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矯正好口吃,保持好的心態(tài)是至關重要的,好的心態(tài)在矯正口吃中的重要性,我們講一個故事說明吧。
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遇到一支出殯的隊伍。其中一個秀才心想:倒霉,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也看到了,當時也想倒霉,但轉念一想:棺材,那不就是當官發(fā)財嗎?看來我要鴻運當頭了,心里十分興奮,走進考場,文思泉涌,果然一舉高中狀元?;氐郊依?,兩人都對家人說:那“棺材”真是好靈。
在心理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那就是“A BC”理論。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主要來自自己的信念及對生活情境的理解。那就是事情的前因,透過當事者對該事情的評價與解釋,以及對該事情的信念、情緒最終才決定產生的結果。第一個秀才之所以得個名落孫山的結果,是因為他考場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為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又是因為他看到令他感到“觸霉頭”的棺材。
另一個秀才之所以金榜題名,是因為他考場上文思泉涌,而文思泉涌是因為情緒高漲,情緒高漲又是因為看到令他感到“好兆頭”聯想到“官與財”。事實上,對事物的看法,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而且每個人都必定要為自己的看法承擔最后的結果。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并且總能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終得到了消極的結果。
接下來,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他消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消極的思維者。積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能找到積極的解釋,然后尋求積極的解決辦法,最終得到積極的結果。接下來,積極的結果又會正向強化他積極的情緒,從而使他成為更加積極的思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