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勤,盧勤講師,盧勤聯(lián)系方式,盧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知心姐姐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盧勤:中華講師網親子教育專家盧勤:愛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2016-01-20 5661
“只知憐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這是當今父母的愛的誤區(qū)。實際上,愛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偉大,進而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并且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母親對兒子的肯定,最能激發(fā)男孩的潛力




有的父母把兒子當“寵物”養(yǎng),什么都替孩子干,從不讓兒子為自己做點什么。其實,母親對兒子的肯定,最能激發(fā)男孩的潛力。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兒子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這種動力能使一個弱小的男孩成為勇敢的男子漢。




那么,父母該如何使用孩子呢?在許多書中都表達了感受:享受兒子,對兒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br />



有一位男孩的母親。從小就常對兒子說這句話:兒子3歲時,有一次我抱他擠公共汽車,不料腿下一軟,我沒擠上車,差點摔在路邊。兒子馬上關切地問我:“媽媽,您怎么啦?”我認真地對兒子說:“媽媽下鄉(xiāng)插隊時,把膝蓋摔壞了,抱著你上不去車?!?br />



兒子一聽,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為我捶腿。我撫摸著他的頭,欣慰地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兒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讓我抱了,而且經常為我捶腿。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那個盛夏,一天我下班回來,兒子興沖沖地端上一杯茶:“媽媽,您喝茶!我為您倒的?!辈枰呀洓隽?,我胃不好,不愛喝涼茶,但我仍一飲而盡,然后知足地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如果茶再熱一點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兒子倒的一杯熱茶。




兒子上四年級時,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兒子高興了,我卻為難地對他說:“你高興了,我可慘了,下了班還得急忙回家為你做飯?!闭l知,兒子拍著胸脯,神秘地說:“爸不在,還有我呢!”看他那樣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馬上“恍然大悟”:“對!對!還有你,你也是個男子漢!”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學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兩盤菜,放在盤子里,還用碗蓋上。我一回家,兒子馬上說:“媽,您快去洗手,我給您盛飯去!”




我特別“聽話”,洗了手,就在飯桌前坐著。兒子盛來飯,我大口大口吃起來。




兒子在旁邊看著,用電視廣告里的語氣問:“味道怎么樣?”




“味道好極了!”我也用了“廣告語”。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樣?”




“比你爸炒的菜強多了!”我夸張地說。其實,他的手藝比他爸差遠了,還有點不熟呢!但幾年以后,兒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兒子多么渴望被母親需要,被母親肯定。母親的偉大,不在于能否讓兒子上大學、出國留學(課程),而在于讓兒子有一種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會對他的需要!當他找到了父母和社會對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幸福。




孩子要“放養(yǎng)”,不能“圈養(yǎng)”,要舍得放手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在兒子面前表現(xiàn)得弱一點,給孩子一點愛他人的機會。別總把自己看成高山,視孩子為小草,讓孩子靠著你、仰視你、畏懼你;更不要當大傘,視孩子為小雞,為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弱不禁風。




使用女兒,我也有一句話:欣賞你的女兒,對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




“有個女兒真好!”這是父母對女兒的欣賞,也是對女兒最大的鼓勵,它能使女兒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充滿樂觀與自信,學會善良與關愛。一個女孩,從小能夠得到父親的關愛,有助于培養(yǎng)她良好的性格、開朗大度的胸懷以及善于交往的能力。相反,一個從小失去父愛的女孩,在擇偶時容易選擇一個父親般的男友,或者總是對男性心懷仇恨。如果說母親是大地,那么父親便是一片藍天;如果說大地能夠創(chuàng)造生命,那么藍天就應該包容世界。天地合一,萬物才能和諧健康地生長、繁衍,這是自然界發(fā)展的規(guī)律。天下的父親都該用博大的胸懷去接納自己的女兒、欣賞自己的女兒,陪伴女兒在人生的道路上長大。




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能適應未來社會的人,就要“放養(yǎng)”,不能“圈養(yǎng)”,舍得放手。尤其是培養(yǎng)男孩子剛強、堅毅的男子漢氣質,從小給他們一個自由獨立的空間,提供鍛煉、實踐、展示本領的機會。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千萬別替他去做




每天上下學的路程,正是培養(yǎng)孩子剛毅、能吃苦的氣質的一個絕好機會。讓孩子鍛煉著自己上下學,可以讓他在路途中尋找到不少樂趣,也能夠增長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兒子上小學時,家離學校很遠,路上坐車要一個多小時。從三年級起,兒子就開始自己擠公共汽車上下學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對我說:“媽媽,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就說擠公共汽車吧,有六大要素?!?br />



我很感興趣:“我兒子什么時候成哲學家了?擠汽車還擠出經驗了!往下說,我洗耳恭聽!”




兒子興趣勃勃地說起他總結的“六大要素”:“第一、等車的時候,不用老伸著頭朝車來的方向看,那樣的話,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著旁邊的人,人群一有動靜,準是車來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興致很濃。




“第二、車來了,你不要跟著人群亂擠。你只要貼著車幫走到車前,抓住車把手,你就能上車了!第三、如果車上人多沒有座,你就站在司機座位的后面,這個地方比較寬敞?!?br />



“你眼睛還挺尖!還有呢?”我迫不及待的想往下聽。




“聽我慢慢道來:第四、司機座位后面雖然寬敞,但離座位扶手遠,你的雙手要張開,放在車窗的玻璃上,這樣能站穩(wěn);第五、站好后你的雙腳要分開,這樣就有了兩個腳的立足之地了;第六、如果車上有座,你要想坐下,不要先探身子,要先把臀部移過去,這個座就是你的了,這叫'臀部移動法’!”




聽完這“六大要素”,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我想,不去擠公交車,他哪能總結出這么多“要素”?我知道,總有一天他會把靠親身體驗總結出來的這套“經驗”展示給我看的。




果然,機會來到了。




一個星期天,我和他一起乘公交車外出。那時候,人們還沒有形成排隊上車的習慣。一路上,他不停地展示著他擠車的“高招”本領:在汽車進站后,等候已久的人們蜂擁著朝車門涌去。兒子扶著我,貼著車幫往上擠,不一會兒就上了車,這招還真靈。




車上人很多,他卻找到一個座位:“媽,快坐下,你的腰不好!”




換乘第二輛公交車時,人更多了。兒子不僅帶我上了車,還為我在司機座位后的玻璃窗邊找到了站腳的地方。只見他雙臂撐頂著窗框,我的頭正在他雙臂中間,他堅定地說:“這下子不會有人再擠您了!”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熱流,有一種被保護、被人憐惜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正來自我的兒子——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身上。




兒子上中學后,六年來天天騎車上學,風雨風阻,無論風吹日曬,從不叫苦,我從心里佩服他。




大學畢業(yè)后,他主動要求去上海工作,說要感受現(xiàn)代化大城市的氣息,這樣才能和國際接軌。




出發(fā)那天,我原是準備去機場送他,可他不讓:“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輛出租車,上車前朝我笑笑,揮揮手,用幼兒園小朋友的口氣說:“媽媽再見!”




我只好也揮揮手說“再見!”我也不能死乞白賴非要跟他去呀!望著兒子遠行,我心中一百個放心,我知道他行。




兒子成長的歷程,讓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去做,千萬別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們能做的事,是對他的積極性的最大打擊,因為這樣會使他們失去實踐的機會,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訴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br />



從小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去鍛煉,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領,有了抗風險的能力,當他遠走高飛時,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沒有擔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與其送孩子一雙名牌鞋,不如送他一雙能走路的腳。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