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待業(yè)青年”、“諾,相當于現(xiàn)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吳王,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嘛”、“你小子渾蛋!我和你哥是哥們兒,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說我壞話”……聽過這樣的歷史課嗎? 廈門大學教授易
項羽是貴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的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然而,兩個人較量的結局是:劉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華橫溢,他們君臣攜手,同心同德,最終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作為對手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劉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寶劍崛起于亂世,誅暴秦,抗強敵,定天下,創(chuàng)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xù)時間最長的統(tǒng)一王朝。劉邦的成功,除了他敢于斗爭、善于學習、能夠在戰(zhàn)斗中成長外,還因為他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各地英雄豪杰群起響應。出身平民的劉邦順應歷史潮流,加入到推翻暴秦的行列中。劉邦的實力雖然不強,但由于他敢于斗爭,善于學習,很快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tǒng)一王朝。由于秦王朝的歷史過于短暫,它實際上是“第一帝國”,它給我們的民族文化和心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它的創(chuàng)立者和締造者卻不過是個平民。漢高祖
劉邦知人善任,韓信才華橫溢,君臣攜手打敗項羽,創(chuàng)立了大漢王朝。韓信因為功高蓋世,先被封為齊王,后被封為楚王,春風得意,衣錦還鄉(xiāng);回鄉(xiāng)后,韓信找到了當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 但劉邦和韓信的“蜜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劉邦和韓信素不相識,僅憑蕭何一句話,就拜韓信為大將軍,把軍事大權交給了他。韓信和劉邦有過一次極為重要的談話,對時勢的出色分析,著實表現(xiàn)了韓信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和深謀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韓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時候拒絕背叛劉邦,因為劉邦“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這不僅因為他是一個感恩重義的人,也是因為他曾歷盡坎坷。 作為一個破落的低級貴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韓信作為一代名將,彪炳史冊: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戰(zhàn)的策略,以數(shù)千兵力擊敗二十萬趙軍。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可以說,韓信為劉
來源:《百家講壇》cctv-10 竇嬰之死是武帝時期的一個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鬧酒,后果卻很嚴重:灌夫族滅,竇嬰棄市,田發(fā)神經病死。此案的一大疑點,是所謂“先帝遺詔”——竇嬰以矯詔罪被判處死刑。