針對性格內向的美容師屬于千載難逢的鍛煉機會,即便自己上臺講話結結巴巴也要堅持下來,因為只有經過這一次又一次的實戰(zhàn)磨練,她們才會從中成長起來,找到自己的不足,熟能生巧嘛。 3、除了美容院內部舉行的演講大賽,性格內向的美容師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性格脾氣投緣的顧客多接觸,多主動與這些顧客溝通,讓自己走出害怕與陌生顧客交流的心理障礙。接觸多了,她們才能找到自己與顧客的共同話題,才不會擔心不知道與顧客聊啥,也才能更了解顧客。
歸根結底,能不能開口說話、說得好不好?都與美容師性格沒有絕對的關系,能不能做好美容師這個工作,也跟美容院管理者的性格無關,關鍵還在于你的管理模式和溝通方式愿不愿意為員工改變而已。
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