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婦科學作為中醫(yī)學的其中部分,也經歷了千年的發(fā)展:夏、商、周時代——中醫(yī)婦科學的萌芽。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醫(yī)婦科學的產生:《黃帝內經》中,較詳細地論述了婦女月經的生理病理以及妊娠診斷等。秦漢時代——婦產科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婦科疾病作了專題研究,論述了熱入血室、臟躁、經閉、痛經、漏下、轉胞、陰吹等癥,并開創(chuàng)了婦科沖洗和陰道納藥的先河。魏晉南北朝及隋代——婦產科的著作成就:徐之才的《逐月養(yǎng)胎法》對胎兒逐月發(fā)育的敘述較為詳盡。唐代——建立了較完備的醫(yī)事制度等,產科及婦科專著涌現,孫思邈《千金要方》把婦人卷置于全書之首,昝殷的《產寶》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產科專著。
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活動規(guī)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婦女在臟器方面有胞宮,在生理上有月經、胎孕、產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會發(fā)生經、帶、胎、產、雜等特有的疾病。如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婦人方》說:“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妊、生產、崩傷之異故也,所以婦人別立方也?!庇纱苏f明,婦女臟腑、經絡、氣血的活動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討論?!夺t(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說:“男婦兩科同一治,所異調經崩帶癥,嗣育胎前并產后,前陰乳疾不相同?!边@是對中醫(yī)婦科疾病范圍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中醫(yī)婦科范圍,包括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妊娠、產后、乳疾,癥瘕、前陰諸疾及雜病等項。
現將臨床治愈的多個病例經驗與大家分享(摘選如下):
一、不孕癥。余某某,28歲。初診日期:2017年10月。自述結婚多年沒有懷孕,伴失眠頭暈、記憶力減退。平素經期不調,經量偏少,無痛經及其他大病史。
查:體略胖、神清憂郁。舌質紅無苔、有齒痕。脈象沉緩略滑。
病機:肥人易生痰濕阻經絡導致不孕,此因女子胞被脂肪結積生內熱導致自身排卵障礙或精子被子宮的濕熱而液化不能與卵子結合。時久不孕,心懷有愧故情志郁結。
治法:清熱燥濕、逐痰開郁。處方:知柏、蒼術、陳皮、茯苓、南星、半夏、香附、陳皮、木香等配合我祖?zhèn)鹘浄健墩{經散》加減。
十劑,每日一劑。經前15天開始服用。飲食忌口:油膩、煎炸、生冷食物。次月托友人告知:已經成功懷孕,追訪安康。
體會:臨床上不孕癥很多,大體分原發(fā)性不孕和繼發(fā)性不孕兩種,也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但因體質不一所以癥狀各有不同。
常見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病變有: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內膜炎、輸卵管不通、卵巢囊腫、黃體低下、寒侵宮胞等,中醫(yī)辨證:認為和肝脾腎這三個臟器關系極大(肝郁、脾虛、腎陽虛、腎陰虛)證型分:氣滯血瘀、情志郁結、寒濕內侵、蘊熱痰阻等等,故在用藥時各自不相同,應予區(qū)別。大多數的不孕癥如能配合針灸則效果更佳、療程可以大大的縮短,我就是這樣做的,運用外治內調法已經幫助多人助孕成功??傮w療效在80%以上。
比如:氣滯血瘀型、宮寒不孕型(女子為陰血之體、元陽偏弱,經血氣血虧損、陽隨血脫,至風寒邪氣入侵導致),針灸穴位可以選用:中脘、氣海、關元、中極、期門、陰陽陵泉、血海、足三里、三陰交、肝脾腎三俞等,每次選用三至五穴進行輪換針灸,每日一次?;蛴诮浨?0-15天開始操作,一般十天為一周期(每月),通常在一至三個周期就可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